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七禾】豆瓣判分标准
最近越来越觉得很有必要出个个人的判分标准。否则容易随性而发,心情好坏对判分结果影响过重。
制定的具体目的是降低误差空间,尽量加强判分信度,做到单个评分者在不同条件下给出的判分标准近乎接近,以使判分结果稳定地在保留部分个人特色的情况下,具有高信度。
一星代表非常不喜欢/非常不满意/非常不好,五星代表非常喜欢/非常满意/非常好,三星代表刚及格,还凑合,勉勉强强。
在看绝大部分影视剧时,一般会关注这几个方面的演绎:40%的时间里会关注剧情,30%time关注真实感,20%time关注美感/情感表现,其余不定因素(如观影时心情好坏,投入程度)占0-10%time。但这并非是评判时候的权重。这些因素都很重要,在经由个人心裁后,综合考虑给出得分。
剧情包括故事逻辑是否合理、故事是否讲完整、是否有合理又精妙的反转、故事是否达到任意一风格中最触动人心的程度(如极为感人但绝不是靠煽情,如非常热血但绝不是忽略现实的理想)。
真实感是指故事及其中人物是否符合其背景下的对应表现,允许有一定程度的在影视创作范围内的脱离现实的地方,比如为表现某行业生活会放大某项目的困难程度,但战争片里角色不染尘埃是不能接受的。
美感是指画面精美、视频制作技巧高超、作品内容美(可以是朦胧的、朴实的)、表现主题的手法美等。美这一块判分空间很大,标准没有完全成型,只要是让我觉得美的就可以。
情感表现往往和美勾连在一起,美好的东西会触动心情。这也是我把它和美感放在一起的原因。只要作品深刻地牵动了我的任一情感点(快乐、悲伤、激动、悲悯等),就可以说是好的情感表现了。讲白了,这块是看故事的感性感染程度。
其余不定因素有很多,是些难以控制的随机误差,我为这份误差留了10%的空间。那么在观影判分时,我会尽量减少自己带来的随机误差。
判分标准暂定如此,以后可能会继续修改,修改后会随时更新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