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如何践行极简消费主义的?
查看话题 >How a Minimalist lives——极简生活的第一年
新年过了一大半 ,我还没有任何的旧年总结,从没有这个习惯是因为压力太大了,每年都是碌碌无为,都不好意思总结。总结起来无非俩字——废柴。
2019年开始了新的生活方式—极简,这个倒可以总结一下。因为践行极简生活的第一年,确实改变了我的生活,往好的方向。
之前已经写过两篇关于自己是如何实践minimalism的文章,恰巧支付宝年度账单出来了,这篇主要就来写写我这一年是怎么花钱的。
开启极简生活的第一年,我花得并不少,但2019年的情况比较特殊,我有了新计划需要花钱、花精力、奔波,花在交通费上的数额比我想象的多。

奇怪的是,2019年却买了很多从前不打算买的东西,接下来就先总结一下我,一个极简主义者,这一年是怎么买东西的。
1. 衣
衣服是真的买的少了许多,原因有三:一是消费欲望降低,看透了消费主义的陷阱,意识到自己并不需要太多衣服;二是有了稳定的审美,爱好很固定单一;三是最直接的原因——逛街次数减少,接收的刺激也少。
今年累计买了以下衣物:一件HM短袖T,两件裙子,一双小白鞋,一双凉鞋,一件秋季薄西装,一条冬天穿的呢子料裤子,n件优衣库heattech保暖衣物(主要是给家人买的)总共花费在2000以内。

2. 护肤品
OK到了当代女青年(中年?)花费最多的一项。但是2019我买的出奇得少,因为一直在用2018年的存货。我把粉底液也放在护肤品这一项了,因为粉底和口红是我仅有的可以称之为“化妆品”的东西,不值当再单列。
双十一我只买了自己的的确确需要的东西,忍住了所谓趁便宜“囤着”的想法。在TAOBAO购买了Lancome持妆粉底液一瓶,Olay小白瓶60ml一瓶,曼秀雷敦唇膏两支。


3. 生活用品
买了一台小小的可爱的取暖器,一个新的热水壶。这两样东西,在我的生活中可有可无,有了更好,即使是广东也有冷冰冰的几天。从前我总有一种我很快就要搬家就要离开的念头,干脆就不添置任何占空间又不好带走的东西,但是今年改变了想法,我现在要用的东西,就先买了。以后可以送人可以带走可以卖掉,总不能一直凑合,即使用到的时间在365天的基数上显得很少,但我确实需要。在停止购买一些乱七八糟的破烂儿以后,我反而买了自己真正用得到的物品,用的也很开心。

4. 出行
2019年花在路费上的钱不少,累计飞行七次,火车票14张,打车较少,汽车、地铁、公交不计其数。我一个不需要出差的人,所有的出行都是自愿了,我非常喜欢在路上的感觉,尤其是要赶去一个从未踏足过的地方。2020年也是要去更多的地方。极简主义不需要拥有很多的物品,但是可以换成图片、声音、记忆,存在硬盘里和自己的脑海里。

5. 吃
吃的很多,花费不多,工作日午饭有工作餐,周末自己做/去朋友家蹭饭/与朋友聚餐,总之一顿不会少的。
同样是不需要买书、买口红的一年。
作为一个Minimalist,怎么处理从前冲动买的破烂儿呢?
简单。
1.送人
这永远是首选,我是用东西非常爱惜之人,所以大多数衣物都是可以继续使用很久的。我买来没穿几次并且很久不穿的衣服,都收拾洗净,带回家送给了我的表妹、舅妈、亲妈,亲妈再拿去送给她的亲朋好友。总算没有浪费。
2. 二手平台卖掉
2019年,在咸鱼卖掉了三件东西,在多抓鱼卖掉n本书,累计收入274元。


3. 扔掉
我扔东西的标准:用了很久价值已剩不多且不想收藏的/很鸡肋送人也没人要的/包装盒等中看不中用且占地方的/垃圾学术书。
保持幸福感一个秘诀——定期扔东西。
4. 带回家收藏,也能晚一点再扔掉
听起来很变态事实上也有点,但是有些东西眼下舍不得扔就再放一阵子,总会狠下心扔掉的。就像快要分手的恋人。
2019年买的东西少多了,处理掉一些用不到的衣物和用品,轻松了一些。
2020年,再轻松一点。扔掉多余的重量,才能轻松上路,走得远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