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手写写《靛蓝色的心情》

近年来,日本在表现同性之爱的影视作品上进行着多种形式的探索,大大拓展了该主题的内容与表现形式。
2018年夏天,富士电视台旗下网络电台FOD推出的网剧《官能小说家》凭借着大胆的情节从夏季档中脱颖而出,并于2019年春推出了《靛蓝色的心情》。《靛蓝色的心情》作为《官能小说家》的前传,详细表现了主角木岛理生从纯文学拥趸者向官能小说家的转变,交代了木岛和他的编辑城户士郎工作关系背后隐藏的情事,首尾情节与后传衔接,构成了剧情上的完整闭环。
《靛蓝色的心情》与那些或轻松或治愈的同性喜剧不同,它用戏剧张力十足的剧情,表现了爱情的不纯粹和人性的复杂,为同性题材的影视剧赋予了更为丰富的内涵。
01
如果说《官能小说家》是为了排遣寂寞而自编自导的小游戏,《靛蓝色的心情》则是中年人如烟一般的前尘往事。所谓“靛蓝色的心情”出自爵士乐,意为“比蓝色更加忧郁的心情”,同时它也被设定为木岛的出道作品名称,为全剧奠定了忧伤的基调。
故事从编辑城户士郎的角度出发,讲述了他眼中的木岛。城户在大学老师的葬礼上偶遇了同学木岛,却发现昔日的天才小说家已经灵感枯竭,生活困顿。为了和著名官能小说家蒲生田签约进而获得跳槽机会,城户把木岛介绍给蒲生田做学生,一场意外中二人擦出了爱情的火花。当事情败露时,蒲生田也突然病危,二人的关系陷入僵局……

很多观众认为城户是渣男,他们心中的怨气甚至蔓延到了其它影视剧中:我亲眼看见过《昨日的美食》中有人刷弹幕“城户出来挨打”。但是我认为导演借这个温柔懦弱的人物,成功表现了一个“失败者”内心的煎熬,塑造了富有层次的人物形象。
城户一直活在木岛的阴影之下,他读了木岛的出道作品后就撕掉了自己的小说,从此封笔。然而他也对木岛一直怀抱着崇拜向往的感情,当同学聊起木岛时,他频频给自己倒茶,脸上挂着尬笑,心中的悸动呼之欲出。他对木岛的矛盾态度,贯穿在二人的相处过程中。

当城户发现木岛灵感枯竭时,这个被打败的人就自然萌生了报复之心,“想要把他的生活搅得一团糟”,于是他就去怂恿木岛写不能接受的官能小说。城户做官能小说编辑也是迫于生计,他似乎通过这种方式完成了对自己郁郁不得志的补偿。然而当蒲生田在他面前赞美木岛,他心中的伤疤又开始隐隐作痛。这时的场景颇有意思:蒲生田与木岛相对而坐,与桌子侧面的城户形成了对立。师徒二人的形象逐渐模糊,镜头聚焦在城户不自然的表情上,表现了他突然遭受打击错愕的心情。

木岛的才华像一团火,既吸引着城户靠近取暖,又会将他灼伤,这也使他们的爱情充满了杂质。当两个同处人生低谷的人相遇,“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愁苦自然会催生情愫。然而由于城户难解的心事,他对木岛的感情中参杂着隐秘的破坏欲,会自私地为了保护自己而做出伤害对方的事情;但是又出于对木岛才华的怜惜,他也会像父亲一样关照着缺乏生活自理能力的木岛,叮嘱他要爱惜自己的才华。这种矛盾的心思无时不在撕扯着城户,直到他抓着木岛的衣服,用认输的语气坦然地说出“和你在一起的时候,我会特别讨厌自己”。




城户的行为很难用“渣”来概括,他并没有毫无道德感地糟蹋对方的感情,却又因为自己的懦弱和自卑将对方推得更远。这种设置和绝大多数爱情故事都不一样,可是爱情本就不纯粹,并不是每段感情都是两个人的互相欣赏,亲密关系中包含着复杂的人性,更贴近现实生活。
最令人可惜的是,当城户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准备改正时,木岛用决绝的手段将他们的关系停留在了肉体的层面。城户放弃这段关系而去结婚,这个“失败者”终于从空中落到了地上,过上了平凡的生活。
城户的故事就像绝大多数普通人生活的写照,年少时一度自命不凡,在经历了重重打击后,终于安心接受了自己的平凡。这个作品借一段纠葛讨论了生活的无可奈何,为同性题材的影视作品赋予了更为深刻的意义。
03
在光影方面,这部作品也有许多值得称赞的地方。《靛蓝色的心情》和《情色小说家》都建立在丸木户マキ漫画的高度还原之上,从海报到故事节奏,尤其是剧中的诸多场景都一比一复刻了漫画分镜。这令我想到了2018年冬口碑超群的漫改剧《我是大哥大》,它们都尽最大可能贴合漫画原著,使二次元的扁平人物丰满起来成为三次元的立体人物,实现了漫画向影视作品不显突兀的跨越。

剧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二人在出租车中的场景。城户和木岛从蒲生田住所离开后乘出租车回家,镜头首先只透过车窗聚焦在木岛虚弱而痛苦的表情上,画面外传来城户的声音。由于看不到城户的表情,观众不免会好奇这段关系下一步的发展。接下来城户入镜,视野也变得开阔起来。他主动将关系向前推进了一步,狭小的空间里自然流露的情欲被发酵得更为彻底,车窗外破碎的光影扑在他们身上,令人突然有些悲伤。

除此之外,剧中还有许多日本传统美学因素,如照进书房里的夕阳,庭院里的樱花树,即将亏损的一轮满月,它们都象征着事物无可奈何的衰败,预示着二人关系的发展,共同营造出“靛蓝色”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