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团队协作”的一些随想
今天不知怎么早早就醒了。躺床上睡不着,就瞎想。不想什么全国人民抗击疫情的事,反倒琢磨起一句话来。
前几天看一篇文章说,现在全世界的顶尖大学都在着力培养学生一种能力,团队协作。不知怎么的,我总是觉得不可思议。因为在我看来,团队协作这种能力也需要培养吗?这难道不是一个人天生就有的能力吗?
今天忽然明白了是为什么,为什么现在的学生需要专门培养团队协作。这一切都是因为人的生存环境变了,最大的变化就是人类前所未有的城市化了。过去人在农村生活,是熟人社会,而现在我们在城市生活,是陌生人社会。
熟人社会,你什么性格,你什么才能,你什么行为习惯等等,我们彼此都一清二楚。用一句俗话说,你一撅屁股我就知道你放什么屁。彼此之间,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默契就达成了。如果配合干什么事,那效率是相当的高。一言以蔽之,日久天长生活在一起,太熟了。
陌生人社会,我们只是遵守基本的社会规则生活,彼此其实了解甚少,甚至完全陌生。这种情况下要完成精密配合,很难,所以才需要专门学习陪养。而城市又是一个你随时都有可能跟陌生人协作的地方,且存在大量协作。
另一个原因就是,熟人社会的协作,规模体量、分工层次都远不能和城市相比。如果一个人参与宏大的协作,那他肯定要学习更多的规则,掌握更多的细节。其实,一个在城市生活的人本身就在参与整个城市的运转。一个不接受什么教育的人可以在农村生活,但一个不接受什么教育的人能在城市生活吗?
环境变迁也使得一个人的成长呈现出不一样的状态。在农村,孩子们是有自己的小社会的,在这个小社会里,他们早已学会协作配合,为人处事等。在城市,一个孩子最多也就有好闺蜜或者好基友这为数不多非常熟悉的人,放学之后各回各家,即使参与各种活动也是持续时间不长。城市孩子没有农村孩子那么人数多而又长时间的活动。你见过十里八村的孩子聚在一起玩一个规模很大乐此不疲的游戏吗?在这样游戏当中,他们就已经在学习与人合作与人配合了,他们不需要专门去学习。
人类社会不断发展,有舍有得,有得有舍,只是这舍得之间孰轻孰重?结论不是那么好下的。也许昨天丢弃的,明天还得捡回来。
© 本文版权归 Albert Lee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