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巴塞罗那
在巴塞罗那从去年玩到今年
开玩笑了,其实就是在巴塞罗跨年,从31号去一直到六号回。
之前一直考虑圣诞新年大假去哪里,本来想着好几年没去滑雪了,是不是应该该去重温一次了呢,可是来自内心的声音告诉我,其实我没那么想去滑雪,这把年纪了怕摔的心理压倒一切体会不到乐趣,那我到底在为什么花钱花时间呢。
本着想走暖和一点的地方的原则,可选地其实也不多了,又想看点东西,后来决定去巴塞罗那——最起码可以看高迪啊。
是个不错的决定,天气好,天天阳光温暖,交通方便,八角形街区设计对行者十分友好,建筑美,特别是高迪的,不亲眼目睹绝难想象怎么可以有如此天马行空的思维,食物不错,有格调的老馆子和物美价廉的小食肆都碰到了,十分满意。
这一次在巴塞罗那的主题是建筑和城市——就像做一道菜必须对食材进行取舍,所以这次连毕加索博物馆都没有去,集中注意力奔着主题而去。如果把整个游览过程当作一个大餐,那么,我可以循序渐进一道一道地呈上。
前菜——米拉之家
前菜,是正餐中的第一道食物,在主菜之前上,起到开胃和打发时间的作用,是食客放松心情,慢慢进入用餐状态的一个重要环节。
为什么用“米拉之家”做为前菜呢,因为米拉之家会引领并给你打开一道通往高迪的圣殿的大门。
(注:文章里提到景点的背景资料什么的网上都可以轻松查到,复制黏贴没有意义,我只注重自己的眼睛所见和内心所感。)
米拉之家坐落在著名的购物大街上,和高迪的另一名作巴洛特之家隔得不远。它的特点在于处在街的拐角处。
这是巴洛特之家。

巴塞罗那的街区以八角形方块闻名,即在修建成“回”字形的住宅街区的四个角再“切一刀”将之变成八边形。这样做的好处是,虽然损失了一部分建筑面积,但本来成十字形的公共地带变大,不仅开阔了行车人的视野,而且八边形的斜边前面可以放一些公共设施,像一些家庭住宅区甚至修建了小型的儿童活动场。
在一片横平竖直的建筑群中,呈波浪曲边的米拉之家横空出世。其所用的建材来自采石场,色泽和质地让建筑有如沙丘。

进去以后是个天井,并不大。

抬头望天,有点井底之蛙的感觉不。

侧边大铁门。

乘电梯先到最著名的天台。

能想到这些其实是烟囱和通风管道吗。


从天台往下看

采光比想象的好很多,等一下可以看到室内。

往“回”字形街区的内部看内院。

往下一层一层的走,参观建筑内部和房间。
先来到阁楼。


看看还原的模型。

阁楼有一个一个小型的高迪建筑展览,解构他的几个著名作品,主要从建筑的角度。
还有一些他设计的家具。

房间的门把手都是参考手部石膏倒模,务求符合人体工程学。

然后就是房间了,许许多多的房间。

光线从天井进来,非常充足,当然,在巴塞罗那的日照是得天独厚。

睡房,家具都是蝴蝶造型。

门后的衣柜也是,镜子里映出梳妆台。

书房。

餐厅。


高迪钟爱曲线,连楼梯扶手都是。

主菜——圣家堂
主菜是一餐中最具特色的、或是最主要的餐点,它往往是菜单中最夯实、最贴心、最复杂的菜,一个精心准备的主菜能夠帶給賓客一些因享用美食所隨之而來的巔峰和高潮。
如果在巴塞罗那只能选取一个景点去参观,不用犹豫,就是圣家堂。
圣家堂被人戏称为教堂界的“烂尾楼”,因为从1882年开始,到现在还没有建完,所以无论从哪个角度拍它都很难避开那两个起吊机。

老实说,从外观就能看出这个教堂的与众不同之处——繁复的雕像群因为注入了大量的自然元素如花草动物,让整个里面看起来凹凸不平如嶙峋的钟乳石,完全没有传统教堂的那种洗练线条。

另一个不同之处在于,圣家堂的内部不设壁龛,它用外部的雕塑群讲述了耶稣的一生。
三个立面,分别是诞生立面(东面),受难立面(西面)和荣耀立面(南面)。其中荣耀立面在修建,建成后将做为教堂的正面。
既然这样,就先从外部看起吧。
诞生立面是高迪亲自设计完成的——仿若有知自己在有生之年看不到圣家堂的彻底完工,所以他加快了对圣诞立面的工作。
顾名思义,圣诞立面表现的是耶稣诞生的过程。






铁门是日本艺术家的作品。

受难面当然是指耶稣以身殉道。这个立面是苏比拉克丝的作品。和高迪的曲线风格完全相反的直线条。是不是生和死如同昼与夜,它们都是同一个事物的两个极端之意?

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全是直线条,整个人体像个Y字形。

柱状造型如同被撕扯的肌肉和人骨,强调了耶稣受难的痛苦。

墙面上有个一十六宫格,无论你怎么横平竖直的把一条线上的数字相加,都会得出33这个数字。

进入到教堂内部,相信会让你发出“喔哦”的一声。
不同于传统的教堂,这里如同一片茂密的森林。柱子如参天大树直指天际。

走近看华盖下的十字架耶稣。

顶部的光源表现了主的荣光。

大殿的东西两侧是圣约瑟和玛丽亚的雕像。耶稣的主祭台在北面。

看出这两尊雕像在光线上的不同了吗。没错,这就是圣家堂著名的彩绘玻璃效果了——东西两面的彩绘玻璃被设计师天才的以蓝绿色调和橙红色调区分开来,这样随着每天太阳从东面升起西面落下,教堂的光源会从宁静逐渐过渡到热烈。


到下午,西面橙色的光线如一团火球笼罩大殿。

这时连东面的蓝绿彩绘玻璃都罩上一层暖光。

站在中轴位可以看到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

所以光是感受光线的变化都能在圣家堂呆上大半天。匆匆而过的打卡式游览是不够的,是浪费的,是辜负的。
这是和主祭台相对的南面,即荣耀立面。我最喜欢的一面。

外部立面还在修建,修后这个大门将做为主大门。

上部的雕塑,如天使的翅膀张开。

很难描述为什么这个立面最吸引我。也许是表现形式简单,荣耀来自肉身,思想和神性升华的递进,也许是在昭示了荣耀背后的故事,从诞生到成长直至悲悯殉道这一艰苦的道路。
我们都生活在阴沟里,但仍有人仰望星空。

简直如梦似幻。

圣家堂的内部实在是太独特了, 乍看好像天马行空和宗教不沾边,然而它传递出的庄严肃穆和神圣感是一样——艺术的表达形式果然不是单一的,但如何突破前人和创新则是艺术家的区别。
参观完大殿准备登塔。登塔要在东西两个立面之间做个选择,我们选的是诞生立面的塔楼。基本路线是坐电梯上去然后步行下来。


塔顶立柱上的水果。

下塔的楼梯非常窄,仅容一人通过。


塔的镂空设计当时是为了让钟声更好更发散的传出。


旋转楼梯造型如海螺。

出大殿在回廊里可以看到高迪当初为教堂设计的家具和器具。



放宗教服装和设施的柜子,真迹,只能在外面看。

地层是教堂的历史资料馆,展出了圣家堂的来源和百来年的大事件。

以及现在。
教堂计划在2026年完工,那是高迪去世百年,选在这一年也是有以他最伟大倾注了最多心血的作品献祭之意。

配菜——圣保罗医院
配菜的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菜的色、香、味、形和营养价值,也决定到整桌菜肴是否协调。

在名人录里高迪的知名度很高,至少听得个耳熟,那多米尼克呢,同为加泰罗尼亚现代建筑师的多米尼克估计知道的人相对就没那么多了,连带和圣家堂几条街之隔的其作品圣保罗医院的游览人数相比之下大概只有圣家堂的一个零头。
从建筑的角度来讲,有点可惜,好东西应该得到更多人的欣赏,否则总给人一种遗珠弃壁之感。但做为游客,能够有个开放的清净的空间让你慢慢浏览,没有嘈杂的人群和攒动的人头,倒是难得。
医院的门面,红砖房横向排开。

这栋楼里有最美丽的柱式大厅和行政厅,是整个建筑群装饰最丰富的,非常体现多米尼克明媚柔美的风格。留到最后欣赏,先从医院的角度来参观一下它的设施。
底下通道,连接所有大厅。他是医院建筑的真正创新部分。

侧面展厅展示了机构的历史。

屋顶装饰精美


手术大厅楼。圆形手术室,在电灯还没有大幅度被运用的年代,光线至关重要。

侧厅是当年的住院处。 空间极大以至于病床看起来像婴儿床。

这栋楼的外观。大门的建筑之间形成花园。

走近看。

从拱门这里反向看大门建筑的内侧面。

层层推进。

看细节。 等一下会进入到楼里。

进入大厅。

二层大厅。可以俯瞰内院。



天顶。

下楼到侧面的行政厅。最美走廊。

如果时间赶得巧遇上阳光洒进走廊就更好了。的亏人少,不然绝对拍不到这种场景。

佐餐酒——老城
一顿美餐怎么少得了好酒呢。为配餐找到合适的一款酒,就如同为它寻找灵魂伴侣,需要香味、质感和味道完美契合,两相愉悦,皆大欢喜。
到欧洲的城市一定要逛老城,全都货真价实,不是那种拆掉重建的仿古街。
巴塞罗那的老城逛哥特区就好了,中世纪建筑。
大巷子套小弄堂。


巴塞罗那主教堂,典型的哥特式建筑,可以和圣家堂放在一起,风格差异一目了然。


教堂内部,金色的光很纯正,非常妙。


主祭台。


教堂侧面的回廊,风格和内部一脉相承。 廊柱的颜色被岁月侵蚀,有些泛黑,如人间烟火。

廊上的美丽雕花。

从回廊方向出教堂来,转个弯就是巴塞罗那版的叹息桥。

临近中午摸到“四只猫”餐馆去吃饭。
算是文艺网红餐馆了,一听就知道又是毕加索等等常来之地。“午夜巴塞罗那”也在此取过景。就在小巷里,完全不起眼,按图索骥找到才发现这里我们早上来的时候经过过。

门上的招贴画挺好看,配金色镜框。

去得早馆子里没什么人。门面不算大。

吧台墙上用马赛克装饰的酒水架。


招待问是喝咖啡吃小食还是用餐。想想小食已经够够的了,还是坐下来好好享受吃顿饭吧。
被带到里面的客堂用餐。现在还没到饭点时间,里面空空荡荡。欧洲很多传统的餐馆都座位挤仄,就这么大点地方还靠墙弄了个二楼出来,两人一座。

可以看到圣诞装饰还没有收掉。树下那个大缸子里装的是什么?

其实是帕尔马干酪,而且也没有放在缸子里,人家就是长得这样,像一面鼓。点完菜之后服务员会拿个锥子去戳啊戳,弄出一小碗给你当开胃菜。

看看菜单,打算点个墨鱼海鲜饭,结果都要两人份起。问侍者我们点一人的可以吗,你看我们就两个人,光点海鲜饭的话就体验不到你们别的美食了。
他想想,答应了。好人,也是现在人少厨房不忙,人多了忙不过来才不理你。

配了个色拉,又点了四块面包,很香酥,上面一起烤的不知是番茄还是三文鱼。

吃着饭陆陆续续人来得多了,到走的时候已满座,门口还排队等位。西班牙吃饭时间晚,热门餐厅要么提前定位要么错开高峰,不然又累又饿的时候是没有耐心等的,就是等到了也影响体验。
做为饭后消食,可以再往南走,到国王广场看看,逛逛兰不道大街。


著名的兰布拉大道,往南走可以一直走到海港。

路上有菜市场,卖蔬果海鲜,不少人在这里吃现烹饪的海鲜。

鲜榨果汁可以来一杯

历史悠久的蛋糕店,红唇蛋糕比较出名。


甜点—— 港口和海滩
西谚云,不管你吃得有多撑,总有一块布丁的位置。蜂蜜芥末酱,他们还喜欢加一点蜜梨
看了那么多的人文建筑景点,来点自然风光,去吹吹风看看海怎么样。
兰布拉大道走到尽头就是海港。

从下午坐到傍晚,看天色如何变化。


海鸟。

港口的帆船,如一幅油画。

巴塞罗那沿海有一连串的海滩,选取其中一个看海玩沙。

海天一色,一帆一沙鸥。

沙滩上的抽象建筑。

拣点贝壳。

咖啡——奎尔公园,西班牙广场咖啡
意犹未尽,来杯咖啡结束美餐吧。
奎尔公园也是高迪的作品。记得提前买票才能进入到平台区,不然只能像我们一样在外部逛,但好在奎尔本来就是个公园,外面大面积的自然风景也可以看上一阵子。
这是砖石堆成的百柱厅。

卖艺人在表演弗拉门戈。

西班牙广场,看点在于加泰罗尼亚国家博物馆,魔法喷泉,奥林匹亚运动场。
城区市容没多大看点,新旧混杂,和意大利纯粹的小城市没法儿比。

截取局部,有点西湖三泉映月的意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