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管教2.
孩子打架——-
同理心并不意味着同情。过度保护对孩子没有帮助,许多父母以爱的名义这样做。他们相信,过度保护可以使他们免受许多负面情绪的伤害,但这些负面情绪孩子在未来依然会经历。我们的目的不是让孩子受苦,但是要允许他们受苦。受苦的经历能够发展孩子的“失望肌肉”,逐渐培养他们相信自己有能力面对未来的信念。学习如何驾驭兄弟姐妹间正常的争吵,对你来说,可能比对孩子更难。
相信我,父母以爱的名义犯下的最大错误之一就是介入太多,扮演裁判或法官的角色
父母是榜样,不要失控。
事实上,他们可以学习说:我还可以怎么做?另外一个孩子通过负面经历学习解决问题这个技能的问题是,我从刚刚的结果中学到了什么?我还能做些什么来获得更好的结果呢?
父母可以使用好奇的问题给予孩子一些引导,不是责备,而是专注于他们还能做些什么,结果会有什么不同。
作为父母,重要的是让他们自己学习,而不是逼着他们学习。孩子争吵和分歧越多,练习和学习的机会就越多,这值得庆祝
从错误中吸取教训,让孩子知道他们犯了错误没关系,兄弟姐妹之间有争吵是正常的。因此,不要责怪自己或者孩子,不要有不切实际的目标或期望,而是要利用这些冲突,教育我们的孩子。每个人的需求、感受和观点都很重要,而且常常是不同的。
孩子不顺从时———-
你的孩子永远不可能是完美的,你也永远不可能是完美的。记住,犯错能够帮助我们学习和成长。
理解孩子的发育过程、大脑的发育过程,以及每个阶段的适龄行为,是非常重要的。
不要命令的语气
听是交流的最基本要素,而不是说教的基本要素,说教最不能帮助孩子发展倾听的技能。
先倾听孩子。
认同感受,多问“还有吗”,更深层次的倾听,承认错误,接受错误道歉,找到相互尊重的方式解决。相信孩子。
开始使用正面管教工具时,孩子的不当行为可能会加剧,因为孩子在测试我们是否会继续尊重他们,还是会回到原来的老路上。当正面管教工具持续使用时,孩子的不当行为就会减少。
当我们带着尊严、尊重,做到和善与坚定并行,孩子很快认识到,自己的不当行为不会像以前那样得到父母的惩罚,他们就会改变自己的行为,以保持自尊。
自己犯错时要学会同情自己,同时从错误中学习。
孩子被欺负时———-
好奇提问,保持耐心
:“你相不相信,自己有权力在学校感觉安全和被尊重?”。
那你对于保持别人安全和尊重的行为,有没有承担起责任?”听听孩子怎么回答,根据孩子的回答,可以提出更多好奇的问题。比如,“如果有人在学校欺负你,或者你看到有人欺负其他同学,你会怎么样想?这种情况下你会怎么做?”或者 “如果有同学故意排挤其他同学,你会怎么办?”或者“如果你在承担安全和尊重行为的责任方面有困难,你相不相信你要告诉我,我们可以一起解决?”
这里强调一下,我们不想让这些问题听上去像写好的台词一样。这些问题的根本目的是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让孩子知道,父母是提供帮助,并和孩子一起解决问题的。
每天问孩子几个具体的问题,态度应该是好奇的而不带有任何焦虑情绪,在孩子跟你分享时,你要保持安静。
第一保持镇静。在面对学校老师或者涉事一方孩子的家长时,如果你表现出了激烈反应,他们也很可能会变得防御。
关注解决方式。
第二了解全面事实,听听事情其他人的说法。关注解决方法,不要指责。
一旦清楚自己的孩子并没有挑起或加剧了欺凌行为,你要向孩子表现出你的支持,你可以说,”有别人想伤害你或者取笑你,那并不是你的错。但你能想到什么其他的处理方式吗?或者我们现在能做点什么吗?
第三找准问题原因。
第四保护好孩子。
你要对最紧急的问题、以及整个局面有所了解。你保护孩子的具体方式,取决于具体情况,比如学校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个问题的性质,以及你自己孩子的具体需要。有很多教孩子自我保护的课程,例如教孩子如何离开被欺凌的现场,如何从情绪和身体上保护自己,如何尽早有效寻求帮助。
如果没有人愿意解决问题,你还可以选择给孩子选择一个新学校。
角色扮演可以用在很多场景,比如孩子如何在操场上加入一场游戏,如何在别人面前自我介绍,如何和其他小朋友组织一次聚会等等。
孩子惹麻烦时——-
孩子犯错也是父母学习和孩子建立信任和情感连接的好机会。
1.不要和老师生气
孩子不会故意撒谎,他们只是不知道或无法看到全局。当我们面对老师时,你需要倾听老师的想法。和老师,孩子沟通。
2.不要和孩子生气。
学校很容易让孩子身体、精神疲惫,无法稳定自己的情绪,他们变得不宽容,有时老师也会像普通人一样有不讲道理、易怒、不耐烦和不公平。这对孩子的小脑袋来说,可能会十分困难。孩子们会犯规、做错事、发脾气、逃避作业,这都是极其正常的,他们还在学习如何处理情绪,如何与他人相处,如何集中精力完成作业,如何尊重他人。对孩子生气,并不能真正帮助他们改善行为。事实上,他们不太可能改变。
作为父母,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提供信息,但更重要的是帮助孩子从自己的经历学习,从自己的错误中学习,而不是从你的说教、惩罚和强加的后果中学习。他们真正需要的是你的指导、支持,让他们知道你站在他们一边,在帮助他们,打开耳朵倾听你们的孩子,闭上嘴巴练习倾听,问他们好奇的问题,因为你想了解孩子的世界,了解他们的想法和感受。
3.不要忽视麻烦
如果对孩子惹上麻烦不闻不问,可能会向老师甚至是自己的孩子传达这样一个信息:这个挑战行为根本不重要。这样的信息意味着,麻烦会再次发生。
4.父母不要责怪自己
我们需要同情自己,而不是责备自己。当孩子不断陷入麻烦时,对父母来说非常痛苦。所以我们应该照顾好自己,如果我们善待自己,我们也容易善待孩子,也容易善待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