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TED记录(一周2则)
2020年第一周:
1.你不必要强迫自己积极向上。
感悟:
1.courage is fear walking。(勇气不是你不顾一切。而是你知道恐惧,但是还会在恐惧中前行)
2.直面你的情绪,情绪只是数据,不要把它认同于你自己。(X):我很难过,因为我自己遭透了。(V):我感受到现在自己有难过的情绪,现在我需要调节,用EFT处理一下。
2.为什额在舒适圈呆久了会毁了你?
感悟:
1.“Discomfort was causing her growth”
自己要学会创造不适应感,远离舒适区才会让自己成长。
PS:(We all need is nice-to-have instead of must-have)
2020第二周:
3.是什么让你与众不同。
感悟:
1.不要给别人贴上“the other ”,你会因为你贴的标签而忽略与别人的接触,发现别人的特点。
2.讥笑别人的 标签 也是自己一种目光短浅的表现。
3.每个人都相同,但是我们有不同的特点,不要因为你的特点而自卑,要活出自己的特点,看见自己照亮自己。
4.别不信,你只需20个小时,就能学会任何技能。
感悟:
入门一项技能的四个步骤 1.拆解你的学习目标(越详细越好) 2.找到3到5钟学习资源 3.排除干扰 4.练习20小时
最大的阻碍不是智力,而是情绪。
2020第三周:
5.如何让选择变得容易?
更好地作出选择的4个技巧:
1.less is more-更多地精简选择项,eg:p&g 精简种类从24-15 销量提高15%,减少让人们的选择否则,人们会因为过多的选择而选择放弃,或观望。
2.concretize-需要具体化的呈现,比如一则信息,冗长的文字不如图片展示的结果更能让人映像深刻。
eg:这里分享了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在他们的问卷上,增设了一个让顾客自己想象拥有的画面和选择填写,这一策略增加了顾客的倾向性并有良好的效果,可以借鉴。
3.categorize-更好的分类,能够能清晰的看到所需项。
4.condition-从简入繁,更能够让人有耐心像挑战一样去做一件事情。如果反之,会让人更多地在后面疲倦,做决定时更倾向默认,而减少自己参与的积极性。
Be choosy about choosing 我们对选择越是挑剔,越能掌握选择的艺术。
6.标题:当你和世界不一样,那就让自己不一样。
KEY:
1.打造具有创造力和 创新性环境的最佳条件,就是明确的意图、目的以及激情。这在比我们自身还要强大的事物上面起作用。
2.最好的可能是拥有一个团队,学习型组织。(重复,协作,找方法,并且信任相互尊重)
3.平衡即是关键。
4.如果世界和你的觉得不一样,不一定要尝试改变自己,那就尝试改变世界吧。
PS:看到一个网友说的一句话 :生活就是俄罗斯方块,迎合别人就会消失,不迎合别人结局就是完蛋。-给我的感想就是,为人处事尽量保持中庸,如同太极。
2020第四周:
7.标题:太渴望得到关注,会让我们失去创造力(感觉很适合方老师)
感悟:
1.如果你的创作是被获得关注的欲望驱使,你永远不会有创作的成就感。
2.不要在过程之中的其他有创造力的人视为竞争对手,最佳的方式是试着寻找协作者。
eg;囧瑟夫举例自己在表演时如果把其他的演员当作竟对者,想着他们其他人会获得多少关注,则自己的思绪会打乱,导致自己失去对自己的专注从而影响自己表演。如果把其他人当作协作者,把注意力再放到他们身上,自己脑海不作思考,则会对别人的反应迅速作出思考,保持双向专注。
8.标题:我们该怎样学习?颠覆你对大脑的认知。
了解:
1.每一个行为都在改变你的大脑。
2.1万小时定律不正确,每个人的大脑情况不一样,有的需要更长,有的更少。
3.多做重复对你大脑有益的行为。(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法)
4.学习更年龄无关,任何时候都可以。
ps:今日增加一计划,每天念100遍六字大明咒。
2020第五周:
1.真正的强大,是敢于面对那个脆弱、不完美的自己
体悟:
1.让人变得脆弱的人洗也能让人变得更美丽。(这点已经认识到了,并且在生活中已经能够逐渐接受,不再麻痹,因为你的麻痹只会形成恶性循环,会麻痹爱,麻痹幸福,麻痹开心就像给自己叠加面具,你永远也不能感受到全然的活着。)
2.每个人虽然都不完美,但是每个人都值得被爱,值得享受归属感。
3.我们应该卸下自己的面具,让别人看见你脆弱的一面,全心全意地去爱,哪怕没有回报。对万事万物保持感恩,带着微笑面对生活中的一切哪怕当下很艰难,恐惧或者自我怀疑。对已拥有的表示感恩,在这种境况下安慰自己我已经做得够好了。这样你就会停止抱怨,以更宽容的心对对待周遭的一切。
2020第五周:
2 标题:面对不确定的未来我们该怎么办?
了解:
1.教育的最初目的是培养劳工,顺从社会。
2.费曼学习法。 扩充:「费曼技巧」包括四个核心步骤。
one、选择一个概念 选一个你想学习的概念。
two、讲授这个概念(费曼技巧的灵魂) 设想,你面对这个领域的菜鸟,甚至面对十岁的孩童,试图解释清楚这个概念,并让对方完全听懂。 这,一方面加深你的理解,另一方面,找到不明白的节点或卡点。
three、查漏补缺 当你无法解释的时候,重新回头找答案。 回到书上去,回去找同学、找老师、找已经懂的人,把这个概念重新研究一遍。 结果要求,你能够把这个概念重新流利地解释出来。
four、简化语言和尝试类比 继续升华。 假若是一个学术化或抽象化的词语,尝试用简洁词语来解释。要么,用别的东西来类比它。 最后一点,有人说可忽略掉。 我完全不赞同。因为,真正学会一个概念,必然要会用更简洁的语言,用类比的技巧来完美解释这个概念。 这就是闻名天下的「费曼技巧」。 现在,你们可能看出: 费曼技巧的核心是:用自己的语言来记录或讲述你要学习的概念。
3.只有“改变”是永恒不变的 - 不愿接受改变的时候,往往是人生最低潮的时候 4.不停学习是终身的浪漫。
2020第六周:
1.标题:面对不确定的未来我们该怎么办?
感悟:
1.建立自信的是你的身体状态而非肌肉本身。
2.当你面对镜子的时候你能看见自己,看见内心。
3.通往成功的路不一定是直的。
4.第一次听“超补偿”这个词。
“超补偿”是指当身体历经超负荷的训练后,在恢复的过程中,让身体产生超越性恢复(恢复到超越原本能力)的现象。 如果身体得到充分休息、营养也有适时补充,超补偿可以使你的运动表现超过原基准值。 可是如果在这段期间中你没有持续训练,那么体能又会自行退回基本水平,也就是用进废退原理 — “训练的可逆性”(持续性的训练,会使肌力成长;一旦停止训练,肌力便会因而退步)。
2.无聊如何能够带来你最出色的想法
体会:
1.在我们无聊的时候,大脑本身会开启自传式规划模式,但是我们却在无聊的时候将注意力放在了手机上,减少了我们与潜意识提示的链接。
2.3个看到的小方法:
①卸载应用程序
仔细回想哪些手机应用程序或者网站等通过不重要的事情占用了你太多时间,如果睡前一个小时用来刷某博会让你一直后悔总是没有时间用于睡前阅读,那么卸载它。既然不重要,那么生活中缺少它也并不是什么灾难,你只需要在戒掉它最初的一段时间控制好自己。剩下的,交给时间好了。
②规定查看时间
如果刷某app看八卦,刷邮箱是你生活不可或缺的,那么在一天中,规定某段时间来做这件事,例如每天晚八点至八点半来做这件事。可以提前结束,但到时间就一定关闭。一天只花30分钟,也远好于一会一看,结果用掉你120分钟。
③只做一件事
不到万不得已,同一时间一定只专注于做一件事。我向你保证,当你没有任何干扰的看完教学视频后再去回复邮件,一定要比你一边听着视频声音一边在邮箱打字更能高效。深呼吸,多出去走走,甚至发发呆,无聊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相反,它或许会将美好的想法带到你身边。
2020第七周:
1.什么是爱情?
-活出自己,不必在乎世俗的束缚与成见,这样你才能拥有爱,感受到爱。
2.不朽的爱情是怎样的。
- 跟着感觉走,并且拥有忍耐的品质。
2020第八周:
1. 为什么我再也不看A片了?
分享:
-当你去看的时候,其实是你间接在促进色情的需要,在这个产业的背后有很多黑暗的一面。
-色情电影以暴力的形式展现性,它会侵蚀你大脑的思想,让你去追求更极端的性爱,挑战,刺激。在不说会影响你的健康之外,还会让你忽略爱情本身是因为喜欢才有的抚摸,亲吻,发生关系的美好。
-会错误地引导女性那样才能吸引,从而进入恶性循环。
(没有一个女生的梦想是成为av女性,大多数都是被迫的)
2. 面对重要人生抉择时,我们该如何思考?
学习:
one.当我们做选择的时候,不要将目光锁定在你选择的问题上面,而是因该回归自身内心,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从自身带回问题再做出选择。而不是一味的思考A OR B本身,AB本身没有好坏也无法衡量。
two.我们在AB之间的选择时,出来的理由通常都是我们制造的,不一定是你真实需要的。
tree.不要成为一个随波逐流的人,要做自己,过好自己的人生。
extra:
选择模糊的正确,不要正确的模糊。
大意就是,未来的路你不需要,也没有能力去知晓每一步怎么走。 但是你始终要知道,你内心想要的究竟是什么?俗套的说,那叫“梦想”。
正确的模糊,你盲目的去追求风口、热点,短时间看你确实有收获, 但长期以往呢?不断地追逐风口,永远的随波逐流。
2020第九周:
1.30岁前,请逼自己成为这样的人
感悟:
1.投资自己。
2.不能选择家庭但是可以选择朋友。
3.去寻找你想在一起的人。
4.30 岁让人开始惧怕浪费时间,做出仓促选择,但是你要记得30岁是一个新的10年。
" 你不能预先把点点滴滴串在一起;唯有未来回顾时,你才会明白那些点点滴滴是如何串在一起的。
2. 怎么知道你是不是该换工作了?
-.改变前想好的3件事:
1.职业生涯重在学习,你是否能够继续学习。
2.换工作大多数人是冲动的,你是否是因为冲动。
3.是否能接受短暂痛苦,如薪资减少,头衔降低。
想好后立刻做的3件事:
1.network,通过社交认识人,给与自己的建议。
2.给自己留部分资质支撑自己换工作后的薪资减少。
3.找一个副业side hustles。
当你已经动起来的时候需要注意的3件事:
1.不要断掉原有的人脉。
2.记住曾经学习过的东西。
3.不要紧张。
2020第十周:
1. 如何快速做出正确的决定?
-.首先将你的问题确定等级:无 低 高
无风险:顺其自然
低风险: 求助于其他人
高风险: 1.首先确定目标,哪些对自己是重要的,
2.然后收集信息,确保优劣都了如指掌。
3.再根据直觉选出一个选项,再作次选出其他的,否定掉的直接划掉,否则会自己迷失 (确保负面的是有限的)
(或许你无法得到所有想要的,但是拥有自主选择权已足够珍贵,这是生命的馈赠。 )
2. 6步提高你的情商
1.承认自己的情绪。
2.分辨分析情绪。(情绪有很多种,每一种情绪都有自己的含义)
3.接受理解你的情绪。(情绪没有好坏,它是一个你阐述自己当下感觉的出口,可以尝试写出自己的情绪在纸上,将情绪分离出来看待)
4.反思自己的情绪和来源。
5.处理情绪。(找到并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去处理)
2020第十一周:
1. 如何掌握你的自由时间?
我们应该先建立我们想要的生活, 时间就会自然而然节省出来。
各处都省点时间,加起来就有时间做我们想做的事了。
时间是有弹性的。 我们不能创造更多时间, 但是时间会自己调整去适应我们选择去做的事情。
我没时间=这事不重要。
做一些重要事情计划的小技巧:
1.写出年底对今年的评估,用预先的方式。(再拆分小目标)
2.列出哪些事是让你觉得精彩的。
(星期五下午是做计划的好时候,经济学称之为低机会成本时间,可以在这时候做三栏下周计划:工作,个人,感情) 当我们关注在重要的事上时, 我们可以用所拥有的时间创造我们想要的生活。
2.四色笔记法
黑,红,黄,蓝。
黑色:用来做题和不需要记忆的内容
红色:用来纠正错误的题,改错和订正
蓝色:对于没有掌握的知识,需要记忆的知识点
绿色:用来写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案
2020第十二周:
1、如何有效地求同存异
1.最好的提出异议方法是先找到共同点,哪怕共同点再微小。然后在扩展观点,因为首先你得先学会先倾听。
2.团队交流中,有种很好的方式叫做匿名提出方案。
3.多辩论会引导你站到更全面的观点看待问题,也能够让人看待问题的方式更加地客观。
4.当我们在团队中讨论到某个事务的结果时,多去考虑它出错的可能性,让对方解释如何能让他们改变主意 。
2.衡量生命中有价值的东西
感悟:
1 快乐,并不在于得到你所想要的,而在于你向往你所拥有的。
2.在衡量上更应该考虑那些不可度量的东西,如快乐,像不丹国一样。
3.举例ceo的保洁女工,她的价值不是成为top女工,而是去关心那些远离家而来住酒店的人,这样的情感让顾客有种到家的感觉,公司更应该如此。这就是传递情感附加值。(增加情感联系:talker他发现客户的忠诚度增加了,员工的离职率降低了 )
4. 在经济糟糕的情况下的金字塔可以是—— 生存,成功和转变。
5. 佛祖的目的不是去创造快乐,而是去创造那些让快乐能够存在的条件。
一席 蔡志忠:为什么努力是没有用的
收获:
第一,努力是没有用的,父母老师总说努力就会走到巅峰,才怪!如果这样所有人不都走到巅峰了嘛。没有人开始不努力的,为什么后来不努力了,因为努力没有效果。人生不是走斜坡,一直走就可以到巅峰,人生是走阶梯,每一阶有每一阶的难点。没有克服这个难点,再怎么努力都是原地跳。只有克服了这个难点,你跳上去就不会下来了; 第二,跟老师学没有活路,怎么跟卖不出画的美院老师去学怎么卖画呢,张晓刚一张画卖7kw,他干嘛要去学校教书呢?所以一定要自己想办法,有什么问题自己找答案。 第三,改变观念很难的,有时候事物没变,是你的观念变了。但人想改变观念并不简单,有点难。 第四,不是说不努力,努力只比努力好一点而已,关键是要会思考。人生其实很简单,就是找到你最喜欢的事物,把它做到最极致,无论做什么没有不成功的。做事情每一次都要比上一次做的更快,做的更好。做到更快更好后就会进入下一个境界:身心合一。这时你会发现,完成事物不是工作,而是人生最大的享受。
《被讨厌的勇气》
1、 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赋予经历的意义。 2、 答案不是从别人哪里得到,而是自己亲自找出来。 3、 你之所以无法改变,是因为自己下了“不改变”的决心。 4、 所谓追求优越性,是指自己的不断地朝前迈进,而不是比别人高出一等的意思。 5、 健全的自卑感不是来自与别人的比较,而是来自与“理想中的自己”比较。 6、 当人能够感受到与这个人在一起可以无拘无束的时候,才能体会到爱。 7、 我们并不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着。 8、 人只有体会到我对共同体有用的时候,才能感觉到自己的价值。 9、 一味在意“他人怎么看”的生活方式正是只关心“我”的自我中心式地生活方式。 10、不是考虑“这个人会给我什么”,而是考虑“我能给这个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