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次第与知行合一
原创:彭运佳 刘长志 身、心、意、知、物对应《大学》中的修身、正心、诚意、致知、格物。朱熹解读格物到正心、修身,说“古人为学次第”(《大学章句书》),次第的意思是,上楼梯的时候一级一级往上爬,上了第一级才能上第二级,功夫顺序变成先知(格物致知)后行(诚意正心)。这是心外求理的当然结果。朱熹的格致是通过探究事物原理,而从中获得知识和智慧。(看世界的角度不同,最后的结果也就不同。世间无绝对的对错,但一定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 先生不讲功夫次第,讲知行合一。 “理一而已。以其理之凝聚而言则谓之性,以其凝聚之主宰而言则谓之心,以其主宰之发动而言则谓之意,以其发动之明觉而言则谓之知,以其明觉之感应而言则谓之物。故就物而言谓之格,就知而言谓之致,就意而言谓之诚,就心而言谓之正。正者,正此也;诚者,诚此也;致者,致此也;格者,格此也;皆所谓穷理以尽性也。天下无性外之理,无性外之物。”(《答罗整庵书》) 这段话乍一看,有点笼统,其实一切心理现象,致是一刹那同时起来,说个次第顺序,只是为了说明的方便,实际上是不好划分成几个阶段来说的。先生在心即理的前提下,不认为格致诚正这几件事有个“次第”,而是认为一件事里头包含的条件。换而言之,不是格完物才能去致知,致完知才能采取诚意,但是诚意是意致知为条件,致知是以格物为条件。比如说饿了就要吃饭,吃饭是先拿碗筷,才开始吃,然后才能吃饱。虽然有几个动作(名目),其实是一件事,并没有所谓的次第,而是知行合一。(心内事,只要心体明晰了,就自然通透了。很多人都是在文意中穿凿,最后就把自己绕晕了。古人说“尽信书不如无书”正是基于此)

来自 豆瓣App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
刘长志儒学实解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三十多以后我的人生才刚刚开始1.0万+篇内容 · 76.4万次浏览
- 暂停打工后,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144篇内容 · 8.7万次浏览
- 生活中的童话时刻15篇内容 · 3205次浏览
- 哪些事物曾让你感到“人类很渺小”?11篇内容 · 9264次浏览
- 想做的事,别等“以后”1.0万+篇内容 · 1581.3万次浏览
- 命运的齿轮真的会悄悄转动58篇内容 · 10.4万次浏览
- 让人生变开阔的方法1.0万+篇内容 · 1150.4万次浏览
- 重新养一遍自己,可真好啊4430篇内容 · 791.6万次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