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国平老师的哲学课
记一些印象深刻的话语吧。下一个目标 q:为什么说救赎的办法是审美和艺术?
1.一无所需最像神
2.宗教和哲学都问出相同超验的问题,但是用的是不同解决方法;哲学和科学问的不同问题,可是都用理性去解决。 哲学就是永远走在通向信仰的道路上。
3.为自己而非他人的人,是自由人。完全因自身而被热爱,在自身之外别无目的的才是自由的人生。
4.力图从整体去把握世界和人生,除了理性,不承认权威关注,理性和思想本身,而非它的实用性和社会现实,保持一定的距离,为了更好的精神生活物质生活尽量节俭。
5.宇宙大我就是要有积极的意义和超脱的心态,就像你有分身术。更高的我能够看到小我受苦时,对他作出指导和开导人生的终极目标,或许是圆满快乐主义和完善主义。
6.快乐有品质的高低品尝所有的快乐,就会知道哪一种快乐,是更高的快乐庄子提出学习,然后实践有很多朋友不知而不愠就是本身的目的。
7.庄子提出 全性保真,不以物骇行。丧己于物,失性于俗=倒置之民。逍遥游。
8.愿望的实现不等于幸福幸福,取决于价值观,价值观是主观感受和客观感受的统一。价值观,应该在于生命的单纯和精神的优秀-把生命照顾好,把新安放好作为自然之子,亲近自然;作为万物之灵体验人和人。
9.生命本来没有名字,物质和人际都应该简单不占据精力。人生的不平凡取决于他的价值,对于平凡生活的作用来衡量的。一直在远处寻找幸福的人在哪里都找不到,有野心的人没有时间陪伴家庭和好友,却把时间全部奉献给了自己的敌人。
10.对于智力来说,最重要的是好奇心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人的活动人的自由活动,应该是能让你的天赋和能力得到最好,提升发展和运用的事业,让你的禀赋得到延伸。如何丰富心灵?1.把全人类的精神财富都变成自己的财富,通过阅读和艺术,第二把所有的外部精力都变成自己的精力写作,是非常好的方法,经历和感受,还有思考都独一无二。
11.人治社会容易让正义者都不再正义,善良和同情心是最重要的品质,为了保护正义,要建立法治,“保护利己,惩罚损人”。
12.尊严是道德的基础认为,自己的行为立法就说明人本质是自由的人生目的,康德说,理性存在者的人格
13.如何面对死亡?死亡是最确定不可避免。人类并不是临死才无望,始终都无望。我们并不能活着经历死。所以让我们到处等候他吧,准备四预习死亡。
14.理性的解决,我们在死亡不在,死亡在我不在。认真的做每一件事情,看透每一件事,我出生后宇宙走向我,我死亡后宇宙背离我。
15.道德的解决方案:儒家说,未知生焉知死。先生活别想死亡的事儿。庄子建立了审美的人生观,他从知识论问道人生的异同和好坏,他从齐物论打破生死的界限,用自己的精神体验万物合一与宇宙共生。
16.尼采卸下悲剧的诞生,用日神美化人生,让我们停留在表面像梦一样,用酒神告诉我们自己人生就是一场悲剧有声有色的演完。这场悲剧个体解体没有关系,于宇宙自然合体才是最终的道路,所以她从审美现象告诉我们用艺术来拯救人生。
17.宗教怎么解决的呢?一基督教灵魂不死。二佛教看破我执。佛教说诸行无常,无常是永远不变的主题;诸法无我-任何事情没有内在的本质,我执就是执着于有一个内在的本质,第三涅磐寂静,断掉轮回。
18. 思考死亡,其实就是看人生全景和极限边线在哪里。用超脱的心态和积极的态度,面对自己的死亡,永远记住死亡是自己的死,我死了,没有人真正的为我负责或安慰。先行到死亡之中再回头看人生怎么过,所以说要积极的实现自己的可能性和所有潜在,无论现在遭受什么都会过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