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如何接受自己呢?
前段时间看了张曼玉那版的《阮玲玉传》,访谈式的纪录片,还原了她在世时的那些重要时段。最后有个镜头,跟她合作过的费导有段独白说:“她把人生看得太严肃了,每当她饮到半醉,她总要问别人,我是不是个好人?……”

怎么理解“严肃”这个词呢?如果看回阮玲玉这一生,她曾经说过一句话:“我这个人最受不了别人对我好。谁对我好,我会发疯般对他更好。”
从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来看,她的超我是占绝对主导意识的,我们都知道,阮玲玉事业很成功,但是在感情里真的是一言难尽,和张达民、唐季珊的关系,尤其是和张达民,这样一个烂赌沉迷酒色,把她当摇钱树的人,过了十多年,分手还给了他一大笔分手费。最后张达民流言中伤她的时候,她困惑的点在于:我究竟哪里对不起你了?我对你那么好?
如果从原生家庭来看,她是缺乏爱的,所以成年长大后,只要有人给她一点温暖和帮助,就会拼命的,甚至突破底线的对对方好。生活中这一类人其实并不少见。但很明显,感情世界里不是这么计算的,也不是以这样一种“严肃”的态度去处理关系的。
后来有人评价阮玲玉人生格局太小,所以25岁的时候,在人言可畏中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我想人生格局的背后,是建立在对自己足够多的了解和接纳,看见自己,我为什么会这样?这是第一步,然后突破旧有的束缚,你才能走向更大的人生格局和新的舞台。这种束缚可能是自己给自己的,也可能是原生家庭带来的,不然是带着“脚链”在跳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