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尔:加德满都初印象
2019年1月12日,我到达了尼泊尔,从加德满都的布里特凡机场出来,进入了摆渡车之后,首先感受到的,便是加德满都机场的破旧,但不知是在整洁有序的上海待惯了,还是觉得尼泊尔的落后穷酸和童年的记忆有那么些相似之处,我并不觉得讨厌或失望,而是带着新鲜感,带着期待,真的从内而外的去笑着看待这个落后的地区,在心里并不觉得它落后,在精神上,它对我来说足够丰满。目之所及是红砖房搭成的二层楼的小机场,可能看上去是那么的寒酸,古板,但当我们在机场内办理落地签时,刚开始说英语的我还有点麻爪,站在自助落地签机器旁我十分的羞愧,但突然旁边的工作人员便上来热情的告诉我该怎么做,要么就是对我们的疑问表现出强烈的热情和耐心,在之前我印象中人情冷漠的社会,这种热情和耐心真的让我有点感动,尽管对方很黑,也不是很时尚,但来自陌生人的善意总能让你更加幸福。


从机场出来我们惊喜的收到两位向导,sujan和sudeep准备的花项链,我发现这些花项链都是货真价实的真菊花,拿到鼻子上细细品味,还有淡淡的花香,这突然让我想到,尼泊尔地区的人们一定是没有那种快速的制作假花的工厂,或是这样的工业很少,所以一些花圈项链都要人工手工用真花制作,这是他们国家的悲哀,但却让我们外地的游客感到了诚意和欢迎,如果放在2010年左右的中国,我相信应该不会用真花手工做的项链来欢迎外地游客吧
从机场去酒店的路上,我发现尼泊尔的交通的非常的混乱,我感受不到红绿灯的存在,在路上行走的不管是汽车,还是在公路上享受和汽车同等地位的摩托车,还是只是想夹缝过去一下的行人,都没有按照交通标志,红绿灯来进行,相比交通规则,大家更是在以一种人类生活共同的准则:不伤害到别人 的规则来驱使自己的交通工具,听一个学长说,在南亚国家,交通规则越少的国家,街道交通越混乱的国家,交通事故发生率就越是低,这真的是一个十分有意思的议题呢!
拥堵。从酒店到杜巴广场,在这条大概6米的小路上,堵塞着各种汽车,大部分摩托车和见缝插针的行人。街道边躺着许许多多懒洋洋晒太阳的狗,旁边是许多从事艰难生计的黑皮肤尼泊尔人们,他们饱经生活之沧桑,甚至有些七八岁小孩子也开始帮助大人修理自行车,我有时会刻意的去回避他们的目光,因为我不想看到在他们艰难的生活中还要抽出手来和我们说一句Namaste 然后再陷入痛苦的生活,我不愿意让他们这样,也更不愿意伤害他们的自尊,所以有时候,可能是我自作多情,我宁愿不愿意和他们打招呼。土道上摩托车是主要的交通工具,所以尘土飞杨是必不可免的事,就算是给全队的人都发了口罩,但还是会闻到汽油的味道,这时我会看向蔚蓝的天空,我发现了层层盘绕,普通老树盘根的电线团,这种东西我曾在和越南有关的影视作品里见过,今日亲眼一见还是非常的震撼,尤其是像某位队员说的:他们是怎么排检电线故障的,真是太厉害了!电线旁边的是拥挤道路两侧上高高的小楼,上面挂满了看上去破旧的广告和牌匾,这又是一种越南的感觉。道路两侧商品琳琅满目,大多是旅游纪念品,但是也极具尼泊尔特色。偶尔走过一个街道,还会有时尚的街头涂鸦艺术。









进入杜巴广场,我开始了尼泊尔文化大探索大发现,我尤其喜欢照人和小孩,因为他们身上写着尼泊尔的文化。











形形色色的人给了我更多的思考,我发现他们对待中国的游客一般都非常的有耐心和热情,这给了我很开心的感觉,不管是优越感还是放松感,都感觉很好。进入了一个博物馆内,我更是发现了中国对于尼泊尔震后被损寺庙重建工作的大力支持,他国遇母语,是十分亲切的感觉,而知道祖国对于尼泊尔灾后重建工作的大力支持更是十分的自豪。爱国之情油然而生。那一刻,是真的为中国,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骄傲自豪和幸运。

晚上吃了一顿纽瓦丽餐馆,非常新奇,向导Sudeep 坐在我旁边所以我们聊的一直很嗨,三杯30多度的米酒下肚后我更是开心了。

加德满都10点半之后所有店铺都会关闭,也是人们的夜生活的终点,这个有些古板的落后小城市小首都却展现了对生活的另一种诠释,给了我们另一种感受,人们确实在为生活挣扎,但当他们也能随时抽出手来和你打一个最明亮的招呼时,你会在感动之余敬佩他们的乐观和真诚,从而对这个落后的国家又多了一份同情,留恋与喜爱。
PS:中午吃的Kings burger 真的太大了吃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