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不过三代
我一家三口住在市区,老婆是人寿公司的业务员,时常回老家做单子,东家跑,西家串的,村里鸡毛蒜皮的事比我知道的还多。前几天,她跟我说:我们村的张利民死了。由于他是单身一人,人们不大上他家串门玩,死了两三天才知道。说起他家,那在我记事起,可是我们村中数一数二的富户人家。他也是人们现在常说的富二代!他比我大两三岁,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的一个冬天,我和我们村的一铁哥们给人家吊纸顶棚,挣钱不多,也就混口饭吃吧。那哥们提议把张利民也叫上,我们三人一起干,我同意了,来到他家。这是我第一次去他家,有四间土坯房,东边是三间前出厦的很气派的砖瓦房,石头到窗台的基础,虽然有些不大如时了,但在八十年代初起能盖的起这样的房屋的庄稼户,其实力肯定不一般。当时干活期间,吹的云苫雾罩,仿佛他的本事比谁都大,因为人家有钱呢,所以我们只有听的份了。其实在那时,他的两任妻子已经先后和她离婚,离他而去。过了一两年后,他又与我们村的一美女结为连理,花了四千元!相当于现在五、六万吧。当然那女的是贪图他的钱财吧。"有钱能使鬼推磨,无油难点阎王灯″几年后,那美女也不和他过了,原因不明,他父亲病逝,在我们这儿有儿媳给男方父母领丧抱罐子只说。他去她娘家叫她,她爹发话了,再拿两千块钱才去,他也算有骨气,没有拿钱。从此,和他母亲时常吵架,他母亲无奈,在闺女家轮流吃住,过年也不回来了。最后死在了闺女家。十多年前拆迁,他家房屋也被拆了,分了一幢楼,他没能力买,被另一张姓人家买了,得了钱款不出一年挥霍一空!这就是我们村一个富二代的悲惨结局。做子女的不争气,你就是给他们座金山又如何。象这样的富二代在我们村也仅此一例。反观那些在七十年代穷的揭不开锅的人家,其子女深知父母生活的艰辛,知道一粥一饭来之不易,发愤图强,虽然经历了不尽的苦难,日子却过的红红火火!这是不是与家庭教育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