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从童爷爷说起
对于童爷爷的印象是:他是你的救命恩人。事情是这样的,那还是我很小的时候。感冒要从脑子里吊针,有很大的风险。我外公在复兴公园认识了一位童爷爷,原来是儿科大夫。他说不用吊针,吃几副药就好了。结果真好了,所以每次外公带我去复兴公园,第一件事就去找童爷爷,谢谢他。
这件事整整过去了大概有三十年,我爸曾希望我大学学医。那时我根本不喜欢医学,只是知道太爷爷是山东老家当地唯一去北京考试获得行医资格的人。
也就是两三年前,机缘巧合开始接触中医。这两年虽不说自学成才,却也略有领悟。就在这次肺病肆虐的时候,我竟然发展我竟没有吊过一次针。这是有点神奇,也没有发过几次寒热。印象里有过几次,不是捂被子就是休半天就好了。最厉害也就一晚上上吐下泻。这几年才知道,吊针其实对于人的伤害很大。而且现在的吊瓶温度都很低,根本不可能和人的体温一样。
当满朋友圈恐慌的时候,我才真正意识到黄帝内经那十六字真言。也终于懂得,这过去的几千年我们从来都没有更好。可是本不必如此,假如我想说说张仲景的《伤寒论》是不是又会被所谓的科学戴着口罩一顿冷嘲热讽?
一年前听倪海厦说治疗癌症,当时他提出的理论是不需要杀死它寻求共存即可。一年后在道德经里看到那句:反者,道之动。我才把它们对应起来,智慧有时就是这么简单。虽然我不能说我也会制癌症,可原理还是知道的。
原来儿时那次经历,是缘。我转了伤寒论关于瘟病的治疗方法,无人问津。因为现在的人们只知道亡羊补牢,因为精神不内守,欲望太多,魂魄都散于外,那又如何抵御这虚邪呢?我说桂枝汤比吊针好,可人们忙着找寿险。这几天朋友圈医险寿险的朋友已经很难看到,不是忙得不可开交那也是焦头烂额。在这里说一句,贩卖恐惧的人还是把我删了吧。就像戴口罩就会不得肺病一样可笑,因为我们一直在本末倒置。
我非常认同之前医院免除杀人凶手家属医疗费的举动,因为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你只有给对方一个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机会,世界才会变好。法律不是万能的,否则小丑是怎么让蝙蝠侠狼狈不堪的。可人心已然是漠然,越来越多的工具人赚钱去医院排队吊针。原来古人说长辈不学医为不慈,晚辈不学医为不孝。是这个道理,因为在某些时刻钱是没有用的。
医者,意也。医者,仁心。假如我们把社会所有的仁都寄托在医生身上,那吃枣药丸。因为仁应该是每一个人心里的东西,也就是童爷爷的一副中药。
假如一定要说今年的得,那可能就是回归。回归到中国传统文化里去,回归到缘起的地方(学中医)。再说这些年的失,却有着很多愚蠢的“执”,有很多“净”和“善”的停留。但那份精神内守虽伴随着痛苦或者与当下价值观所背离的佛系,但也让修行变得更加有趣。
19年年末的很多遭遇却是一种转折,好了,去看王志文《天道》了,冥冥中自有定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