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察朱維爾:驚世疑案(Richard Jewell,Clint Eastwood,2019):
讓長年在搞笑喜劇裡當配角的Paul Walter Hauser來演其貌不揚,形象欠佳,行事作風保守派的白人肥仔真是極妙的決定,這與奇連伊士活以往作品裡的「英雄」差距甚遠,作為一名再普通不過的國家公民,他所遭遇的窘迫困境就與我們息息相關。政府部門或新聞傳媒不依循正當合法的調查程序,缺乏確鑿證據而作出的無理誣告就極有可能發生在每一個普通市民身上。回溯一段不應該被遺忘的往事,一段經歷,直到它與現在重合,我們方才驚覺,這麼多年過去,本已糟糕的情況並沒有發生多大改變。
奇連伊士活一以貫之的右翼保守派觀點曾經為他招致不少批評,但在資訊爆炸的年代,我們實際面對著的,是被鉸剪得支離破碎的事實真相,因應遍佈全球的意識形態之爭,自詡客觀公正的新聞傳媒也在與當地政府的斡旋協商之中不斷調整、操縱輿論風向。
李察朱維爾的悲歌就在於從他選擇盡忠職守(而不是請病假)那一刻開始,便不慎墮入執法手段骯髒的政府機關和利欲熏心的媒體早已設好的圈套,出於善意的英勇舉動,卻換來不得安寧的誹謗侵擾。1996年的驚世冤案,放到今天「政治正確」儼為主流價值的美國社會(乃至全世界)依然振聾發聵:當我們為了某個遠大理想結伴奮鬥的同時,是否也忘記了對追查真相的貫徹,對人性尊嚴的堅守呢?
奇連伊士活對待世界的溫柔和善意只能在電影裡發揮作用,事先把未經證實的消息寫成新聞出街的女記者在看到朱維爾母親鏡頭前的哭訴後心懷愧疚落淚,現實卻是連一句誠懇的道歉也變成奢望。「撤訴書」上冷冰冰的字句無法彌補李察朱維爾被誣告期間遭受的心理創傷,抹不去的保鮮盒記號將承載著打扮光鮮亮麗的虛假民主系統對奉公守法的老實人的殘忍迫害。
若換作其他導演,李察朱維爾被證明清白的段落肯定要大書特書,順帶以「勝利者」的高姿態諷刺一把所有有份參與這樁冤案的政府官員,與及媒體高層,奇連伊士活沒有這樣做,結局一如既往的平靜,像朱維爾這樣平平無奇的小市民,他的個人遭遇對於強行維持和平表象(內裡紛爭不斷)的美國社會而言微不足道,所幸的是,仍有像奇連伊士活這樣恪守原則,不服從權威或主流意見的個性導演代為發聲。我們身處繁雜資訊日夜轟炸,人事快速流動的時代,救人英雄淪為千古罪人只在短短一瞬,電影以溫和的筆觸所帶來的,正是每个人亟需的,過載的混亂,快感與刺激之外難能可貴的「冷靜省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