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困境》
一般书的前言我是略过不看的,要不就匆匆扫视一遍,这本书的前言却很柔软的抵达了内心,反反复复看了四五遍。
“阅读的过程是一点一点推进的,偶然的碰撞,微妙的调整,经过适度的懒惰和遗忘之后,形成各种模糊的印象,很有可能在这种模糊中走到了尽头”
这种体验,不仅限于阅读,还有观影,还有看展。而当体验要转化为文字的时候,茫然不知如何表达,如何转化。这种感受有时是愉悦的,有时又为此困顿。在一部电影勾连起另一部电影时,有模糊的印象又不能很细致地诉说与比较。
这本书编的像本杂志,集话题、访谈、影像、小说、随笔、诗歌与评论为一体。这种大杂烩真像是路边的野花随便采。
细看了第一章——《我的青年时代——一代人的痛与爱》。由几位演讲者带出来的话题,也是他们在思考的问题——
技术如何让这个时代变的焦虑,人工智能就是新时代的炼金术;如何通过写作来处理,缓解焦虑;女性如何面对爱情婚姻与职场所带来的困局;底层劳工如何突破阶层所带来的束缚;断裂社会的同代人,不同阶层无法被包容进整体的社会结构;获得利益的内在与外在目的……
每一个话题的点都在各个事件的表面之下潜伏,问题在于有没有这个观念去意识去分辨;个体虽是一种反映,在沉浸于个人细腻情感表达的时候,能不能看见更大的社会的表象与深处的割裂。
“光写绝望本身没什么意思,重要的不是你身处困境,而是人人皆在困境之中”
来自 豆瓣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