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nowMyself| 在维也纳,站在你的鞋子里看世界
在维也纳待了五天了已经,很充实的五天。不是早起晚睡中间步履不停的那种累的充实,是穿梭在博物馆之间不停填充的充实。今天在最后一秒搭上了去布达佩斯的火车,有惊无险。在我写字的这一刻,列车正在欧洲平原上一路前行。看着没有迟疑就一闪而过的绿地,没有注意窗外或者车内,好像很自然而然地在感受自己,体会自己此刻的思绪。
我在想,好像每一次与他的旅行,都很顺利。不是那种每一分每一秒每一天都按着行程没有争吵的顺利,而是即便有争吵分歧或者意外状况都可以很快解决并有意想不到的快乐的那种顺利。
这段关系中,我最大的改变是(如果我可以用语言正确地表达出来的),就是我更容易接纳或者平静地听不同的观点。因为我们文化背景不同,他知道的东西和我知道的东西不一样,他成长的环境和我的也不一样,甚至他吃的东西和我吃的也大不相同。很多时候,对同一件事情,我们也会有不一样的观察点或者观点。这时常给我们的对话带来了很多不同的主题和丰富的内容。
这次欧洲游正好是圣诞季,也是我第一次看到人们传统地庆祝圣诞节,也看到了很多新的景象。比如,在维也纳的犹太博物馆门口,我发现了有一辆警车和一位警察,进门的时候看到我以为正好巡逻至此。两个小时参观完毕出门时,他们仍然在那里。也就是说,这些警察是驻守在这里的。我不明白为什么其他人更多的博物馆似乎也没有这样的安保。他会给我解释在欧洲的复杂犹太问题。警车在这里是因为犹太人更加容易成为恐怖分子的攻击目标。无论我赞成不赞成一些做法,我知道了这样的问题存在的事实。
再比如,和中国丰富的早餐文化不一样,来到这边我发现几乎没有早餐店,也没有店铺在10点前开门卖早餐。前两天,我很不习惯要走半条街去找一个超市或者面包店,而且只能啃面包或者喝牛奶。他会解释这边一日三餐的不同构成和不同意义,大家早餐都会在家里草草解决,一个咖啡一个面包或者一个牛奶泡快手玉米片,中午也比较简单因为都是处于上班时间,晚餐会比较正式。再加上这边的高物价,大家也习惯了早上用最便宜的方式解决。在没有了解这些背景之前,我简单地认为这边人因为生活水平高不用早起买菜吃早点,大家都睡得晚晚地起床吃午餐。
两个人的交流中,能心平气和地听对方的观点真的很重要。每当他可以安静地听完我的一番言论,并且表示理解,我都觉得很被包容。我也更愿意站在对方的鞋子里去理解他所看的世界和背后的来由。行千里路,读万卷书,更重要的是和不同经历的人交谈,了解他们眼中的世界,无论赞不赞同,观点先放开,尊重他人和不同文化的表达和感受。这丫那个,同样的世界都会有不同的色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