从本次疫情看思维差异的影响
最近武汉的疫情闹的沸沸扬扬我们小区基本上已经封门了,为响应国家号召不让人进出。小区的这个措施完全可以理解,因为一旦小区里有一例病人全小区都跟着一起遭殃。
然而就是在此时看到一些国外媒体不怀好意的评论以及东南亚敌对势力一堆煽动性言论实在是让人生气,尤其是今天看到几个同胞还在用疫区这个词我就更生气了。
1.首先国际卫生组织从来没有这么定义我们,只是认为这个传染病传染性很强,我们某些人自己给自己扣帽子的原因在哪里?如果是看了某些网上的言论,那我只能说你无知。这些所谓的言论仔细品来都是堆事实,不过解读事实的角度和权重不同,把所有事实按自己的想法去堆积而后让我们自己来联想,联想到的基本也不是好东西。说实话这样的言论一点意义也没有,因为抱怨也好,揭漏所谓的真相也罢,最终没给出任何解决方案。而要靠我们自己去想言论就是把我们带入他预设的情形去头脑风暴,而想出来的那些东西基本都是徒增烦恼。现实上除非有人能想出比国家目前更好的方法,否则评论这件事就没任何意义。
2.很多留学回来的人或ABC(尤其是上海那边)工作的思维方式基本上都是照搬西方那一套,而且他们把这所谓的思维方式称之为优越,一旦出现水土不服他们就开始拼命吐槽。其实这样的想法问题也多,首先是没有思考西方思维和工作方式产生的根源,其次没有考虑这样的思维方式给每个人的工作效率,沟通上带来的各方面影响。尤其吐槽的做法,显得特别幼稚。你吐槽落实到最终的原因大概率是因为赚不到钱,赚不到钱然后吐槽显然对不起你的教育和素质。真正有能力的人会探究不同文化下人们行为模式的根源而后设计对自己更有利的模式去影响别人。
3.邓小平有一句话说的特别好叫:摸着石头过河。其实有一层意思就是不怕犯错,能试错。但现实中很多工作和汇报我们都要准备的十全十美才上。我觉得有些时候也大可不必,就像这次疫情印度发表了篇不负责任的报道一样,这东西肯定没有论证清楚且他们有自己的目的。可他们发声快且符合某些人的胃口,这就占据了国外舆论的先机。按道理来说身处疫情中央的我们应该能发声更快,可很多时候我们需要更多时间去论证。这也给我提醒,有时候对自己有利的言论不一定需要多方论证清楚在说,对自己有利,能占据舆论的头条就行。就像很多事情今天西方媒体说A,明天又改B,后天又是C,这也不能说不是个好方法。就像我们天天骂某国媒体天天造假,可看消息还是会看他们一样。
总而言之,仔细推敲这次疫情中中外论证的焦点及思维方式可以发现其中的乐趣。对自己也能更有效过滤无用的信息,而这也不失为是这段时间对自己思维方式提升之一。
© 本文版权归 Rey de volumen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