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一家书店——心安即是归处
当代人的生活节奏飞快,时间的流逝往往只在一瞬之间,时光如此宝贵,我们却几乎全部拿来追求那些求而不得的“工作效率”。

面对时间的流逝,敏感的人会想办法让它慢下来,有些人选择去看一场电影,有些人选择去旅行,有些人会像我一样,走进一间书店。

南锣鼓巷熙攘的人群,或许在不经意间就会发现这里的南锣书店。书店成为整条古街文化的聚集地,同时又像是历史与现代相结合的博物馆。 身处“北京必玩景点”之中,他仿佛是一汪澄澈的小湖,平静而又淡雅。写字楼刻板的格子间与家中的懒人沙发都不再重要,在这里,我似乎能找到更多灵感与动力。 在南锣鼓巷历史的包裹之下,缓缓流动的时间在此焕发生机,缓慢的节奏,高效而有力。





店中布置看似常规,咖啡台、书架、公共阅读区…… 一个并不起眼的书架上,引起我的注意,这里的书看上去非常“破旧”。仔细看来,原来这是书店发起的一个公益项目,通过征集书友、旅客、会员的旧书与大家分享知识。 我曾和书店的老板攀谈过几句,这个书架是一个爱书之人源自心底的对书的尊重与浪漫。 他认为以书为载体的知识,不应该只是被堆砌在自家书架,他希望通过分享旧书传递知识。在这里,旧书不再是论斤售卖的废品,而是保留着历史痕迹的一份情怀。分享爱书、翻阅旧书成为一种优雅的生活方式。 这间书店能给人带来的惊喜远不止于此。细心观察,这家书店里还有更别致的一番风景——那便是无处不在的鱼。 在书店门口,摆放着名为《困·围》的艺术作品,用镜面不锈钢焊接而成的如同迷宫一般的鱼缸。 鱼儿似乎身在其中,浑然不觉他们所处的环境是多么复杂、狭小。 鱼被禁锢在水缸里,不是自己决定的,外面观察他们的人、鱼与器共同组成了完整的作品。 观者与鱼儿们一起组成了艺术品的一部分,人们的思考使作品内涵得到进一步的延伸。 在我看来,不锈钢焊接的迷宫,就像老北京的城八区,或是南锣鼓巷深处的四合院儿,或是那个我们从来不曾走出的内心世界。 悬挂在《困·围》上方是另外一件非常漂亮的作品《浮》,悬挂在空中的鱼似乎拥有了上帝视角,藐看的每天从他们身边走过的人群。 小球中的鱼经过球面折射显得有些光怪陆离,美丽中透着些许的惆怅。 我有很长时间对身边的事物都报以悲观的理解角度。尼采《善恶的彼岸》中有一句话在网上很火: “当你凝视深渊的时候,深渊也在凝视你。” 而我则认为:当你忽视深渊的时候,处处皆是深渊。 鱼的智慧不在于逃离,而在于放下。通常我们都只看到了浮于表面的磨难与挣扎,却看不到鱼儿那种“天地虽不容我,心安即是归处”的自在。 站在作品前,望着这些小鱼,我不禁陷入沉思。人和鱼不同,我们可以通过阅读、艺术、社交来延展自己的思维格局,寻找壁垒并突破它,这些方式于我们而言就是“梯子”。 能够激发思考或许就是艺术带给人们最好的馈赠,通过欣赏作品不仅可以启迪心灵,更可以让已经麻木的大脑再次开动! 当我偶然重读《四世同堂》的时候,好像听到老舍先生亲口说:“北平就像一条清澈的溪流,只要我一探手,就能摸上一条活泼泼的鱼儿上来。” 脑海中,我接过老舍先生手中的鱼儿。我相信,它一定正是我在书店中遇到的那条曾在围城中的鱼儿,她在这一刻获得跃出围城、重获自由。 看吧,一条小鱼透过我的思考,踏上书籍的阶梯,跃出围城获得自由! 再次回看眼前的“围城”,人生也多了几分希望。 我想我会一直记得,2020年元月,我遇见一家书店,并被其中的鱼儿拯救。 近期活动:
→【南锣音乐】一节课学会一首歌(1月15日)
→【南锣讲堂】设计漫谈与创意方法(下)(1月17日
)→【南锣活动】尽“扇”尽美,国画体验课(1月21日)
→【展览预告】胡同里的猫 | 闫卫(1月4日-1月23日)
→【南锣会员】充值豪礼大派送!(长期有效)



地址:地安门东大街89号16幢一层
出行提示:地铁6号线、8号线南锣鼓巷站E口出西行20米
营业时间:10:00-21:00点 联系电话:010-84015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