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变迁,但感动常在——《协和医事》读后感及读后二问。
在我读这本书之前,“协和”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 我曾许多次路过老协和的大门,但我从没有在协和就诊过。这座医院在我的生命里没有留下过痕迹,但读过这本书之后它却成为一个符号被我供奉在神坛上。 这本书前三分之一让我思考一个问题。 作为世界最强国输出文化话语权的美国,在那个年代为满目疮痍的旧中国留下了一个协和。 那么如今怀揣野心的中国,对于第三世界国家又应该输出什么样的医疗或者文化体系? 作为新中国成长起来的心怀远大的文化行业从业者,我情不自禁地思考起这个问题。 但我还得不出答案。 本书读到后三分之一,旧协和的远去和新时代协和的变质又让我感到悲哀。 深沉的悲哀。 我又在想这样的变质随着时代变迁是否是不可逆的恶性变化?有什么力量可以延缓,有什么力量能让伟大永恒? 这又是一个暂时得不到答案的问题,甚至比上一个问题沉重无数倍。 我觉得这是让我可以用去一生思考,寻求解答的问题。
来自 豆瓣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