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大荔
每一个有姐姐的人,都是长不大的孩子。直到姐姐结婚有了自己的孩子。
故事发生在我第一次中考结束那天。是的!我中考了两次。
那天阳光很刺眼,从县城回到学校之后大家就解散了。自那以后很多同学,至今也没有见过。不是所有的离别都要说再见,只是多年以后当我想起那个夏天,它仿佛像极了秋天。
那几年姐姐在大荔师范上学,每隔两个礼拜都会回家取一次生活费。我中考结束那天,她给家里打电话说没有生活费了。于是妈妈就给了我230块钱,让我给姐姐送去。
“到了夫水街里,把自行车放到你江丽姑那,你坐公交去大荔”妈妈再三叮咛。
江丽姑是谁啊?我根本不认识。只是听我妈说是我姑父他妹,在夫水街道开理发店的。然而!到了夫水街道,我也没有去找传说中的江丽姑。只是穿过黄昏的街道,一路向北骑去大荔。
从华阴到大荔骑自行车大概需要3个小时,不要命的2个半小时也可以搞定。这是我第一次一个人出华阴的心得。
那次出门,我内心充满了对未知世界的恐惧感。害怕到了半路上被人贩子拐走,也害怕迷路走丢了。幸好的是,之前和妈妈坐公交去过去一次。
记得那天黄昏下的柏油路非常美。夕阳穿过自行车的辐条,被分离成了路面上斑驳的光,像摩天轮的影子。在微风中,路旁也时而显示出柳树跳舞的身影。
骑到一半的路程屁股和喉咙都冒烟了,就在马路旁的小卖部买了一瓶冰镇矿泉水。那应该是我第一次喝矿泉水。站在马路上头顶夕阳,手拿矿泉水一股劲的畅饮。那一刻,感觉自己好帅好男人。
每骑一段路,我就会问别人大荔怎么走。其实我知道一路向北就行了,但是我还是想确认一下。中途为了缓解劳累,我也是研究出了“左脚登10下,右脚登10下”孟氏缓解疲劳骑车法。
两个小时过去了,家里给姐姐打电话问我到了没有,姐姐说没到。一下子全家都炸开锅了。那时候我们家里没有电话,都是在隔壁诊所打电话。那时候都没有手机,姐姐是在话吧给诊所打电话。
家里人和姐姐都想着我是坐公交车的,然后她和张璇姐(姐姐的闺蜜)就一直在车站等我。一辆又一辆的公交车到站,就是没见到我,只是看到了几个人和我很像。那时候看着崩溃的姐姐,张璇姐就给她说看见我了。看见我骑自行车,朝着大荔师范的方向去了。
而此刻的我,也不知道去哪找她们。就一直在大荔师范门口呆着。期间还向一个陌生的男子借电话,人家说一边耍去。
至于王璇姐当时是真的看到了我,还是为了安慰姐姐说的善意谎言,后来她自己也没有义正言辞的说过。
姐姐来到了大荔师范门口,看见了我。
她看见一个满脸灰土的流浪汉弟弟她就哭了,当时剧情需要我也哭了。也许像我一样,每一个有姐姐的人都是长不大的孩子。
姐姐带我去夜市吃了排骨面,我没吃完,剩下的她自己吃了。那时候排骨面是5块钱。
当天晚上在姐姐和她同学租的房子里面,我跟房东的儿子在客厅睡着。后来我回忆起来才恍然大悟,那是大荔县城的城中村啊。
第二天
姐姐早上要去电脑培训班上课,就把我一个人放到了网吧。那是我第一次去网吧,看了一早上《大话西游》玩了《流星蝴蝶剑》。当时好像开了两块钱的,竟然上了一早上。也许早机就是两块。
到了下午,我和姐姐还有张璇姐去超市了。买了很多旺旺雪饼和一瓶过期了但是很便宜的大瓶雪碧。期间碰到了一个她们班的男生。那个男生脸上有痘痘,个子不高,喜欢把玩矿泉水瓶子。
逛完之后我们回到了城中村,姐姐把她不用的书,整理到一个纸箱子里面。房东老板给我带了一瓶冰镇的蜂蜜水,他把纸箱在自行车后座上绑的死死的。
“路上小心点!到了打电话。”
“知道了!”
我又骑着自行车出发了,这次是一路向西。
在返回华阴的路上,我感觉到这个夏天其实就是夏天,它并不是昨天我所感觉到的那个秋天。
2005年7月15日,奶奶家我一个人。突然有人敲门,开门一看是穿着太阳队队服的孟伟。
"王荣丽(班主任)叫你回去补习!"
"对!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