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阅_手机摄影九大构图法则_摄影技巧
手机摄影构图你了解几种?你经常用的构图是哪几种?接下来,就让陈阅摄影课堂来盘点那些为人所熟知的九大构图法则吧!
1、【对称式构图】
在我们身边,有许多景物都是对称的,在拍摄他们的时候.建议采取对称的构图方式。在拍摄对称的建筑时,例如北京的故宫午门或天安门,应注意站在建筑物的中轴线上进行拍摄,否则将会导致不对称的问题。
要想避免对称的构图变得呆板和平庸,我们可以适当打破对称,太过于严格的对称并非就是最完美。例如,一只飞入画面的鸟儿,一艘小船,一辆飞驰的汽车,都可以起到打破对称的作用。

2、【三分法构图】
当画面上有明确的被摄主体或者横平竖直的线条时,我们就可以考虑采用三分法的构图。
几乎所有的拍照手机都提供了网格辅助线功能,以便我们采取三分法构图。要注意的是,三分法并非万能,切不可养成了对三分法的依赖, 每张照片都采用三分法实则并无必
要,而且滥用三分法会导致构图的千 篇一律和丧失活力。
尤其是当画面中有横平竖直的线条时,可以尝试一下使线条变得倾斜,千万不要总是使画面中的主要线条完全和三分法的线条严密地贴合在了一起。总之,三分法和网格辅助线仅仅只是提供了一种参考而已,不必盲从。
在拍摄风景照片的时候,我们可以把地平线放在三分之一处:
假如天空云彩比较美丽,则建议把地平线放在偏下方的三分之一处。
假如天空云彩一般,而且地面的景物更有看点,则建议把地平线放在偏上方的三分之一处。
在拍摄人像照片的时候,我们同样可以采用三分法构图,要注意的是,应尽量使人脸的前方多留出一些空间。

3、【井字格构图】
在前面对于三分法的介绍中,我们可以发现,四根三分线组成了一个井字格,而且一共有四个交点。在构图时,我们可以把视觉兴趣点(视觉焦点、被摄主体)放在这四个交点中的任意一个位置, 也即采取井字格构图法。如果说三分法是针对线条的,那么井字格就是针对"点”的。

4、【斜线条构图】
当画面中出现了明显的线条时,我们总是下意识地想要把线条放置成横平竖直的,这是一种根深蒂固的习惯性思维。横平竖直的构图,不能说就绝对是不好的习惯,但很多时候,线条歪斜的构图反而会有更好的效果。
要想使照片更具动感、生机、活力,笔者建议大胆尝试斜线构图,故意倾斜拍照手机,这是打破平淡无奇的最佳方法之一。

5、【S形曲线构图】
相对于直线来说,曲线更加柔美,更加具有韵律美。在拍摄时,我们可以在画面中突出表现曲线,尤其是S形的曲线,更应该从拍摄场景中大胆截取出来。

6、【汇聚线构图】
现在的拍照手机,基本上使用的都是广角镜头,这种镜头虽然不利于把远处的景物予以拉近和放大,但是却很有利于获得“近大远小”的夸张构图。
例如,当把拍照手机尽可能贴近较近处的景物进行拍摄时,近处的景物就会变得很大,而远处的景物会变得很小。尤其是当画面中有很多线条的时候,这些线条就会向远方汇聚,最终形成汇聚线构图。

7、【三角形构图】
物体的常见形状有矩形、圆形、椭圆形、三角形等,一般来说,三角形比矩形更美,椭圆形比圆形更美。
若想使矩形变成三角形,则只要采取斜侧面的角度进行拍摄即可; 若想使圆形变成椭圆形,则只要使拍摄角度偏离正中心位置即可。此外, 对于人像摄影来说,三角形也是可以人为控制的,手臂、手肘、腿脚的摆放,应尽量使它们所围成的形状变成三角形。

8、【残缺式构图】
贪多求全,是很多初学者的通病,对于摄影构图来说,有时候,我们可以故意让被摄主体不要那么完整地出现在画面上。
过于完整(完美),有时反而会使画面失去震撼人心的力量。
例如, 古希腊雕像中最著名之断臂的维纳斯,正是因为断臂才使维纳斯更加美丽。
总之,如果画面过于完整,会使画面失去想象空间,而残缺的构图能够打破常规,激发观者的想象力。

9、【框架式窗口构图】
透过窗户所看到的风景被称为窗外的风景,“窗外的风景”总是能够激发起人们的好奇心,这个名词也经常出现在诗歌、散文和小说中。
而且,中国古典建筑和园林的营造,也很讲究窗户和风景的对应关系。
其实,摄影创作也可以把窗外的风景作为主题,我们把这类照片的构图方法称之为框架式窗口构图。

总结: 以上就是今天陈阅摄影课堂给大家分享的内容,欢迎大家留言,大家共同交流,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