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问》再见!
昨天,我应朋友之约前往电影院观看了《叶问4:完结篇》,整部剧的剧情虽然没有出现什么太多的“意外”,但也让我深深感受到了许多情感。我承认我不是一个合格的剧透,关于剧情就不详细阐述了。前不久,在《叶问4:完结篇》准备上映的时候,看到过一段话:《叶问》系列,或许是能称得上这10多年最好的功夫片系列了,虽然这个系列也存在这不少瑕疵。
这次对于《叶问4:完结篇》中所表达出来的几种情感的感受还是非常深刻的!
1、爱国之情
《叶问4:完结篇》所选取的故事背景是1976年,此时的叶问已经74岁了。历史上的这一年,李小龙正式确立其武道哲学“截拳道”之名称。剧中也有李小龙的出现,他当时已经是叶问的弟子了,而且在美国发展得不错,自己也收了很多徒弟。原本是因为李小龙要参加空手道的比赛,让弟子比利前往香港邀请师傅叶问前往美国观看,但叶问当时拒绝了。可后来在得知自己身患癌症后,他为了给儿子在美国找一个好的学校而决定前往美国。叶问到达美国后,不仅观看了李小龙的比赛,还遇到了很多的事情。后来为了改变外国人对中国人、中国武术的看法,决定和某军营士官比武。虽然叶问系列都会涉及到家国情怀,但这次观看还是很激动。
2、爱子/女之情
在香港,叶问不理解儿子,儿子也不理解叶问为什么非要把自己送去美国读书,不同意自己学习自己喜欢的“打拳”。直到叶问去了美国,遇到了中华总会万会长的女儿。万会长的女儿喜欢跳啦啦操而不喜欢被父亲逼着练习太极拳,从而认为父亲不理解自己,不支持自己喜欢的东西。这让叶问觉得眼前这个女孩和自己的儿子一模一样,便理解了孩子。而在其儿子得知叶问身患癌症后,也理解了父亲。其实,每一个父母都是爱自己的孩子的,不论用什么方式去爱,父母一定是给了孩子自己能够给的最好的一切。
3、互助互爱
从剧中可以明显看到:在当时的美国,中国人是不受待见的。为了让中国人在美国和美国人眼里有一点点地位,早期去到美国的中国人都竭尽全力为这个群体争取。而中华总会虽然是万会长成立的,但目的也是团结各位中国人,在唐人街将中国文化发扬光大,特别是中国武术。从而也可以看到当时在异国他乡,中国人的互助互爱和抱团写作。
4、不固步自封
固步自封,一定会失败。刚开始,万会长他们不愿意接受李小龙在美国收外国人做徒弟,所以在叶问来到中华总会请他为自己的儿子写入学推荐信的时候,他拒绝了。后来,在移民局找中华总会麻烦的时候,还是叶问和李小龙帮助了他们。而另一个角度,军营中的士官坚信空手道一定是最好的,从而不接受赫文推荐的中国武术,还为此打打杀杀,后来也证明这种固步自封会让自己付出代价。只有开放、空杯的心态,才能让自己不断进步!
以上,仅是自己观看影片后的一点想法,可能也有不对的地方,书于此留个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