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的教育环境有多贫乏?
(1)师资缺少 学前班一个教师,包班。每个班一名语文教师,且兼任班主任,总计18位语文教师。数学教师跨年级教育,负责两个班,分别是一四年级、二五年级和三六年级,总计9位数学教师。英语、音乐、美术和体育各一个教师,总计4位教师。还有一位校长,算计33人。 每一个教师都必不可少,任何一位教师请假或者外出训练,都会影响到正常的教育秩序。 师资缺少造成的问题也很明显: 第一,没有开设科学课。 科学课作为一门基础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的课程。它需求专门的科学教室,需求收购试验耗材,需求专任的科学教师。城镇小学,既没专项资金又没专业教师,是不具备开设科学课的条件的。临近期末,把考点汇总打印出来,学生直接背诵记忆即可。 第二,严峻缺少英语教师。 三年级起点教育,全校仅有的英语教师需求负责4个年级,12个班。每个班每周安排1-2节英语课,日常无作业,无月考,期中和期末会安排考试。所以,学生们的英语普遍是很差的。 对于英语这门学科,“冲突、太难、无所谓”是学生们的普遍心态,考试瞎蒙乱写是普遍现象。五六年级的学生背不出26个英文字母很常见,四年级的学生不认识不会读三年级的单词也很常见。用家长的话讲,跟没学似的。
(2)师资结构不合理 一是性别不合理。 本年9月份之前,33个教职工都是女人。暑期有教师辞职,开学后整整一个月,四年级有一个班是没有语文教师的。10月份转来了一位男教师,引来全校学生的仰慕。 在农村的家庭里,男性承当更多的经济责任,无暇顾及孩子教育。再加上“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观念,父亲的角色在孩子的生长教育中是缺失的。男性的坚毅、英勇、理性、担当、独立等特点是一般女人不具备的。小学作为孩子生长的关键期,如果只有女人参加,会对孩子的全面发展和身心健康有非常晦气的影响。 二是年纪不合理。 35岁以上的教师占80%以上。20年前,从3年级带我到5年级的语文教师仍旧奋斗在一线教育岗位。许多教师的年纪比孩子奶奶的年纪都大。
(3)教育质量误差 (图为我们乡各中心小学2018-2019学年度上期和下期教育质量的得分状况) 阐明:年级平均分=(1班平均分*1班人数+2班平均分*2班人数+....+n班平均分*n班人数)÷年级总人数) 从2018-2019学年度上期各校园教育质量得分表中可以看出,各个村小全体的年级总平均分也就60分左右。白寺年级总平均分为60.4分,虽排名第9名,但不能说其教育质量不如其他村小。许多村小都是村庄小规模校园,6个年级,6个班,一百多名学生。管理起来更容易,能更好做到个性化教育和对症下药。 造成全体教育质量误差的原因是复杂的,我以为中心的原因有两个: 一是高质量家庭教育的缺失。 95%以上的家长都是初中以下学历,没有家教的意识和能力,再加上留守儿童的问题,孩子的成才几乎全仰仗着校园发挥作用,这无疑加重了教师的担负,也决议了生源素质全体误差的根本现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