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亥年越地行脚
参观游历世界上一切有意思的城市建筑和空间,可能是每一个学建筑的人乐此不疲的事。但是钱,体力和时间等种种要素限制了探知远方的更多可能性。我也不知道从何时起,我开始满足于能在自己周围看一看走一走已经很好了。它已经是我面对自己复杂繁忙生活最好的报偿了。

今年我继续在故乡游荡,大部分情况下就是毫无计划毫无目的做一些走访勘察拍照工作,偶尔会写点东西,谈不上有多大的价值和多深的辛苦,就是随便看看走走,纯当自己工作之余的休息,和别人爱好体育游戏读书别无二致,不过一个业余爱好罢了。当然集在一起也能看到这些丰富的东西。不过这些也都是在很零碎的时间里做的。绍兴这几年有些地方变化很大,以后要看也只有在自己照片里了。所以这样想来,这样的点滴的琐碎积成的跬步也可能有着不可重复的意义。
一.村镇类
1.陈溪村——上虞区——村中古建筑遗存极少,1993年重建的通泽庙很粗糙,四柏庵胜在小巧树古,尚可观,二星半;黑龙潭,象鼻洞,石笋岩等风景三星半—这是一个正在通过新农村改造崛起的村子。
2.王化村——柯桥区平水镇——宋家店,王化村,还有不少老台门——三星半

3.峡山村——柯桥区福全镇——台门遗存稀少,仅何氏花厅可观——二星
4.斗门镇——柯桥区斗门镇——台门村镇比较破败脏乱,但可贵处在于原始,丰富和生活味,一街一河保存得很完整。和绍兴的东浦,安昌,柯桥等古镇相比,斗门虽同是水网萦绕,却因为有山而更为精彩。金鸡玉蟾两山对峙,中锁一闸,镇因闸而生因闸而兴。寺,庙,闸,桥, 戏台,水口,渡头复合一体的建筑群真可谓柯灵所写“第一等华美之建筑”,可惜尽毁于1954年。在斗门老街里走,宅子和宅子之间隔一段距离就会有罅隙巷,一头通向水面,一头连着山,这种山水之间的自由切换是许多古镇不会有的。靠山的宅子室内也有高差。——三星半(第二次访,但感受比第一次深)

5.湖塘村——柯桥区——十里湖塘,水中之堤上建造起来的带形水村,仍然有着典型的绍兴水乡村落的特征,台门也还有不少——三星半

6.壶觞村——柯桥区——水边村落,古迹不多,仅有壶觞大桥,壶觞庙,仁寿庵可略为一观——二星半

7.安昌古镇——柯桥区安昌街道——典型的绍兴水乡,有待层层挖掘,然游客还是太多了——四星半(第二次访)

8.溪下村——余姚四明山——两山夹溪夹村落——带形石头村,古朴,但等级也低——三星
9.柿林村——余姚四明山——看秋色和柿子,村子越来越旅游所包围,渐渐失去了当年第一次来时候的安静——四星

10.石潭村——余姚四明山——沿溪两岸分布的村子,廊桥连龚氏宗祠,生活感浓厚的山乡——四星

11.沙园村——嵊州剡湖街道——台门大宅还剩很多,嵊州沙园村张氏小祠堂街中戏台,唱戏时戏台半层处架板,平常状态下是村中卖菜打牌乘凉话磕之地。戏台后化妆间在改造后也变成了一个室内小剧场,很有意思。据传此村始祖是随宋驾南迁的魏国公张浚。中国历史上北宋转折为南宋的这个事件,造成了中国人口南迁,到底还有多少遗迹和村子和此有关,特别有意思。绍兴一带还有大量的赵构逃难到各个地方留下的遗迹,虽然很多附会,但为什么中国人就那么喜欢附会这个事件呢,我觉得很值得历史学家去展开。——四星

12.安基村——柯桥区平水镇安基村——沿溪展开的小山村,还有少许台门,茶厂——三星
13.道墟镇——上虞道墟镇——典型的水乡古镇,有道之墟,章学诚和陈从周的故乡,底子还非常好,整理下不会比东浦安昌差。(第二次访)——四星

14.上王村——柯桥区王坛镇——在晨雾中来到王坛上王村,正赶上村里的早市。此村也自称是王羲之之后,在总祠里面还有大量村民自己的书法作品展示,可谓遗风尤存。一条溪流穿村而过,构成主要的公共空间,村口,庙宇和两座祠堂皆保存完整。——四星

15.步石坑村——柯桥区平水镇——台门所存极少——二星
16.东浦镇——柯桥区东浦镇——适居和适度旅游之间——五星(今年访过两次)

17.华舍村——柯桥区华舍村——被那种沉醉在其中的水乡生活所感染,走几步一座桥,走几步又一座桥——四星

18.俞谢骆村——柯桥区王坛镇——祠堂,石桥,廊桥个别台门尚存,沿着山溪分部着俞村,谢村和骆村——三星半

19.马山镇——越城区马山镇——到了马山镇,总是错觉我自己出了浙江,因为在这里听不到乡音——二星
20.小越镇——上虞小越镇——仅部分台门遗存——三星
21.陶堰镇——越城区陶堰镇——典型的水乡小镇——三星

22.孙端镇——越城区孙端镇——水乡,台门所余不多——二星半
23.五夫——上虞区五夫镇——运河城镇,就像许多的乡村一样,古建筑都残破潦倒,偶然间才能发现一点过去的痕迹——三星

24.冠佩村——余姚四明山——溪潭里都是烧烤的城里人,老房子越来越破败,新房子越来越多,再也不是那个我在云雾缭绕中寻到的安静小山村了——三星半(重访)
25.皋埠镇——越城区皋埠镇——运河城镇,街紧临浙东古运河,这里运河居然宽成了曹娥江。一切都好像停滞在八九十年代的样子——三星半
26.丰惠镇——上虞丰惠——见证了丰惠古镇的部分改造重建——三星

27.冢斜村——柯桥区稽东镇——台门祠堂庙宇一应俱全的完备古村——四星
28.裘村——柯桥区稽东镇——沿着山间溪流分布的村子,祠堂和个别庙宇尚存——三星
29.泗门镇——余姚泗门镇——在众多浙东地区已经完全程式化的祠堂中脱颖而出。余姚泗门谢氏宗祠可以说是浙东地区最高等级的祠堂一类了。它初建于明嘉靖年间(由谢阁楼老主持修建),其它是同治年间重建的。算上门楼共四进,门楼是是明代遗物,其中第三进还做了室内天花,完全没在祠堂里见过天花,最后一进是楼屋做法,我也没在本地区见过,由于祖上太牛了,所以那种没能名扬天下的祖宗牌位只能屈居厢房。侧路轴线上有戏台,但不知道是否以前就有。镇上还有不少台门保存完好——四星
30.桐梧村——越城区皋埠镇——一条溪水穿村而过——二星半
31.孟家葑——越城区皋埠镇——典型的葑村——二星
32.仁村——嵊州仁村——仁村竹氏宗祠,自称是一个随宋驾南迁的族群,是宋徽宗南阳公主和驸马竹简之后,原籍在河东,嵊州一带,竺氏,竹氏和祝氏皆以其为源。古人向来以祖先为大,但是假托名人之后,宗谱造假的本事与今人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不过就建筑本身还是很恢宏的,始建于明代——三星半
二.庙宇类
1.天化庵—柯桥区石苍山——重建于20世纪八十年代——三星——崖壁,石,山,苍竹的关系犹如《溪山行旅图》一般。

2.王化庙——柯桥区平水镇王化村——清末——三星——重修过,缺了点古意
3.大舜庙——柯桥区平水镇寺前村——清末——四星——雕刻精美,很古拙
4.宋家店小庙——柯桥区平水镇宋家店——清末——三星
5.宝积寺——柯桥区斗门镇——近年来陆续重建——建筑粗糙,然丰富的山地建筑高差变化和复合空间使用仍然令人眼前一亮——三星
6.七尺庙——柯桥区湖塘村——多个年代叠加——历史古远,而遗存粗糙——二星半
7.赖桥凉亭庙——越城区邵家溇村东——重建——虽然是 晚近之作,但还是很不错的,特别是到顶部四边形的平面转换成八边形屋面的变化,还有屋檐的处理也很不错。凉亭在一大片田畴之间,想来此亭可做农忙时节播种收割的休憩用。亭前有池,亭后有庵,亭左有桥,一派绍兴味道。——三星

8.云门寺——柯桥区平水镇云门村——这种史藉上规模远超灵隐国清的大寺,萧易赚兰亭序的地方,引无数唐代诗人歌咏的过的名刹,怎么会变成现在这样粗糙的小寺,令人匪夷所思——二星
9.玄潭庙/大王庙——上虞岭南乡龙潭村——当代重建——旁溪小庙尤有可观——三星
10.包公殿——越城区孟井头村——当代重建——几乎完全拷贝了隔壁村皇甫庄包公殿的建筑形式,不过放在这里还是挺合适的,但是木作实在太粗糙了,柱子则从石变成了混凝土。墙面也没有刷成呼应包公的乌漆色。——三星

11.龙池庙——上虞石浦村——和小康王赵构有关的庙,他逃难至此,又渴又累,正好遇到一个用两片荷叶包水的女子,于是求水,水不止,后化为两口泉池。宋高宗继位后,为感念她,立庙于此。本来庙是依山而建,现在背后的山已被移平,泉眼也枯竭了。(故事来源于庙祝讲述,未查文献)——三星
12.驼峰山群庙庵——柯桥区驼峰山——跟着孙老师依随清人傅怀祖的游记和它的路线,便游驼峰山群庵,无奈沧海桑田,虽然当时的文字描绘的真切还跃然纸上,但世间早已变幻了模样。直到来到国清庵前,忽而流水潺潺,循声而下,竹林后透出几间小舍,再循声拾级而下入庵,见溪水从庵底部穿出奔入庭院小池中,颇有几分意趣。庵里庭院有寻常人家的感觉——三星
13.石屋禅院造像——会稽山西,法印寺附近——明代造像——四星

13.天瓦庵——会稽山西——当代重建——还是第一次在同一处自然的石壁中看到包裹,覆盖,悬挑,穿越等各种关系,由小径登石顶还可以远眺。徐渭有文云“因石以覆,则为天瓦,依流而茨,乃题寒泉,鸾鹤之所必栖,猿麋舍此莫集也”。——三星

14.地藏殿——会稽山西——年代不明—一块石头成一殿——三星

15.永兴公祠——会稽山冢斜村——始建于唐——永兴公祠供奉的就是会稽山神。这座先贤祠的特点是第三进居然是大雄宝殿,儒释道融合一祠内——四星

16.舜王庙——柯桥区王坛镇——清咸丰——比较典型的绍兴晚清庙宇——四星半(重访)
17.夏盖庙——上虞夏盖山脚——当代重建——三星
18.薛壁居——越城区会稽山——年代不明——二星
19.上谢墅庙——越城区上谢墅村——当代重建——二星
20.邹家葑——越城区邹家葑——家葑绍兴的许多村子都带一个葑字。葑,菰根也,即茭白根,是一种水田。水网丰泽之地,多有葑田,在葑田上建村大概就是村名之源。这类村子往往外有湖沼相围,内有河流穿村而过,有的村子到田地里去劳作来往都要以船渡。绍兴有孟家葑,王家葑,骆家葑,劳家葑,严家葑,邹家葑,鉴葑村等——三星

三.台门古宅类
1.峡山何氏花厅——柯桥区福全镇峡山村——一说建于明嘉靖 一说建于明末清初——四星,仅存门屋和花厅了,木制尺度很大,越地少见,保存完整
2.谢晋故居——上虞谢塘镇——1989年——建造于1989年代谢晋故居,虽是一座用混凝土建造的仿古式的建筑,但是走进里面一股浓郁的艺术气息,还有一种温馨的家的感觉,二层走廊上居然可以看到那座断壁残垣中的夏盖山——三星半

3.陈春澜故居——上虞横山村——据说此宅是重建的并不是原居,不过觉得重建也算不错,室内的布置尽显民国风情——三星
4.陶成章故居——民国——越城区陶堰镇——很小的宅院——三星
5.邵力子故居——民国——越城区邵家溇/陶堰镇各一处——三星
6.新瑞兴台门——民国——曾经是平水日铸茶的一处茶栈,是日铸茶加工生产经营的地方,这样功能的茶业家庭作坊式的台门能留存下来不易——三星半
7.徐家台门——栖凫村徐家台门——有精美祖龛,后来在九月重访时,发现已毁于台风——三星半
8.南野堂/积善堂——越城区陶堰镇南湖村——年代不明——三星
9.周恩来祖居——越城区劳动路——明代——三星
四.园林风景类 1.东湖(无数度重访,今次是
看深秋之景)——越城区皋埠镇——清末——五星

2.吼山(第二次访)——越城区皋埠镇——历代石刻,烟霞洞,棋盘石不错——四星

3.黑龙潭,象鼻洞,双石笋——上虞陈溪乡——在纯自然的溪沟石壁间溯流而上,险峻崎岖,到潭瀑下,水清风咧,如入仙境——四星

4.雪窦岭古道——稽东雪窦岭步石坑与安村之间的一段古道——在两侧峭壁围闭的峡谷中,传说泉通东海,妙境皆因龙王而开。缘溪而上,步步入胜,至顶以水库结束。一到了深秋这个水库便总以水杉林而成网红打卡点。最喜欢的是快接近水库处的几百米,石桥石径山壁一气呵成,连续的几个S型拐弯也制造了多次转折和路径变化。——四星半

5.赵园——越城区儿童公园内——晚清——越地假山所遗规模较大者——假山四星,园林三星
6.秋瑾故居及园林——越城区和畅堂——淹没在秋瑾光环里的秋瑾故居里还藏着这样一座后花园,此处原是明代大学士朱赓的别业。此花园妙在营造于塔山南麓,得以借景塔山,园虽小,心理感受上却是和背后的山连绵在一起的。园子里尚存曲池石桥假山各一,压边占角处多植疏竹,竹林下散石极多。——四星
五. 亭
1.黄胜堂村环水亭——嵊州黄圣堂村——清乾隆——文昌阁和风水亭的结合,型制独特,顶部还有东南西北——五星

2.李西村止水亭——嵊州鹿山街道李西村——清中期——文昌阁和风水亭的结合,与环水亭相似——四星
3.保国亭——上浦村附近——当代——在这种乡野小地方居然还叫保国亭,一下子就想起了那句“位卑未敢忘忧国”——三星
4.会稽山公交亭——柯桥区王坛镇俞谢骆村——当地村民用会稽石建造的公交站台,在山村中不只这一处——三星半
5.塔山石亭——越城区塔山北麓——四星
六.桥
1.浪桥——清乾隆,纪念碑为民国间立——弧线型桥,越中唯一—四星
2.礼江桥——明正德七年——绍兴桥梁中比较独特的一类型制,两个桥墩的部位底部做空,可利渡小舟——三星半
3.樊浦村桥及牌坊——越城区孙端樊浦村——贞节牌坊,建造于乾隆十五年——临流而立,和桥配合的很好——四星

4.荷湖大桥——明万历建,清乾隆重修——高低错落起伏,恍如游龙,与它北侧同样也是轮廓多变的驼峰山形成一种形式的关联。跨跨各异,墩墩不同,百闻不如一见——四星半
5.接渡桥——柯桥区中泽村——清代——平拱结合的石桥——四星
七.当代有意思的新建筑在古越大地的兴起
1.润舍——上虞小越——2018年——由建筑师做的有思考的改造果然和古建筑专家的不一样。对我来说,看到许多传统做法在这个建筑中化繁就简,创造出了各种奇效。中轴线屋顶破开,带形水院串接到底,很大胆,在我看来却暗含了许多老宅现在的使用方式。——四星

2.陈溪乡邻中心——上虞陈溪——2017~2019年——陈溪村民活动中心,场地关系,剖面高差处理,内部空间,楼梯,光线,山色的引入都超级棒,就是施工太粗糙,没法细看,感觉欠缺一个驻场的人,不过在乡村里这份粗糙度也还能接受吧。——四星

八. 其它
1.鹿门书院——嵊州贵门村——始建于南宋淳熙元年——朱熹都来讲过学,与许多程式化书院不同的是,它是一个建造于石头基座上的四合院,下部是连通金华的交通要塞,而上部则是文武书院与更楼,有种多功能立体组合的意味。四合院三个交接的角部还有三个小天井,书院不远就是南山湖——五星

2.窑湾渔舍——越城区窑湾江附近——当代临时建筑——挑出水面的砖造渔舍——三星

3.古樟树下农贸市场——上虞南源村——当代临时性建筑——这个古樟树下的敞开式农贸市场,从街到河是贯通的空间——二星半
4.白鱼潭村渔舍——越城区白鱼潭村——当代——四面临水的阁式渔舍——三星

5.皋埠野生采石场遗址——2012年才正式停产——三星
6.龙瑞宫题记——会稽山——唐至民国——三星半
说明:文中的建筑村落评级仅仅是个人标准,较为主观,是从建筑空间的保存状态评价,与历史意义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