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竟然这么病态!

我有一个30天魔咒,所以,我没有朋友。
其实从小到大我都不是一个缺朋友的人,至少说,每一个当下,我都不缺少可以与我作伴的人。但一直以来,有一件事一直困扰着我,让我觉得是不是,我的性格有一些缺陷。

那就是,我很难与人保持一个长久的关系,不管是小学,中学,甚至到了大学也好,在每一个环境里,我都可以很快的融入进一个新的圈子,拥有一些新的朋友,但很少例外的,跳出了那个环境以后,就像完全与过去割裂一般,过去的关系都像死了一样,我弄丢了我的朋友。
所以,我没有朋友。

其实我并不是一个内向的人,我不吝于自嘲,不啬于成为大家的开心果,更多的时候,我以为他人带来快乐而快乐。而这样的社交方式,让我可以在短时间内收获很多人的善意,成为一场聚会的焦点,当然,我享受被注视的目光。
但奇怪的是,每一段关系,我都无法维持。

大学刚开学的那阵子,是交朋友的高峰期,数不胜数的社团、招新很容易的让人可以有机会混迹于各式各样的聚会。显而易见的,这样的机会,让我很轻松的收割了一大群的微信好友,每天的消息提示响个不停。
那个时候,我认识了静静,很顺理成章的,我和她在一次朋友的聚会上相识,令人惊喜的,我和她的话题,兴趣甚至想法完全契合,从太阳升起,我们聊到月亮来替班。我们相约一起看话剧一起看电影,一起在夜光下的操场漫步谈天,但正如文章开头一般,我无法维持一段长久的关系。不知道哪一天,微信的弹窗就再也没有出现了。
我竟然这么病态!每次失去朋友的瞬间我竟然毫无波澜。

在此之后生活继续,我也遇见了更多的朋友,更多的志趣相投者,但无一例外的,就好像魔咒一般,在不久的激烈热情褪去后,我们的联系戛然而止。不是慢慢的消失,而是突然立即立刻马上的,戛然而止。
我有点害怕,因为我可能发现了问题。我明明充满了阳光啊!我是别人眼中热情洋溢的人,我是别人口中外向幽默的人,我是一切拥有广阔交际形容词的代言人,可我为什么没有朋友,而且,我也并不渴望重拾。

我有点害怕了,因为我发现其实我没有那么开朗,我也没有那么外向,也许我是一个自卑的人,我走在路上不敢抬头直视别人的眼睛,我走在路人如果被人注视会变得很不自然。
但我明明是一个享受成为聚会焦点的人!
我开始思索我的社交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很快,我找到了答案。

我一直渴望成为聚会的焦点,是因为我害怕被忽视,就像走在路上的自卑一样,我渴望成为不一样的闪光点而不愿意成为别人眼中的透明,但如果不能闪光,我宁可躲进黑暗也不愿意直视目光。
所以聚会上的我卖力的表演,渴求获得艳羡的目光,即使我只是努力的嘲弄自己换取笑声,所以我在生活中卖力的表演,不断的不断的寻找新的朋友,渴望成为别人眼中的人缘王,即使我都不敢在路上和熟人打上一个招呼,即使根本没有人在意我能交到多少个朋友。

为了获得别人的肯定,我牺牲了自我的精神,回过头来想想,我真的和他们兴趣相投吗?和他们在一起我真的快乐吗?我和他们真的话题无穷无尽吗?
其实我只是一直在假装。因为渴望合群,所以努力迎合,因为不想不一样,所以努力的装作和所有人一样,但真的,我们交到了朋友吗?因为一切都是假装,所以努力粉饰的契合并不牢靠,不断的分歧碰撞和内心真正的矛盾,在这段虚假的友谊开始时就已经打上了不会持久的标签,所以我没有朋友,因为他们并不真的是我的朋友。

不要为了迎合别人的目光而试图去改变自己的灵魂,不要为了融入一个不属于自己的圈子而费劲讨好,因为你不属于的地方,终究还是不属于你。
每个人都应该有独立行走的灵魂,用我很喜欢的日本乐队ONE OK ROCK的一句歌词来结尾
“Stand out,fit it” 生来为了出众,何必费力合群。

END
嗨呀青年
一个热爱生活与文字,却被逼与数字打交道的千禧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