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瓜”,道听途说随感
吃瓜群众,为什么爱吃瓜呢?从心理学的角度,每个人心里都装着自己的“大瓜”,不敢也不能抖露出来,非得通过偷窥,议论别人的龌龊,来泄自己的阴暗。他们心安理地嘲笑那些“露馅儿”的人,殊不知这“心安理得”恰恰是在折射自己。人的悲哀就在五十步笑百步而不自知。
喜欢道听途说,实际是知识的差距。
出现任何一个事件,首先不是自己去判断,而是东听一榔头,西听一棒槌。一会儿觉得这个有道理,一会儿又觉得那个也说得过去。用《乌合之众》里面的说法,民众最喜欢把头脑交给别人去管。但听别人讲解,永远不会学到自己的知识。
科技革新,内容创作进入一个高峰期,人人都可以去制作内容。这是好事,同时问题也不少。因为很多人就是在胡说,为了牟利,故意乱说,瞎说。
文以载道,生产内容,需要对自己,对社会负责。但市面上的大多内容,差之甚远。算命的,引起人们恐慌的,无病呻吟的,自私的,瞎讲大道理的,这种文章不是在帮助读者走出个中泥潭,而是助力,将其按得更深。说重一些,戕害生灵。
有用,有价值的知识,放在书里,可能一段就能让你了解事实。但大量内容创作者,以一个简单的知识点,添油加醋,风言风语,乱连接因果,故弄玄虚。他们非得把知识推向扭曲妖魔,让读者刚柳暗花明又掉入一个大坑。
莎翁四百年前就说过:“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市面上经常有这样的内容《你真的读懂了/看懂了/听懂了xxxx吗?》从标题就给你心理暗示,让自己觉得并没有”看懂“这个东西。但实际上,“看懂”实际是一种表达,是一个立场,是一个角度的问题。每个人经历不同,对作品的阐述也就会不同。人们不明就里,觉得是自己智商不够,没有看懂,只能乖乖从对方那里学习,到底内容说了什么。压抑自己的感受,想法,强迫自己接受生硬的解释。
前段时间沸沸扬扬的故宫奔驰女事件。观察的角度也有很多,最让人讨厌的是以偏概全。人们总喜欢以阴谋论做结束,觉得这才是事件的终点。最近的疫情,也有不少造谣者,用阴谋论解释事件。诚然,我们可以将特定事件用”冰山理论“解释,看到的是冰山一角,更大的部分隐藏在更深层次。但看不到的这部分,不是“阴谋”。人们总是要用错综复杂的阴谋链来深层解释事情,依旧是一种吃瓜的体现。视野狭隘是你只能看到冰山一角的原因,你还狭隘得很自豪,愈发把视野缩小,缩成一缝儿,世间所有事物都再“简单”不过了。
赵本山说:“怎么你到哪儿,哪儿都大环境不好,你是破坏大环境的人啊,自己没能力就说没能力。”很多青年,从一个狭隘转向另一个狭隘,脑子容不下知识,客观。不用脑子这个扁担挑水(知识)过河(生命),直接操起扁担打人。
世界是由知识体系构成的,不是张三李四的花言巧语构成的。说的再好的文章,讲解得再好的视频,再犀利的观点,都是偏颇,片面的。认为发现一个金子般的道理,能彻底改变自己,人生通达的,这和赌徒没有差别。因为,你见得多了,知识丰富了,会知道所谓的道理,只是特定角度,特定视野,特定利益取向的产物。
真正的道理只有两个字,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