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老爸
老爸今年75岁了,我们家父子关系显然不如母子关系亲密,这可能是老爸常年在外地,我与他聚少离多,我从小生活在老妈身边,只要缺个钱、买个鞋、头疼脑热、肚子饿都找老妈了。
老妈退休后,开启厨艺大展的模式,对于所做出的饭菜她总会认真询问,味道怎么样。如果我们说,太咸太油太辣品相差,她会不断的改进总结,做到大家满意后,她又开始对新的饭菜内容进行学习。
在做饭菜这一点上,老爸截然不同,他所追求是量大吃到撑,我不能对他做出的饭菜提意见,如果我说,太咸太油太辣。他直接怼回来,我买菜做菜很辛苦了,你就不要挑三拣四的,爱吃就吃,不爱吃就剩着倒掉,剩了一堆我也知道做的不好吃,我没办法像你妈那样伺候你。好吧,你自己也知道做的不好吃,他也没打算迁就我们,他就是这么固执。很长一段时间,我对他做的饭菜还挺嫌弃的。
在老妈离开我们后,我开始接受老爸做饭菜的水平,时间久了发现他做的饭菜也没那么难吃,偶尔也挺可口,其实他也在按我的味口喜好改进他的厨艺,饭菜尽量做的清淡。
这几年我和老爸分开两地居住,一个月会见上一两面,和他一起在家吃饭,饭桌上我们聊得最多的是,台湾蓝绿派系斗争,美总统释放不友好信息,金三胖大义灭亲这些离我们生活很远的国际大事。在讨论这些国际大事上,我们都坚持自己观点,从不去说服对方。就像他从不指责我的生活方式,他很少把他的愿望强加在我身上。他顶多是说,你自己看着办,你要照顾好自己。
在我的记忆里,他只打过我一次,是因为考试考得特别差,冒充家长签字给老师回执被他发现,他所生气的点不是我考的差,是我学会骗人了。现在我们见面的次数不多,但也会因为生活琐事争吵,有时我不认同他的偏执,我会说,我不想听。他就说,你是我儿子你必须听我唠叨。我非常不礼貌顶撞回去,那我就不来。不愉快的对话在两个人沉默中结束。有时一两个月没上他那吃饭,他以为我在赌气,其实只是我加班太多,我明白家庭生活总会有磕磕碰碰,我要接受他数十年来偶尔偏执的事实,他尊重我单身而且自私的选择。他不是一个特别严肃的父亲,只是一个比较没有生活情趣的人。
不过,有一点我很意外,他会给我写信,过去通讯不发达写信沟通很正常,现在什么事电话里交待一下就好。他从不要求我回信,虽然他的学历比我低,但他的字也比我写得好。他会把平时见面不好说出口的关心担忧写在信里寄给我,他把他对我最柔软的一面写在了信里。
上周末,我又去看老爸了,我说,两个月没见,家门口的路都修好了。老爸说,不只两个月吧,你五一来过后来就没来了吧。其实,我十一假期也和他一起过的,在老人心里有时两个月就像半年那么久。在我临走时,他还是那句老话,路上小心点,注意安全。
什么是幸福?就像林语堂说过,一是睡在自家的床上,二是吃父母做的饭菜,三是听爱人给你说情话,四是跟孩子做游戏。我都已经中年,在老爸面前也还是个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