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检查
自打我踏入小学校门到走出大学的校门这漫长的十几年中,在被人强迫的情况下写过无数记录生活的自我总结,以及昧着良假装心声泪俱下忏悔不已的反省检查。在日记和自我总结方面我的水平一向都很一般,从来没有脱离过流水帐这一低层次的文学范畴。但是反省检查类的文章在长期的磨练和自我意识觉醒的状态下一直都保持着长足的进步。
那会我们写检查不但要求字数充足,反省深刻,关键还要对自己所犯下的错误有独到的见解。如果认为把犯错误的过程交代一遍,然后承认错误保证下次不犯,那这种路数的检查多半是要给退回来重新写的,因为老师们是不能容忍所有孩子对待检查这种使人重新认识生活方向,端正提高学习态度的教育利器有模式化的回应,这样不但说明这孩子反省的不够深刻,亵渎了检查这一伟大而又神圣的发明,最关键的是更显不出来老师的教育水平和我们中国几千年的文学历史。
可能从小到大一直扮演着好学生的孩子没有过类似的体验,他们的记忆中只有那些一次次的表彰和一张张的奖状,让他们写个模范作文之类的可能他们都没问题,但要让他们写份检讨诚恳,寓意深刻的检查,估计他们就都没戏了。只有像我们这样在检查和作文保持同等水平的前提下,并且一遍又一遍重复着类似的错误,但每次又都得不重复自己,让认识和改正错误都充满新鲜感,每次花样都不同,让一个看似平凡的错误无限展开扩大,草蛇灰线,伏延千里,直至一发不可收拾。
比如开始部分,非要把一个简单的犯错经历加入各种心理描写和动作过程,在这里每一个及微小的动作和眼神都得让看到检查的人仿佛身临其境,不但可以体会出当事人矛盾而又复杂的心理,还能同时为早已预知的不良后果捏把汗,甚至有的时候不得不加入倒叙以及插叙来烘托气氛的紧张和不得已而为之的错误行为,总之能让观者认为这孩子虽然当时犯下了一些错误,但那也是在大氛围影响下,身不由自的一种错误反映,但还绝没有半点要推卸责任的意思,那这种检查就算成功一半了。
检查的第二部分就是认识错误的危害程度和反省错误的诚恳态度了。首先跟这我们都不能过早的开始承认错误,因为这是对自身错误一种肤浅的表达方式。原来那么多年来的检查经验告诉我,要先彻底认识错误的危害程度,而且一定要坦白,甚至是过分的坦白,哪怕是没有触及到的人群和事件都要一并先往一块拉,怎么邪乎怎么来,怎么忘我怎么写,怎么觉得自己看完都感觉自己罪大恶极,恨不能立即让人拉出去斩了怎么写。当然,我小时候虽说老不消停,但终究是个老实孩子,犯的事也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在这里,我可以保证,最严重的一次也从来没触及过民法和刑法的底线。
举个例子吧,都是小时候干过的事,大概其一说,过来人全当看一乐,没过来的就当给自己预备份额外的教材,总有用的上那一天。
好比我上课说话让老师抓到了吧,这是最小的错误也是最常见的错误。在认识错误这部分就不能单纯反映出说话不遵守课堂纪律,对学习的态度不认真,一个不经常犯错误的人才会这么写检查,不但索然无味,而且太过平铺直叙,严重缺乏想象力,小时候作文写再好的同学写这样的检查也都歇菜了,因为语文老师教给你那套到我们这就不灵了。一定要强调自己说话不但对自己是中及其不负责任的行为,对那个与你说话的同学也都是极大的伤害,这跟我打他一下的性质还不一样,我打完他,他也就疼一会,之后就没事了。但我一跟他说话,就导致他本来应该掌握的知识点没有掌握,一个知识点的欠缺往往导致一个连锁问题的出现,一连串的问题会致使在复习阶段自暴自弃,严重的打击了自信心,然后考试时不能作出正确的回答,接着分数受到了影响,再后来本来可以前程似锦升官发财的美好未来,就因为这么一次不经意间的对话给毁了,最后的严重后果令人难以想象。说到这,我想起美国一部电影叫“蝴蝶效应”,说的就是人类坐着时间机器回到远古时期踩死一只蝴蝶,结果居然导致了现代人类进化都发生了严重的变异。其实这种思路我们小学就有了,只不过当时的文化水平和科学知识都有限,让这个及有创造力的思路给美国人剽了,时至今日仍让我懊悔不已。
紧接着不能停,就是控诉自己不光影响了那个和自己说话的同学,更严重的是打击了自己周围一片爱学习守纪律的好学生。让那些原本正在孜孜以求,茁壮成长的祖国花朵受到了严寒(冰雹)酷暑(干旱)的侵扰(适当时季节调整),不能像原本预期的那样结出圆满丰硕的果实,不能满足人们对辛勤劳动后得到丰收喜悦的快感。往小了说,自己就是一自然灾害,在肆虐而又无情的侵袭着富饶广袤的农田果园,往大点夸张,自己所犯错误打击面之广,受害人群众之多,危害社会主义建设之严重,妨碍中华民族崛起的阻力之大,已经彻底背离了自己的本质,简直就是一十恶不赦的大坏蛋,理当受到严厉的惩罚。自己给自己定罪,比如扣除一星期的小红花,连着做三天值日,请求在全班同学面前做检讨,赢得大家的原谅,总之你最不希望发生什么你就写什么,老师一般招也都多,轻易被你左右了那还能显出他们能耐啊。
如果掌握一些历史罪人的资料最好拿出来对比一下,一个是显出自己不但反省深刻而且知识面还广,借机抬高一下身价,让老师明白这孩子够可以的了,检查写这份上了还想让他怎么着?第二个就是起到反衬的作用,让自己和老师都看看什么才是真正的罪人,我们跟他们比简直不值得一提,我们小时候犯点小错误然后及时改正,总比大了以后犯下他们那种滔天大罪结果无法弥补要强的多,如果觉得这么举例有点过,那就往外搬点名人故事什么的,说谁谁小时候犯一错,结果正因为对这个错误充分的认识改变了自己人生轨道,最终休成正果。原来课外书里竟这个,全是给写检查的孩子们预备的,一般孩子根本没意识到这点。不过也别让自己写着写着入戏太深,真觉得欠别人多少似的,好像非给他们赔个不是才能弥补自己的滔天大罪,心理头得时刻提醒自己:我他妈谁都不欠,全让你们鸭逼的。
然后还没完,继续找错误的辐射范围。没别人,就剩老师了。上课说话不但是对自己不尊重,也是对老师极大的蔑视。我们从小向来都受着尊师重道的教育,不提谁都成,千万别不提对老师的影响。哪怕是一笔带过也得加上,再小的错误因为有老师的加入也会无限变大,再大的错误只要老师没发现,那就跟没发生一样。一些现在的犯罪份子往往就是在上学的时候幸运的逃过了老师让他们写检查这个看似不起眼的流程才导致了他们走入社会后依然抱有侥幸的心理,危害了社会最终自己受到深受其害的惩罚。夸老师就没什么太多新意了,一般就是,伟大的老师在我们的生活中就是茫茫大海中的一盏明灯,给我们这些懵懂无知的少年指引出向远方航行的无尽道路,伟大的老师就是花园里辛勤的园丁,不辞辛苦的用一滴滴勤劳的汗水滋润着我们这些含苞待放的花朵,伟大的老师就是摇曳烛光下那炷默默无闻的蜡烛,牺牲自己来照亮我们的未来......诸如此类吧,别觉得过,别觉得不好意思,写的时候可以脸红,要让真让你站全班同学面前读的时候语气必须坚定,必须煽情,绝对没人敢乐,没人说你拍马匹。甚至于跟你一起犯错误的同案犯因为你出色的检查,都会感觉自己相形见绌,矮了人一头。下回他们也都照你这么写,都明白了,把老师夸到一定份上了,你不能再难为我了吧。
最后才是进入了实质性认错和保证下次不犯的阶段。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有的时候写的东西叫“检查”,有的时候写的叫“保证书”。因为这就是我们在这些长篇大论里说的最有用的几句话,也是老师让我们写检查最根本的目的所在---授人以柄。这样如果我们下次又犯了同样的错误,他们就会把你前一次的检查找出来,然后把其中最重要的那几句念给你听,恶心你还是其次,最可恨的就是让你觉得你原来写的那不是检查,简直就是一卖身契,写完以后你的命运就永远不掌握在自己手了。
真正伟大的文学作品从来都会被世人通篇阅读,流芳百世。平凡的阅读者会自以为是的叙述经过或者人物关系而表明自己确实看过这部作品,而精明的阅读者会直接背出这部作品中的警示名句,供大家赞赏一番,以区别那些平庸的人群。而检查跟保证书作为一种并不规范的文体存在于世却并没有被人们关注的原因也恰恰在这里,因为每到最核心最俱说服力句子的时候都苍白的让人感到麻木,任何人都无法在这块做过多的文章,前面废话再多,到这也要用最精炼最有说服力的句子表明自己的信心和战胜一切假恶丑的决心。
一般检查到这就能结束了,要是前面决心表的不够强烈或者老师对字数有严格明确的要求,可以再补上一小段。主要以喊喊最近刚知道的新政治口号或者让大家时刻监督之类的废话为主,不是对谁都管用,但写上肯定比不写在美观程度上要高出一节。这段有胡弄的嫌疑,话说回来,写检查不就为能把错误胡弄过去吗?
时至今日,我还可以依稀的看见那个浸在夕阳余辉空荡荡的教室中,凌乱的桌椅间,几个手握圆珠笔,目光急切满头汗珠的孩子们,冥思苦想的在琢磨着如何才能写出一篇能让老师接受的检查,因为教室里的值日作为惩罚还等着他们去做呢。
2007年12月于北京
那会我们写检查不但要求字数充足,反省深刻,关键还要对自己所犯下的错误有独到的见解。如果认为把犯错误的过程交代一遍,然后承认错误保证下次不犯,那这种路数的检查多半是要给退回来重新写的,因为老师们是不能容忍所有孩子对待检查这种使人重新认识生活方向,端正提高学习态度的教育利器有模式化的回应,这样不但说明这孩子反省的不够深刻,亵渎了检查这一伟大而又神圣的发明,最关键的是更显不出来老师的教育水平和我们中国几千年的文学历史。
可能从小到大一直扮演着好学生的孩子没有过类似的体验,他们的记忆中只有那些一次次的表彰和一张张的奖状,让他们写个模范作文之类的可能他们都没问题,但要让他们写份检讨诚恳,寓意深刻的检查,估计他们就都没戏了。只有像我们这样在检查和作文保持同等水平的前提下,并且一遍又一遍重复着类似的错误,但每次又都得不重复自己,让认识和改正错误都充满新鲜感,每次花样都不同,让一个看似平凡的错误无限展开扩大,草蛇灰线,伏延千里,直至一发不可收拾。
比如开始部分,非要把一个简单的犯错经历加入各种心理描写和动作过程,在这里每一个及微小的动作和眼神都得让看到检查的人仿佛身临其境,不但可以体会出当事人矛盾而又复杂的心理,还能同时为早已预知的不良后果捏把汗,甚至有的时候不得不加入倒叙以及插叙来烘托气氛的紧张和不得已而为之的错误行为,总之能让观者认为这孩子虽然当时犯下了一些错误,但那也是在大氛围影响下,身不由自的一种错误反映,但还绝没有半点要推卸责任的意思,那这种检查就算成功一半了。
检查的第二部分就是认识错误的危害程度和反省错误的诚恳态度了。首先跟这我们都不能过早的开始承认错误,因为这是对自身错误一种肤浅的表达方式。原来那么多年来的检查经验告诉我,要先彻底认识错误的危害程度,而且一定要坦白,甚至是过分的坦白,哪怕是没有触及到的人群和事件都要一并先往一块拉,怎么邪乎怎么来,怎么忘我怎么写,怎么觉得自己看完都感觉自己罪大恶极,恨不能立即让人拉出去斩了怎么写。当然,我小时候虽说老不消停,但终究是个老实孩子,犯的事也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在这里,我可以保证,最严重的一次也从来没触及过民法和刑法的底线。
举个例子吧,都是小时候干过的事,大概其一说,过来人全当看一乐,没过来的就当给自己预备份额外的教材,总有用的上那一天。
好比我上课说话让老师抓到了吧,这是最小的错误也是最常见的错误。在认识错误这部分就不能单纯反映出说话不遵守课堂纪律,对学习的态度不认真,一个不经常犯错误的人才会这么写检查,不但索然无味,而且太过平铺直叙,严重缺乏想象力,小时候作文写再好的同学写这样的检查也都歇菜了,因为语文老师教给你那套到我们这就不灵了。一定要强调自己说话不但对自己是中及其不负责任的行为,对那个与你说话的同学也都是极大的伤害,这跟我打他一下的性质还不一样,我打完他,他也就疼一会,之后就没事了。但我一跟他说话,就导致他本来应该掌握的知识点没有掌握,一个知识点的欠缺往往导致一个连锁问题的出现,一连串的问题会致使在复习阶段自暴自弃,严重的打击了自信心,然后考试时不能作出正确的回答,接着分数受到了影响,再后来本来可以前程似锦升官发财的美好未来,就因为这么一次不经意间的对话给毁了,最后的严重后果令人难以想象。说到这,我想起美国一部电影叫“蝴蝶效应”,说的就是人类坐着时间机器回到远古时期踩死一只蝴蝶,结果居然导致了现代人类进化都发生了严重的变异。其实这种思路我们小学就有了,只不过当时的文化水平和科学知识都有限,让这个及有创造力的思路给美国人剽了,时至今日仍让我懊悔不已。
紧接着不能停,就是控诉自己不光影响了那个和自己说话的同学,更严重的是打击了自己周围一片爱学习守纪律的好学生。让那些原本正在孜孜以求,茁壮成长的祖国花朵受到了严寒(冰雹)酷暑(干旱)的侵扰(适当时季节调整),不能像原本预期的那样结出圆满丰硕的果实,不能满足人们对辛勤劳动后得到丰收喜悦的快感。往小了说,自己就是一自然灾害,在肆虐而又无情的侵袭着富饶广袤的农田果园,往大点夸张,自己所犯错误打击面之广,受害人群众之多,危害社会主义建设之严重,妨碍中华民族崛起的阻力之大,已经彻底背离了自己的本质,简直就是一十恶不赦的大坏蛋,理当受到严厉的惩罚。自己给自己定罪,比如扣除一星期的小红花,连着做三天值日,请求在全班同学面前做检讨,赢得大家的原谅,总之你最不希望发生什么你就写什么,老师一般招也都多,轻易被你左右了那还能显出他们能耐啊。
如果掌握一些历史罪人的资料最好拿出来对比一下,一个是显出自己不但反省深刻而且知识面还广,借机抬高一下身价,让老师明白这孩子够可以的了,检查写这份上了还想让他怎么着?第二个就是起到反衬的作用,让自己和老师都看看什么才是真正的罪人,我们跟他们比简直不值得一提,我们小时候犯点小错误然后及时改正,总比大了以后犯下他们那种滔天大罪结果无法弥补要强的多,如果觉得这么举例有点过,那就往外搬点名人故事什么的,说谁谁小时候犯一错,结果正因为对这个错误充分的认识改变了自己人生轨道,最终休成正果。原来课外书里竟这个,全是给写检查的孩子们预备的,一般孩子根本没意识到这点。不过也别让自己写着写着入戏太深,真觉得欠别人多少似的,好像非给他们赔个不是才能弥补自己的滔天大罪,心理头得时刻提醒自己:我他妈谁都不欠,全让你们鸭逼的。
然后还没完,继续找错误的辐射范围。没别人,就剩老师了。上课说话不但是对自己不尊重,也是对老师极大的蔑视。我们从小向来都受着尊师重道的教育,不提谁都成,千万别不提对老师的影响。哪怕是一笔带过也得加上,再小的错误因为有老师的加入也会无限变大,再大的错误只要老师没发现,那就跟没发生一样。一些现在的犯罪份子往往就是在上学的时候幸运的逃过了老师让他们写检查这个看似不起眼的流程才导致了他们走入社会后依然抱有侥幸的心理,危害了社会最终自己受到深受其害的惩罚。夸老师就没什么太多新意了,一般就是,伟大的老师在我们的生活中就是茫茫大海中的一盏明灯,给我们这些懵懂无知的少年指引出向远方航行的无尽道路,伟大的老师就是花园里辛勤的园丁,不辞辛苦的用一滴滴勤劳的汗水滋润着我们这些含苞待放的花朵,伟大的老师就是摇曳烛光下那炷默默无闻的蜡烛,牺牲自己来照亮我们的未来......诸如此类吧,别觉得过,别觉得不好意思,写的时候可以脸红,要让真让你站全班同学面前读的时候语气必须坚定,必须煽情,绝对没人敢乐,没人说你拍马匹。甚至于跟你一起犯错误的同案犯因为你出色的检查,都会感觉自己相形见绌,矮了人一头。下回他们也都照你这么写,都明白了,把老师夸到一定份上了,你不能再难为我了吧。
最后才是进入了实质性认错和保证下次不犯的阶段。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有的时候写的东西叫“检查”,有的时候写的叫“保证书”。因为这就是我们在这些长篇大论里说的最有用的几句话,也是老师让我们写检查最根本的目的所在---授人以柄。这样如果我们下次又犯了同样的错误,他们就会把你前一次的检查找出来,然后把其中最重要的那几句念给你听,恶心你还是其次,最可恨的就是让你觉得你原来写的那不是检查,简直就是一卖身契,写完以后你的命运就永远不掌握在自己手了。
真正伟大的文学作品从来都会被世人通篇阅读,流芳百世。平凡的阅读者会自以为是的叙述经过或者人物关系而表明自己确实看过这部作品,而精明的阅读者会直接背出这部作品中的警示名句,供大家赞赏一番,以区别那些平庸的人群。而检查跟保证书作为一种并不规范的文体存在于世却并没有被人们关注的原因也恰恰在这里,因为每到最核心最俱说服力句子的时候都苍白的让人感到麻木,任何人都无法在这块做过多的文章,前面废话再多,到这也要用最精炼最有说服力的句子表明自己的信心和战胜一切假恶丑的决心。
一般检查到这就能结束了,要是前面决心表的不够强烈或者老师对字数有严格明确的要求,可以再补上一小段。主要以喊喊最近刚知道的新政治口号或者让大家时刻监督之类的废话为主,不是对谁都管用,但写上肯定比不写在美观程度上要高出一节。这段有胡弄的嫌疑,话说回来,写检查不就为能把错误胡弄过去吗?
时至今日,我还可以依稀的看见那个浸在夕阳余辉空荡荡的教室中,凌乱的桌椅间,几个手握圆珠笔,目光急切满头汗珠的孩子们,冥思苦想的在琢磨着如何才能写出一篇能让老师接受的检查,因为教室里的值日作为惩罚还等着他们去做呢。
2007年12月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