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会有今天
我爸妈,没经过武汉,没和武汉人接触,坐的火车也没经过武汉,从出了家门就开始戴口罩,火车上睡觉都戴着口罩,车次没有确诊人员通报,但是现在我陪我妈来到医院发热门诊做检查了。
前些天我爸妈戴口罩出门买菜,回来按照我的家庭卫生管理办法,第一道工序:喷消毒水,被对门邻居撞到,充满警觉地盘问,然后举报给居委会。
居委会给我打电话紧张得不得了,居委会说,你们都不来主动登记,我们现在的工作真的很被动,哎呀哎呀,你们都去过哪里啦?我说,我不知道要找谁登记呀,也没有电话和联系人,我们基本都没出门,只有我每天上午去小区门口的超市和水果店买菜买水果。电话登记完,报告完,我安抚了有些惊慌的居委会的工作人员:不要紧张,她们没有接触武汉和武汉人员,我一开始比你还紧张。
居委会的人说,好的,我不紧张,我喘口气。
半小时内疾控中心、居委会和社区医院挨个对我们登记,社区上门确认情况,我们又汇报了一遍出发和抵达时间,乘坐班次,交通路线。医生让我们签隔离承诺书,叮嘱隔离注意事项,千万不能出门,隔离期间也不用垃圾分类了(咦?,所有生活垃圾通通扔到医疗垃圾袋里,满3/4联系居委会上门收垃圾,扎牢口袋。以及我的室友也不能在我们隔离期回来,踏进门她们就是14天,我还得跟着她们一起再关14天,我好不容易到点了也不能出来。
于是我转述给我的室友之后,我们就从90%的自我隔离变成100%的隔离了。
每天早上六七点在APP上抢绿叶菜,每天量两次三个人的体温报给社区医生。
我经常觉得我是不是在发热,一量体温36度6,……非常正常,只是自己吓自己,看看我妈啥事也没有,还一直比我高一丢丢,36度8到36度9。我倒是有点担心我爸,不是纹丝不动的36.4度,就是35度9,他会不会得了甲减啊?
今晚我妈腋下温度37度,社区医生有点紧张,打电话让我给她量舌下温度,很谨慎地反复确认,间歇地量了三次,我把我妈腰疼吃的药也拍给她了,问这个会不会影响体温,因为舌下温度37.6-37.9度,确实超过37.5度了。
她说中成药应该对体温没有影响,超过37.5度,按照规定她要上报了,报上去之后,疾控中心的救护车会来,有医生会带她去医院做检查,问我的意愿。
我说,我们会配合的,问这个意愿,难道是有别的选择吗?
……也没有别的选择的。医生回答我。
你们现在在家都要戴口罩,最好和你妈妈分开房间,不要近距离接触了,开窗通风,不要开空调。社区医生说。
好的。……我可以提一个要求吗?可以不要救护车鸣笛么,我妈有腰疼吃药的情况,现在也没确诊,鸣笛我怕邻居们会吓死。
医生说她们会反馈的,但是车子是疾控中心的,她们只能反馈,没办法管理。
我说好的,我明白。
医生说,我妈腰不好,让我也陪着去,我以为是我们全部要检查,问那我爸要一起么?我想,如果陪我妈去,我爸也一起可能会让她感觉再好一点。
医生说,她腰不好,最好有家属陪同,但是最多一个。
那就我吧,我爸年纪大了。我说。
检查完你不要自己打车回来,救护车会送你回去的。
好的。
报告的结果你一定要告诉我们。
好的。
等救护车的时间很难熬,我突然变得很难过,很想哭,简直和得了绝症的人初期心态一样: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会中招?不是都做防护了吗?
然后把我妈到底在哪里可能和武汉人接触过想了个遍,是不是嘴磕破了所以容易感染?
觉察到从早哔哔到晚的我妈也安静了,一共也没说几句话,就跟她说,别难过哈,你也不怕去医院的嘛。
我妈说,我是不怕去医院的。我手机还带吗?
我爸说,别带了吧。
我说,带着吧。万一真的隔离,还能玩手机。
我妈说,不带了吧,不戴眼镜我也看不清手机。
我立刻进屋把她的老花镜、放大镜、手机、充电宝、电源线都装到袋子里。
都带着,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做最坏的准备,我说。
差不多十分钟之后,救护车的医护人员给我打电话,说他们收到了我的要求,他们不会鸣笛的,让我放心。十分钟之后车开到楼下,我们再下楼。
晚上十点二十左右,疾控中心的车子到了楼下,甚至不是救护车,只是一辆商务车。我陪着我妈上了车。医护人员都问什么症状,什么症状都没有,就是湖北人,量体温舌下36.6-39.9度,腋下37度,医护人员听到这个体温也松了口气。
到了发热门诊,夜间就诊的人很少,值班的医护人员都是护目镜、N95口罩、隔离衣装备整齐,挂号、量血压、去诊室医生问情况,没啥症状,很奇怪我们干嘛跑到医院来,因为体温超过37.5度了,湖北的,社区医生要我们来的,医生也明白了。
抽血、等报告,等着拍CT。
血检的报告先出来了,不是甲流不是乙流,我跟我妈说,至少不是流感哈。
等着拉我回去的车辆医护人员说,应该没事的。
我问他,街道安排来检查的人多吗?
我接过的还好。他说。
那大多数人确诊的吗?我问。
那倒没有,基本没什么事。他答。
就是街道按要求送来检查?
对的。
现在发热门诊已经和急诊分开了,这栋楼专门是发热门诊。他说。
听到有人在预诊处说自己是武汉的,我问发热门诊是不是很多都是湖北的?
是的。他说。
发热门诊被我们湖北人承包了,哈哈。
拍完CT,等好报告,两张验血一张CT报告,我拿给预诊处的医护人员。
看了流感阴性和血检指标,没什么问题嘛,医护人员说。看到CT报告,倒吸了一口气。得过肺结核吗?
没有。
这个要给医生看一下,她说。
右肺下叶空洞样病变,建议进一步检查。两肺散在纤维灶及陈旧灶。
诊室的医生看了报告,没有给我们指示接下来要做什么,又询问了一遍出发抵达时间和一些情况,站在5米开外,在微信上汇报。
我趁着等待把报告拍给了安排我们来检查的街道医生,医生深夜打来电话,我们也没遇到过这种情况,你们去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呀,我就把大概流程跟她说了。现在还在等待医生的指示。
她说,那你们耐心等待一下,可能要做最坏的准备。
嗯。
等了一个多小时。
01:38 病征表现不符合新型冠状病毒,居家隔离。密切关注体温,三天后血常规复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