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享每日分享-日本留学:带你走进“亚洲麻省理工”之称的东京工业大学
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花下成群结队的是参加入学式的人群。阳春四月,粉红色的花瓣纷飞,同学们带着一颗颗好奇的心将校门叩开,笔者也是其中之一 。作为人生重要转折点的大学,在同学们披荆斩棘之后终于揭开了神秘的面纱。

站立于世界科学技术最前沿的国立理工科大学,东京工业大学,究竟是一所怎样的学府,使得众多留学学子引颈期盼?我在这里有一些话想说。
教育方针东工大的教育方针:“世界最高水準の研究の中で、学生が自ら学び考える教育”(在世界最高水准的研究中,学生自主学习思考的教育),算是在诸多国立大学中比较清奇的一个。东京工业大学,顾名思义,是一所以理工科见长的大学。是以培养现代化科学研究者以及工程师人才为核心的国立大学。不得不令人联想到这样的校园:每个角落都是横平竖直,窗明几净,秩序俨然;哪怕一花一树一草一木都是整整齐齐。

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生活的东工大生,恐怕也是“人肉机器人”一般的存在。整天泡在图书馆里,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理科书;过马路的时候,虽然并没有斜对角的斑马线,但却总是在绿灯亮起时以最短路径斜向通过十字路口。这样的东工大光景已经行之有年,以至于早就被冠上了“根暗い大学”的大名。东工大的杰出校友中,除去活跃于学界的白川英树教授之外,最令人意想不到的应该就是前首相菅直人。有趣的是,民主党出身的菅内阁任内适逢东日本大地震,首相在一片救援不力的指责声中草草下台,成为东工大校友中,令人哭笑不得的一位。不过,在经历过失落的平成年代,日本社会向各个大学发出了这样一个信号:仅仅懂得专业知识和特殊技能的人才,之前往往是通用于各大财阀之下的这种情况,渐渐在消失。反倒是不能通用的人文教养知识,渐渐被重视起来了。在经历过了高度经济成长期以及泡沫经济时期的日本社会,从大量吸收技术性人才转向了更加注重人才的综合素养。这对于东工大这样一所理工科专门性大学而言,是一个很大的警讯。为了适应这样的时代变化,校方打响了大学改革的第一枪。首先,是从以前的学部大学院制改编成学院制,在学部生大多数都在校内学习生活六年的前提下,将学部和大学院合一,这样的整合能够保证六年间学习的一贯性。到了学部生4年的时候,满足一定条件的学部生能够先行听讲大学院生的课程内容,这也是出于学生能够有更好的“部院衔接”的意愿而设置的。其次,在原来仅以理工科为授业核心的基础之上,要求学生学习此外的人文教养科目。其中,又以“東工大立志プロジェクト(东工大立志计划)”以及“教養卒論(教养毕业论文)”最负盛名。东工大立志计划,顾名思义,就是为了让各位新入生对自己的未来有一个比较明确的认识,找到自己的前进方向,设定人生目标而设置的全员必修课程。这个课程主要分成两个部分——讲堂讲义及小组讨论。每周,东工大都会邀请各界杰出人才(例如:新闻界人士,非政府组织法人代表,上市柜公司社长,专攻人类语言·行动的教授,水俣病家属交流代表,宗教界人士等),关于日本目前的社会现况、社会矛盾、社会问题等发表自己的见解。同学们通过讲义了解这些社会贤达对于某些问题的看法,加以总结归纳,最后化成纸面的一张“振り返りシート(讲义内容回顾笔记)”,并以此为凭据作为自己在小组内、全班范围内交流的基础。校方每节课都会为一个四人小组的同学们准备一张圆形纸和一个瓦楞纸桌面,四位同学轮流发言,各抒己见。其他三位同学就在此时拿笔记录下发言的要点并加以归纳总结,轮流进行,最终进行小组间的讨论。此外,在小组讨论课上,老师也要求学生们准备书评以及自己的志向的発表(报告)。将自己写好的内容用一张A4纸整理归纳要点,最后贴在教室的墙上供大家浏览。每个同学手中也持有自己的一票,可以投给自己心仪的内容。在这样一种,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进步的氛围中最终决定自己的志向。
环境就国公立大学的硬件环境而言,总体而言并没有私立大学来得那么理想。但就东京工业大学的整体硬件环境而言,在全日本的大学中可以说差强人意(勉强还能够令人满意),并且在老牌国公立大学中是前段班的位置。东工大现在的主校区处于大冈山,虽然说腹地并不深,但校方总能找到土地营建新的设施。东工大的大冈山校区正门,正在新建国际交流用的留学生会馆,建成后将会是东工大的又一个建筑杰作。在正门附近的附属图书馆,地下一层为图书馆的主体空间,地上二层、三层则是供同学们讨论学习的自由空间,附属图书馆地上部分的奇特外观呈扁平的三棱柱状,宛如悬浮于空中的奶酪蛋糕,因此被许多学生昵称为“レアチーズケーキ”。此外,校方也特别注重校园内各项设施的更新。用以教授“情報リテラシー(信息技术教养)”科目的学术国际信息中心,就配备了清一色的新式苹果电脑。

一所令人向往的日本大学,怎么能缺少在阳春四月绽放的樱花?本馆前的木栈道两侧就植有桜並木,每当入学式时,是诸多新入生及家长拍照打卡之必须景点。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由于东工大地处大冈山,学校依地形而建,就导致了往往有“不知在几层”的窘况。刚从一栋建筑物的3层出来,就到了地面,接下来往前走又到了另一座建筑物的一层。如此这般的荒诞景象着实令很多新入生摸不着头脑,以至于在本馆中常驻的教授出门遛弯时往往遇到前来问路的新入生。比起建筑环境,东工大更值得一提的是它的人文环境。在新入生的入学式之后,就是各学院的“オリエンテーション(入门说明会)”,在这个时候同学们就能够了解自己的分班以及Unit。在这里Unit是一个由不同学院的个体组成的一个小群组,在学部一年级的教养教育中(英语、东工大立志计划等),这个小群组的各个成员会经常出现,通过各种协同合作建立良好的互助关系。校方的本意是通过组织Unit,建立跨学院、跨国界的友谊关系,使得每位学生接触的人更加多元化,这样有助于跳脱以往的“専門バカ(专门傻瓜,指只了解本专业内的内容而对其他专业抑或是科学以外的知识一窍不通的人)”思维。此外,东工大整备的国际化环境也是全日本国公立大学中首屈一指的。东工大每年的新入生在一千人左右,其中通过私费留学生特别选考进入东工大的约有五十人,此外,还有一些国费留学生的纳入名额。总体上而言,东工大的学部留学生占比达到了国公立大学中最高的百分之五。基本上,每一个学部生听讲的课堂上都有留学生的身影。另外,环境·社会理工学院、融合理工学系也设置有GCEP项目(Global Competency Enhancement Program,国际教养人才项目)。该项目的学生不要求日语的语言能力,而要求以英语作为学习语言,为这些学生专门设置的教养学科的英语课程。这些课程也同时接受日语基础的学生,向双方面的学生提供互相交流互相学习的机会,在知识的学习之外有着更加多样化的人际关系。另外,东工大每年与世界上诸多有学术影响力的高级院校组织交换留学项目,学部三年级的第二季度校方不设置必修的科目,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把握这个时机并且利用暑期休假的时间到海外去开拓视野进行三个月左右的交换留学。交流项目的姐妹高校,遍布全世界五大洲,也同样包括我国主攻理工科的最高学府——清华大学。东工大在认识到自身为理工科专门大学的不足之上,积极与都内其他高校合作,组合出校际共修课程。都内四所专门性国立大学——东京医科齿科大学(医科牙科专门)、御茶水女子大学(女子大学)、一桥大学(文史科专门)、东京工业大学(理工科专门)——相互发扬长处,互相接纳对方的学生来学就读,以培养在知识上更加健全的新型人才。同时,东工大也与庆应义塾大学合作,互相交换文理科课程。校方的这些努力,都是力在摆脱东工大生给人的生硬、死板、冷漠的刻板印象,为培养突出理科、文科与外语并重的现代化综合性人才做出努力。作为日本首屈一指的理工科高等学府,东京工业大学立足大冈山,放眼全世界,抱有满腔工人之热忱,打开科学世界的沉重大门,永不疲倦地做科学技术最前沿的弄潮儿。希望明年樱花绽放时,樱并木下本馆前会有你难忘终生的一笑。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关于东工大的进学信息,欢迎微信咨询艾享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