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越来越近,春节,团圆的味道
春节,即农历新年,俗称过年。春节时间延续长、地域跨度广,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
说起春节,每个人印象都有所不同,
或许是一对对手写的春联,
或许是一年年依旧热闹的庙会,

或许是一顿接一顿的饭局,
或许是有家不能回的落寞,
或许是七大姑八大姨的八连问关怀,
但是,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
都无法磨灭我们对新年的期待。
新一年的开端
我们现在的“春节”,是在1914年引入公历后,才出现的称谓。在此之前,过年就是元旦,新一年的开端。曾经也有人想把公历新年与传统的过年合并起来,但都没有成功。数亿中国人顽固地坚持着自己的价值观,始终认为农历的正月初一,才是我们的新年。
相传远古时代的舜帝,在冬末春初的一天,率群臣祭祀天地神灵,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于是,人们把这一天视为岁首,开启了过年的习俗。汉武帝时,过年的日期终于固定下来,并沿用至今。

从夏朝开始,中华民族有了完整的历法,也就是现在仍然使用的夏历,或者叫农历。即将到来的是农历开元4717年,记载着我们的五千年历史。
中国各地过年的时间长短不一,最长的可以接近一个月。但有一点是完全相同的,旧一年的劳累和抱怨必须统统放下,过完年便要开始全身心地投入新一年的劳动。
春节,对每个中国人都有着很大的含义,
它不仅仅是一个节日,
文化习俗
中国古代的元旦,即现代中国所称之“春节”的习俗,见词条:春节。现代中国的元旦,根据中国政府将其列入法定假日,成为全国人民的节日。放假一天,后常常将当日前或后双休日调整,一般连续休息三天。现代中国对元旦的庆祝较之春节,重要性要小得多。一般机关、企业会举行年终集体庆祝活动,但民间活动很少。

西方元旦:西元前46年,古罗马凯撒把这一天定为西历新年的开始,为了祝福双面神“Janus”,这位罗马神话中的门神,“Janus”后来也演化为英文一月“January”这个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