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通识》笔记(一)

第三讲:意识形态大论战 3.1政治观点背后的意识形态 A.古典自由主义:亚当斯密《国富论》 B.社会主义: a.科学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马克思、恩格斯 b.民主社会主义/社会民主主义 C.保守主义:埃德蒙·柏克《法国革命论》 3.2现代意识形态的兴起 1.现代政治意识形态兴起的背景: (1)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 (2)从文艺复兴到当代欧美社会的主要历史进程 欧洲从政治上大致经历了封建社会的衰落到民族国家的兴起; 从民族国家到政治革命的过程中,政治思想领域也发生重大变迁; 欧洲社会结构也出现重要变化: 工业革命导致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两大阶层的形成; 后工业时代新的社会阶层结构兴起(中产阶级壮大,两大阶级对立模式弱化); 部分西方学者划分社会阶级结构的维度: 维度一,是否掌握生产性资源的财产权; 维度二,科层制结构中的权力高低; 维度三,工业所需专业技能的高低; 欧美社会经济的重要变迁: 资本主义社会周期性的经济危机/积极不稳定; 贫富差距、积极不平等; 2.意识形态的概念: (1)法国哲学家德·特雷西首先提出;最初用法是“观念的科学”; (2)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认为意识形态就是统治阶级的思想体系,具有较强的欺骗性;其目的是为了让被统治阶级主动服从统治阶级的统治; (3)从概念上说,意识形态是现代社会科学体系中的一个概念和范畴,意指“一个行动导向的信念体系,一套以某种方式指导或激励政治行动的相互联系的思想概念。” (4)政治意识形态的主要特征如下: 意识形态需要解释世界。当意识形态的解释具有说服力时,其更能产生影响; 意识形态具有改造世界的企图(马克思:重要的不是解释世界而是改造世界); 意识形态通常还带有行动导向的色彩。特定的意识形态通常会鼓励某种特定的行动或行为; 意识形态的群众取向。意识形态最终一定要简化到普通大众都能理解的程度;这样才会有对普通大众的动员能力; 某种意识形态和这种意识形体的实践往往是两回事; 意识形态的口号与号称咋这种某种意识形态指导下的政治实践是两回事; 3.3什么是自由主义 1.背景:资本主义和工业革命时期; 2.时间:大概在18世纪晚期和19世纪早期成熟; 3.主要观点: A政治上反对: 欧洲民族国家兴起过程中尚存的封建主义和封建制; 绝对君主制和专制主义; B政治上主张: 宪政政府/有限政府;政府的权力、行为和边界都要受到强有力的约束; 个人自由;公民和法人的权利需要得到明确的保护 C经济上反对:重商主义(现在演变为经济民族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 经济上主张:自由放任;政府要尽可能减少干预市场,应该有“看不见的手”来协调市场的行为;国家的合理角色被界定为“守夜人”;自由主义者眼中,理想国家的主要角色是警察和法官。 4.古典自由主义的主要原则 A个人主义原则 a.首先,个人优先于集体;不是说只要个人不要集体;而是一种看问题的视角,同时又是在价值上倡导个人的优先性; b.其次,把个人因素视为整个社会创造动力的来源; B个人自由原则 指的是政治自由或社会自由;不是心灵或意志层面的自由;古典自由主义者认为,国家和社会可以干预个人行为的唯一正当理由是为了保护其他人同等的自由和权利; C理想原则; 自由主义相信人的理想力量,在历史维度趋近于进步史观; D平等原则; 主张形式的平等和机会的平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而非实质的平等和结果的平等; 自由主义主张每个人都有同样的权利,但并不认为同样的权利会得到同样的结果; 自由主义承认每个人的天赋存在差异,认识到每个人付出的努力是不一样的,而且还存在运气等偶然因素的差异; E宽容原则; 自由主义认为社会要允许、容纳。甚至是鼓励多样性,宽容各种不同的选择和各种可能的见解。 F被治理者同意的权利; 自由主义认为,所有的统治都应该基于被治理者的同意。 1258年英格兰贵族迫使国王签订的《牛津条约》规定,国王征税等重大事务需要经过贵族会议的同意。这大概是统治者基于被治理者的最早形式; G宪政原则; 自由主义认为,政府权力应该受到明确的限制; “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 H自由放任原则; 杰斐逊:管的越少的政府越是好政府; 古典自由主义者眼中,守夜人国家是最理想的国家类型。
苍穹一粟微信公众号编辑部;本期编辑:腾飞中国;文字整理:腾飞中国;图片:来自淘宝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