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豆瓣走过的8年时光

不知不觉中,注册豆瓣已经8年了,也许有人会问,为什么看不到什么动态,还加入了一堆相亲小组和租房小组,会不会是骗子?正巧今天被公司管理层要求做年终述职,那么今天也来回顾一下过去的八年。
一、相识豆瓣
从现在倒推八年,应该是2012年。那时我应该大一,隐约记得一个社团推荐说豆瓣上可以免费看电影,所以去注册了。后来呢,豆瓣上推荐的电影太深奥,不是看睡着就是看不懂,加上豆瓣是以影评为主要内容创作,一个工科学生看到密密麻麻的文字,就失去了耐心,使用频率也就越来越低。
二、我的大学生活
生活还在继续,我的大学时光,中国发生了一系列的重大变化,iPhone引领的智能手机潮逐渐替代诺基亚和功能机,微信语音逐渐替代手机短信和QQ聊天,淘宝逐渐替代了超市购物,手机游戏逐渐替代了电脑游戏,沉迷网络逐渐变成沉迷手机,就连笔记本电脑的性能也在那几年有了质的飞跃,内存逐渐从DDR2转向DDR3,硬盘逐渐从HHD转向SSD。我算幸运儿,发展的步伐跟上了时代的变迁。
我的专业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但是大学读过最多的书是平面设计类图书,因为从五年级开始学画画,一直到高二,虽然人在工科专业,心里却是充满了设计师的想象。在学校自学了Photoshop、Premiere Pro,(学这些软件是为了给学校社团设计Logo)差点又去学After Effects和3D MAX。最好的一件作品是给学校党委宣传部的社团做了一个文化衫图案,后来这个文化衫居然是我那一届毕业时的纪念品,可惜的是,我自己设计的图案,因为社团小伙伴没有联系到我,我自己没有纪念衫。当然,毕业那年的毕业视频也是我做的,居然把在场的所有人都看哭了。
(说起画画,这个技能帮我创造了很多乐趣,就连前两天在QQ群里抢红包,我都是手气最佳,

当群主看到这个操作后,拍案叫绝)
在我大三的时候,一个新鲜名词——移动互联网进入我的视线,那时正赶上QQ全面升级,界面一下子好看了起来。那时就萌生了要去腾讯工作的想法,正在这个时候,腾讯出版的《在你身边,为你设计》
来到了我的身边,这是我大学期间看的最认真的一本书。这本书讲的是用户体验,当拿到这本书时,我觉得用户体验设计真的是再适合我不过了。于是开始疯狂研究APP的UI和交互设计。这时,豆瓣重新走进了我的生活。这一次,很短暂,我只是看了看豆瓣的设计风格,用了用,感觉还是文字太多,看着就困。然后就错过了。
就这样一个全国重点专业的工科生不务正业的过完了他的大学生活。

三、开始工作
我也像大多数本科生一样,毕业时常常纠结去考研还是去工作,纠结之余,又要发愁找工作怎么办。我尝试给腾讯投简历,一年时间,没有任何响应。后来想想,专业跨度那么大,怎么可能去腾讯。于是就去看书准备考研。
人生就像戏剧,你只需要享受就好了。就在头疼看书看不进去的时候,我找到工作了。
于是又象征性的参加了一下考研,隐约记得裸考250分(这个分数真像我)。
到了要上班的时候,就这样不明不白的来到了改革前沿阵地深圳。
工作四年,从实习时候的国家电网的小小电工,到华润集团第一次设计和制造集成电路,再到现在某创客独角兽公司质量部的第一硬件工程师,我的角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在也算是坐上了小部门一人之下的位置。因为不得不按住性子去研究技术文档,这时才真正去理解文字,去思考世界。

当然命运就是这样神奇,来到深圳后才知道,腾讯的总部就在深圳,而更神奇的是,在一次“星之所向”演唱会上,我认识了一位腾讯的小伙伴,正好赶上腾讯开放日,小哥哥带我参观了腾讯的两座大厦,
等到真的走进腾讯后,我突然明白,我追求的只是洋气的工作环境,其实程序员的工作很辛苦。

如果这篇文章被腾讯的HR看到,我也不介意你叫我去腾讯面试一下😏。
也是因为腾讯,举办了一个综艺节目,叫做《吐槽大会》,每次在节目中提到豆瓣评分,这时,我才真正开始使用豆瓣,现在的豆瓣,交互和体验已经有了很大提升,看完简介,就可以直接跳转到播放界面。慢慢发现,其实可以把豆瓣当作一个“相册”,去记录自己一生的所看,所听,所想。
这时才发现,我在不知不觉中注册了四个豆瓣账号。注册这么多账号,是因为每次登录懒得输密码,而且经常忘记密码,正好豆瓣提供了社交帐户绑定,于是每个社交帐户都绑定了一遍。
之后每次登录都要想一下我到底是用哪个账号登陆,然而每次登录进去后,发现登错了。
最近,终于将所有的账号全部绑定到这个账号下。所以8年来,基本没有什么豆瓣动态。
四、个人生活
现在的豆瓣,好像逐渐变成了生活分享圈,大家晒宠物,交流美妆护肤,相亲,甚至还能租房。不过大多数也是为了转钱的中间商。

说起中间商,第一反应就是躲开这个骗子。其实换个思维去想想,中间商为什么能赚到钱,就是他们对你未来生活的描述吸引了你,这说明,至少听的人还是有追求的,而你只需要认清自己的地位,也就不会被骗了。当然,这也只适用于一些高素质的中间商。
来到深圳以后,生活时而单调时而丰富,个人觉得自己也走在时尚前沿。当然,这也跟在深圳遇到的缘分有关,当年在学校最喜欢的棉花糖乐团,现在已经解散,但主唱在深圳办了一场演唱会,还是有幸和童年的偶像签名合影。

这几年,我听过了曾在学校最喜欢的几位歌手,谢春花、金玟岐、郁可唯、牛奶咖啡。

当然现在听歌的风格,也越来越现代化。儿时喜欢的樱桃帮,解散后,主唱和男朋友重新组成了原子邦尼,过去的2019年,我单曲循环最多的五首歌,四首是原子邦尼。
这样我就能忘记你了 - 原子邦妮 (Astro Bunny)
还有一个让人不可思议的事,我竟然用两天的时间学会了调酒,可是,我不喜欢喝酒,真是一个矛盾的人。

最后说说,我为什么会看豆瓣的相亲小组,其实也不是为了相亲,只是想看看还有多少人没有女朋友,寻找一点心灵慰藉。但是让我没有想到的是,相亲帖大多数是女生。
这些年,我被同事送了一个称号,“雌性绝缘体”。为什么呢,自从大学踏上工科这条道路,身边的女生越来越少,以前在工厂上班,身边还有很多女性操作工,现在开始做工程,身边女生越来越少,同事都是男的,招我进公司的HR是男的,舍友是男的,供应商、客户全是男的,就连每天打车的滴滴车司机也从来没遇到过女孩子。😥
写了这么多,这就是我过去的8年时光,接下来的8年,希望创造出更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