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读书
2020年上半年书单
《许三观卖血记》
许三观靠着自己卖血娶到了自己想娶的许玉兰,这是第一次卖血;第二次卖血让一乐吃上了烤红薯,其他人吃上了面条;第三次卖血让给二乐队长吃了饭,第三次卖血为了给一乐治病,一路卖血到上海,多次与死神对话。
有几个点还很想让我记下来的,一乐为了给何小勇叫魂儿这一幕,许三观上去把自己儿子抱下来,拿着菜刀在脸上划了一刀,“以后谁在说一乐不是我许三观的儿子就是跟我菜刀过不去。”这一幕就是一个英雄,跟贪生怕死、自私的形象大大反转。
为了一乐治病筹钱那一段真的是为许三观揪心了,害怕翻到下一页许三观像根龙那样病倒了,或扔下这一家老小。一次次徘徊在死亡边缘,想要用自己这一辈子换一乐这一辈子。其实挺伟大的。
-2020.1.2
且听风吟--
这不是我看到的村上的第一本书,但又是一本我觉得可以在看一次的一本书。--班宇
冬泳
这是我从去年在豆瓣热评上看的书籍,在书店看了一个小时之后终于决定买下它,很吸引我把这个故事看完,不是说我把这个故事主旨告诉你,这个事儿是这个道理,而是有种故事看破不说破的感觉。需要用心在看一遍。
-2020.1.4
主角--陈彦
秦腔名伶这易青娥十三岁前足够坎坷。
两个大厨在灶房里的分歧、斗争,宋师对廖大厨暗中使绊子根本不在意。“人呐,多背些亏,没有啥。活的太奸蛋,心眼太歪了,迟早是要遭报应的。
易青娥在成角儿之前,受的苦可太多了。第一次上台演出那天,“包大头”就让她足够受罪了,“这天晚上,易青娥感受到了一个主角非凡的苦累,甚至是生命的极端绞痛。但也体验到了一个主角,被人围绕与重视的快慰,这么多人关注自己,心疼着自己。”
“自从她进入灶房烧火做饭之后,就养成了一种性格,无论哪儿的伤、哪儿的痛,都不会告诉人的。告诉了,无非是证明你比别人活得更窝囊、更失败而已。一切都是需要自己去慢慢忍耐消化的。痛苦告诉别人,只能延长痛苦,增添痛苦,而对痛苦的减少,是毫无益用的。”
--2020.1.6
易青娥在成为忆秦娥也就不再是县城的一个主角了,开始走向更大的舞台。我开始不仅仅佩服她的那种坚韧的性格,而是主角的痛苦;是刘红兵那种默默的,“暂时”不离不弃的爱。
在2019年第一个随笔是我写的高光时刻,主角在舞台上的高光是靠自己在台下的一份一秒赢得的。这本书只看了上部,有血有肉的人,
这个世界一分一秒的高光时刻都是靠自己挣得的。
--2020.1.8
于把这本书看完了。我一直觉得易青娥这一辈子很苦难,转折。一直没有为她留下一滴泪,但是在她最终失去宋雨的时候,她感叹人生这一幕,我哭了。她这一辈子太不容易了,在感情上,与其说她克服,不如说他们这几个男人不足匹配这样的戏痴。封萧萧太怯懦,连爱都不敢说;刘红兵太表面,爱的肤浅;石怀玉个人太自由,只渴望成就自己。易青娥这一辈最好的恋人便是秦腔。
--2020.1.31
我这一辈子——老舍
老舍先生这本写太好了。
第一辑写的是老舍先生的长篇小说节选集。种草了四世同堂。喜欢。
第二辑济南的冬天,老舍先生不是一个做作虚伪的人,喜欢就是喜欢,漂亮就是漂亮。对于山东各地不喜欢之景,吐槽的话一点都没有减少,真是一个直言不讳的人。
第三辑我的母亲是关于事的情感。关于我的母亲的悼词在葬礼一书中看过一次,在读还是感觉他那种对母亲的怀念,好像最缅怀的悼词是对过去的描写。
第四辑我的理想家庭最好看的一篇是对青岛租房的描写。其中说不是青岛不好是我自己的病了,穷病。老舍先生还是很幽默,但穷只是一时的。我更爱老舍先生的文字,幽默有趣,诚恳,亲切,犹如我悄悄目睹了老舍先生的生活,社交的片、段。喜欢他的人。
--20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