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8回:意外惊喜千金难买,冠豸山水价值连城
【皇氏古建築大全】【環遊尋美拾遺錄】【黃劍博客圖文集】
Jumbo Heritage List © Epic Adventure of Jumbo Huang
第888回:意外惊喜千金难买,冠豸山水价值连城

©原创图片(本图文中的图片版权归Jumbo Huang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Jumbo_Huang@126.com,微信号: Jumboheritagelist 或 Huang_Jumbo)。本图志全部图片谢绝一切非完整性的截图转载!请自重,特别谢绝各种手工特意叠加商业网站水印的转载!本作品保留一切权利。

作品中图片不得直接或者间接用于以营利为目的一切商业行为,违者必究。本图文中部分章节文字内容可能局部来自公开网络或公有领域,仅供个人学习研究和欣赏而使用,没有明确商业用途。原创照片来源:《皇氏古建築大全》和《環遊尋美拾遺錄》及《黄剑博客图文集》Notice: Image copyright belong to Jumbo Huang, Part of Text citation resources was from public domain)

计划赶不上变化。
前几天因为交通问题让我被迫放弃了水美古堡和大田安良堡的行程,我对三明开始耿耿于怀。

我对福建是有感情的,十多年前我第一次坐飞机就是从深圳飞到福州,有至少两任前女友是福建人,九年前我去福建从事《皇氏古建築大全》福建土楼项目田野调查时,也是将福建土楼骂得狗血淋头,还写过当代徐霞客的悲催:换成是今天,徐霞客都玩不起土楼,因为很多土楼圈起来收门票了。

故宫收门票我能理解,但乡村的一些传统古建筑还收门票就有些坑人,我对诸如宏村西递收门票的行为一直是深恶痛绝,对土楼和客家围收门票的行为更是无法容忍。。。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楼氏在谈到古村镇保护时曾说:“保护古村镇比保护一座故宫更难。”因为古村镇星罗棋布,在几千年的文化氤氲中如繁星闪耀,散布范围极大,管理难度相应也很大。再者,故宫的文化价值人所共知,但古村镇的价值却容易被忽略,导致被破坏的现象时有发生。

福建省八万余栋古建筑遍布于八闽大地。这些古建筑大多在时间的长河中漂泊已久,早已是残垣断壁,需要精心打理和照顾。这些在初建时曾耗资巨大的古建筑,在重修时同样需要投入良多。往往一栋古宅就需投入要数百万元到上千万元的维修资金。上亿元的资金在数量巨大的古建遗产面前,

只是杯水车薪。筹资是一道难度很大却必须面对的难题。自2014年以来,福建省累计已扶持76个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我国传统村落的保护和修缮工作,全省累计投入保护发展资金430亿元以上。。。

但现实情况是,在乡村,每天都有丑陋的火柴盒式钢筋混凝土农民房破土动工,同时有大量传统的老宅被拆毁。。。
正如走遍永泰的专家所说的:不是我们拯救乡村,而是乡村拯救我们。乡村的魅力不是生产而是生活。乡村,生活就是产业。乡村振兴就是平平常常的安居乐业。

乡村,表面散心聚;城市,表面聚心散。乡村,是狗围着人转;城市,是人围着狗转。有机,是城市人的最高标准;有机,是农村人最低的标准。农村和城市是异性恋,不是同性恋。乡村振兴从谱开始,让人人更懂谱,更有谱,更靠谱。所以,乡村振兴要逆城市,隐现代,把现代化需要的东西隐藏在乡村的空间脉络之中。

最难处也是最有价值的,一位深圳朋友修复老宅时发现门廊上的壁画签名:杨瑞石,一个清代晚期活跃在珠三角建筑界数一数二的名家画师。。。文史学者、博物馆文保部门等要重视民间遗存古代壁画的保护,继续造福社会及后代子孙!最近69年以来,我国传统古建筑的消亡速度一直没有缓解,每年我翻看美国卫星地图时,都可以发现地产开发毁掉的大量古建筑,只有没文化的人才这么干。喜新厌旧,多快好省,唯利是图,道德沦丧,这些都已经是见怪不怪了,最可悲的就是再过几十年,当很多文物大省鼓吹自己有上千年的历史时,满城却全是钢筋混凝土建筑。。。当古建筑大量消亡时,地方的历史也随之消亡。。。同时维修和重建古建筑的工艺也被丢进了历史的垃圾堆,到时候还敢再说自己有上下几千年的历史?

前几天我去建设镇旁边的安贞堡参观,那个乡村并非只有安贞堡一个古建筑,但真正被保护起来的只有安贞堡,其它上百栋古村落在人为的忽视中默然毁损。。。
有民间故宫之称的培田古村落也是一样,培田属于宣和乡,但并非宣和乡只有一个培田古村落,但当地只会保护成为知名景点的培田古村落,至于其它不知名的古村落,则任其自生自灭。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千人失宠,万马齐暗。
我从去年就计划了福建之旅,照说连城都通高铁了,交通也方便了,但那也只是城际交通方便了,通往穷乡僻壤的交通依然艰难。。。而我去福建调查的古村落,就多位于偏僻的乡村。。。

今天照旧五点起床,并非是闻鸡起舞,是鸡还没有叫我就已经起床了,走出四海宾馆,看到周围黑灯瞎火的,只有两家姑田餐厅亮着灯,说明姑田镇的人很勤快。

我走到昨天吃面的那条姑田餐厅,女人说现在只有水饺,一碗15元,我说沙县小吃的蒸饺才5元,女人说沙县小吃的蒸饺是人吃的吗?用碎肉忽悠,女人说现在猪肉涨价了,卖15元是正常的,我看也没有选择的,就叫了一碗水饺,以前农村人总是说:现在不好好读书,将来只能卖猪肉,其实卖猪肉怎么了?现在卖猪肉的都发财了。。。

女人做的水饺很好吃,还送了汤料,我吃完水饺就去付款,那个女人冷不防对我说:“如果你现在去爬冠豸山,是不用买门票的。”她真是一语道破了天机,原本我不打算爬冠豸山的,因为昨天有人告诉我说进入冠豸山景区要支付100元左右的门票,这个价格都可以买好几斤上等猪肉了。。。
我背包走出餐厅,行百多米之后右转,从这里再走二公里左右就是冠豸山景区,伸手不见五指,偶尔能看到几个挑着担子卖菜的老农民,还有人在池塘挖莲藕,比我勤快的人多的去了,别人起早贪黑是赚钱,而我却是起早贪黑地花钱,这样太不公平了,所以我绝对不能再浪费钱购买什么坑爹的门票。
我走到景观大道上,那里居然亮着路灯,有女人在遛狗,偶尔看到几个跑步的人,再走到施工的地方,右转就到了景区大门,到处在大兴土木,公园还在修建气派的大门,右侧有在修建一个酷似寺院的酒店。。。
我对福建的庙堂并没有太大兴趣,因为大部分庙堂都是钢筋混凝土修建的仿建,远处还有一个模仿圆形土楼的酒店也在修建中。

拆古建筑,修仿建筑,是我们的一大特色,也是开发商的最爱,拆迁户的福音。。。
我爬上台阶,左侧有一个钢筋混凝土寺庙,广场上停着几辆汽车,我往右转,拾阶而上,开始登山,压根没有看到收门票的人。

连城冠豸山,以其主峰形似古代獬豸冠而得名,有武夷山之气势,太姥山之豁达,兔耳岭之地行。寓含刚正廉明之意,旧称“东田山”、“莲峰丽、幽深,与武夷同属丹霞地貌,被誉为:“北夷南豸,丹霞双绝”。不过我也曾经参观过韶关的丹霞山,这个冠豸山的规模并没有丹霞山大,但好在它距离市区比较近。。。

冠豸山为被誉为“客家神山”,“生命神山”,我从六点左右开始登山,除了偶尔看到几个当地人在景区锻炼身体,大部分时间是我一个在爬山,不冷不热,极为惬意,后来我还意外遇到了一群酷似鸷鸟的野鸡品种,是一种极为罕见的野生动物,松鼠就更常见了。

我走到上游第一观的悬崖下面时,意外遇到一位有仙女气质的美女,她穿着贴身塑臀健美裤,轻快地从我身边走过,后来我又登了一会山,看到远处有一个亭台,站在那里可以远眺连城风光,等我一走到仰云亭台前面,又看到刚才那位婀娜多姿的美女正坐在瑜伽垫上运气练功,她将黑长的秀发束了起来,然后端坐着闭目养神,完全无视我的存在。。。

她如一位纯洁无瑕的白雪公主,不食人间烟火的瑶池仙姬,我从她身边走过,她浑身散发着仙女特有的醉人体香,肤如凝脂,螓首蛾眉,蕙心兰质,光风霁月,优雅高贵。。。谁说连城不出美女?

连城山水价值连城!地处福建西部的连城县的冠豸山不连岗以自高,不托势而自远,外直中虚,方圆四十里,它于我八岁那年被评为福建省十佳风景区,26年前被确定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并于20年前被评为国家首批四星级旅游区,11年前被列入我国国家自然遗产名录。

冠豸山风景区属丹霞地貌,苍玉峡逶迤而入,一石若悬,流泉从石间穿过,潺潺不断,逾半山处,巨石之上立一松风亭。半云亭筑在山间突出部,仰崖上古树,郁郁苍苍,如在半天。至滴珠岩,高壁峭立,独留一面,明代名儒黄公甫题刻“冠旨”两字,字径数尺,苍劲雄健。旁有乾隆翰林朱阳镌刻的“上游第一观”五字,是为闽江、九龙江、汀江发源地之一的佐证。

过滴珠岩为芳兰谷,谷中兰花香馨远袭。南面是石园,为清朝林赤章读书处,岩洞深邃,可容数十人,岩顶石花丛植,雨天水从五老峰峥淙泻落,又名“天上来”。过修竹径,越桃源涧,吞红咽绿,上十余折,即为金字泉。金字泉边有一水塘,名“清如许”,一线天倒映其中,

成天地两线,更添情趣。上有项南同志题写的“万峰朝斗”四个大字,过了一线天,便是“白云深处”,旁有仙人所凿的玉女池,平日仙水盈池,民间传说冠豸山五姐妹常在此沐浴,得一冰肌玉骨之身。在白云深处登五老峰,可眺望城区。灵芝峰下为灵芝庵,折北行至小半山,相传唐欧阳仙曾在此炼丹。

“照天烛”从旁壑中拔地而起,绝无依傍,如红烛高照,傲然燃空。照天烛旁边为莲花洞、五姐妹石。莲花洞内有石椅石桌。寿星峦上,石栏曲折,长寿亭傲然立于飞云树影之中。旁有我国著名书法家罗丹篆写的“人长寿”三字。冠豸山东南有石门湖,潭深壑浅,湖清山秀,

酷似一块翡翠镶嵌在冠豸山的奇峰险壑之中。登艇游览,山环水绕,沿途可欣赏“渴马饮泉”、“大象戏水”、“猴狲撞钟”、“三姐妹石”、“疯僧戴帽”等胜景。冠豸山历代留下许多摩崖石刻和楼台亭阁及书院等人文景观。今尚存半云亭、松风亭、东山书院、修竹书院、灵芝庵等以及摩崖石刻40余处。最为珍贵的有林则徐登临冠豸山,存于东山草堂的手书的横匾“江左风流”,清乾隆名士《四库全书》总纂纪晓岚,在任福建提督学院时题写的“追步东山”的墨宝。

冠豸山是有生命的,不仅在于它合“生命之门”、“生命之根”于一体,而且还因为它是一座散发着浓厚文化气息的山。山名由“东田石”、“莲峰山”到后被邑人以“冠豸”两字取代,就赋予了山的文化色彩。獬豸,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兽,似羊而独角,“能辨曲直,见人争斗,即以角触不直者” ,

法官可据此判断是非,因而法官的帽子称为“冠豸”,以示公正不阿、除邪扶正之意。山名 “冠豸”,可见其寓意深远。 与天下名山相比,钟灵毓秀的冠豸山不以山势巍峨称雄,不以香火鼎盛闻名,却以书院众多而自豪。自南宋到明清,不少文人雅士纷纷在山上结庐倡学,建有众多的书院,石刻,包括南宋大儒、福建四大理学家之一罗从彦手书的“壁立千仞”、明代名儒黄公甫所题“冠豸”、现代著名书法家罗丹的“人长寿”、赵朴初的“造化钟神秀”等书法珍品。

早有人言,冠豸山水,雄齐、清秀,景观奇特,有“三绝”:一是竹安寨景区的“寿星石”,栩栩如生;二是竹安寨景区的“水门墙”,气势恢宏;三是冠豸山景区的“照天烛”,拔地而起五十余米,直插云天。实际上,随着景区的开发,新的景致不断现身,冠豸山风景区之绝景妙色已远非“三绝” 。

“生命之根”、“生命之门”,并存于风景区,阴阳称双绝,就令游人惊叹不已(丹霞山也好这口,除了元阳擎天柱,还煞有介事地修建了一个阴之门),“客家神山”、“生命神山”、“阳刚天下第一,阴柔举世无双”的赞誉如潮而来。纵览天下名山胜景,有阴或有阳,并不少见,然阴阳相对同一处,实属罕见。所谓“生命神山”,实不为过 。

后来我误入灵芝寺,意外地遇到了景区的工作人员聚集在一起吃早餐,我还上去跟他们打招呼,他们就是卖门票的,见我这个时间上山,都心知肚明地知道我并没有买门票,但他们也不挑明,依然跟我聊天。
我经过一线山,开始攀登五老峰,又遇到两位拿着扁担的村妇。。。

冠豸山犹如一位不施粉黛的村姑,天生丽质,清纯可人。风景区在距县城仅一点五公里处,方圆百余平方公里,集山、水、岩、洞、泉、寺、园于一身,拥有冠豸山、石门湖、竹安寨、旗石寨、九龙湖五景区,拥有山奇、水秀、谷幽、岩穴迷离之神秀。出游冠豸山,大部分人会先游湖后登山,也可先登山后游湖,不过“逆游冠豸乐趣多”。

开始登山,一路笑语一路欢。时而穿林而过,时而缘壁而走;时而俯身崖穴,小心翼翼,时而抓链爬坡,一步一歇;听鸟深涧中,看花开峭壁上;远望层峦叠嶂,近看崖侧成峰。位于连城这个纯客家县内的“客家第一名山”冠豸山,以其形似古代法官头戴的獬豸冠得名,“平地兀立,不连岗自高,

不托势而自远”,相传开发始于宋代,自古就有“八闽名胜”、三江(闽江、九龙江、汀江)“上游第一观”的美称。因与“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武夷山同处一条山脉(武夷山脉),同属丹霞地貌,山势雄奇,而享“北夷南豸,丹霞双绝”美誉。一路行去,这里一峰,那里一岩,如卧虎,如奔马,如蹲师,如戏猴,鬼斧神工,各显其态;三叠潭、香榔幽谷、老虎岩、观音峰、丹梯云栈、一线天等百余个景点,琳琅满目。

鲤鱼背,是一条贴着山崖的崎岖小石道。听说,有三百六十五个台阶,象征着一年三百六十五个昼夜,顺利登上山去就意味着一年平平安安、万事如意。拾级而上,身历其险,自是心无旁鹜。偶尔扶栏回眸远眺,莲花峰、秀女峰、骆驼峰,峰峰入眼,雄浑壮丽,形态逼真。若逢山雾缭绕时,雾中石道就形似鲤鱼追风逐浪。过鲤鱼背,攀到山顶,长寿亭高踞山巅。历尽短暂“艰辛”,终抵山顶,顿觉快意无比,

是一种释然的解脱和抚慰。遇碧空如洗艳阳天,凭栏远眺,城镇、田野、山峦,尽收眼底,“无限风光在险峰”。所有尘世杂念,一扫而去。离长寿亭,一路下山。“一线天”把冠豸山峰一劈为二,左为灵芝峰,右为五老峰,两峰截然分离,间距仅二、三米。来到镌刻“上游第一观”五字的岩壁前,俯视山下城区,九曲文川,缭绕如练;村舍错落,楼宇林立,田畴如画。

在冠豸山顶长寿亭下的峡谷中,是一根硕大无朋的圆柱形石柱,很高很大。无论是近处仰望还是高处俯瞰,它都象一根高高勃起、威然耸立的男性生殖器。它孓然挺立于山谷中、天地间,直指苍穹,充盈着阳刚之气,给人以奋进、拼搏的无限遐想。“生命之门”,在石门湖畔的一面石壁上。光滑的石壁突现一狭缝,缝中临水处有一眼黑色的洞,洞的四周长着小草、青苔,洞下水光辉映,这活脱脱就是人类的“生命之门“(这些文人骚客的想象力好丰富呀)。

“生命之根”、“生命之门”,天造地设,同在冠豸。这是上苍给予这方水土的最大赠予,这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造化,这是大地与人类血脉相连、气韵相通的守望和搀扶。或许有人在这给了我们生命的造物面前,还羞于启齿,但大自然为我们呼唤了生命之本、生命之源,为我们展现了生命的张力、生命的本原。“生命之根”、“生命之门”,这是真正属于冠豸山和丹霞山独一无二的美,这是冠豸山和丹霞山真正神奇、神秘之处。

就此而言,游览冠豸山,就是一次充满人性关怀、闪烁神性光彩的生命朝圣,“獬豸刚正恒久远,生命根源尽释然”。书院文化冠豸风骨一座山,如果没有文化浸染,也就只是一块没有生命的石头。而冠豸山是有生命的,不仅在于它合“生命之门”、“生命之根”于一体,而且还因为它是一座散发着浓厚文化气息的山。山名由“东田石”、“莲峰山”到后被邑人以“冠豸”两字取代,就赋予了山的文化色彩。獬豸,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兽,似羊而独角,“能辨曲直,见人争斗,即以角触不直者”,法官可据此判断是非,因而法官的帽子称为“冠豸”,以示公正不阿、除邪扶正之意。

山名“冠豸”,可见其寓意深远。与天下名山相比,钟灵毓秀的冠豸山不以山势巍峨称雄,不以香火鼎盛闻名,却以书院众多而自豪。自南宋到明清,不少文人雅士纷纷在山上结庐倡学,建有“二丘书院”、“樵唱山房”、“东山草堂”、“修竹书院”、“五贤书院”……众多的书院,成为冠豸山一道耀人的风景。迄今,山中留下了四十余处摩崖石刻,最为珍贵的是,东山草堂内珍藏的两块题匾:

一是民族英雄林则徐登临冠豸山时手书的横匾“江左风流”;二是清代著名学者、《四库全书》总纂纪晓岚在任福建督学期间,慕闽西崇文尚学之风,专程来访冠豸山,留下“追步东山”墨宝,抒发游山心迹。钟灵毓秀的冠豸山,积淀深厚的文化。至今连城文风鼎盛,作家之多列于全国县级前茅,遂有“文学强县”之称,遂在冠豸山脚下建起了我国福建作协文学创作基地。

竹安寨,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冠豸山的组成部分,一个壁立森严,固若金汤的雄险古寨。竹安寨寓竹保平安之意,位于冠豸山东侧3公里处,建于光绪24年,现仅存遗址,可供凭吊。主要景点有壁立千仞的“南天门”、万夫莫开的“石堑门”、峭壁穿云的“摩天岭”、金声玉振的“回音阶”、直插苍穹的“双剑峰”、常年不溢不涸的“天池”、蔚为壮观的“天墙”和天造地设的“寿星峦”等。。。

连城号称兰花故里,在冠豸山也能看到兰花。在冠豸山上分布着很多竹林和珍奇古树,站在山顶眺望,远处是在施工的街道,大量高楼拔地而起,连城客家文化公园也是一个仿建,右侧依然分布着一些农田,不知道乡土原始风貌还能保持多久。

我开始下山,后来终于看到一队人马上山了,每个游客都提着早餐袋,里面有面包和水,偶尔能看到几个美女,我大摇大摆地从景区大门走出来,徒步到汽车站,再乘车去民间故宫:培田古村。
抵达培田古村之后,我发现我再次被官方旅游宣传册子上的图片忽悠了,在宣传手册上印刷的培田古村落的图片至少是十年前拍摄的,当时古村周围并没有太多丑陋的火柴盒式钢筋混凝土农民房,如今古村后面的新城都已经修建起来了,清一色两层楼的洋房并排竖立在山边,培田古村算是幸运了,至少比附近的一些被人遗忘的民居要保护得好很多。

现在如果想在国内找到一个完全没有破坏的古村落几乎是不可能了,总有一些古村落里竖立着几个像癌细胞一样的烂尾钢筋混凝土农民房,这连广东的普宁也不能幸免。。。我不敢相像,以后我们的孙子辈还能看到多少原汁原味的传统古村落呢???
Jumbo Huang citation resources: Liancheng County is a county in the municipal region of Longyan, Fujian, Liancheng borders Changting and Shanghang counties to the west and south, and Xinluo, the municipal seat, to the southeast. Sanming Municipality's YongAn City and Qingliu County lie to the east and northeast. Two watersheds meet here, with most of the county's rivers flowing north and east to the Min River and the East China Sea, and the remainder flowing southwest to the Tingjiang system and the South China Sea.The Liancheng County executive, legislature and judiciary is in Lianfeng Town, together with the CPC and PSB branch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