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的边,会有怎样的世界
一旦失败的多了,输的感觉就会成为习惯。
十月第一天,全球华人共同庆祝建国七十周年,微信朋友圈被国庆刷屏。发现在国内的人们,都跑到国外去度假,反而身在海外的人,在晚上十一点守在电脑前看着国庆直播。

十月一日,二零一九第四季度开始。距离年关岁尾仅剩最后的三个月时,回头看年初定下来的计划,完成的不多,至少没有达到百分之七十五的水平。一边感慨着又一个三百六十五天即将过去,一边又在满心期待着下一个新年。
人都是这样,一面对过去恋恋不舍,一面对未来充满幻想。不切实际的幻想。全都是泡沫。越来越觉得生活这东西是连续的,许许多多的重要关卡,过去了就一马平川,否则,就是无休止的“detour”。今天Sean打来电话告诉我他的签证通过了,两年零八个月的煎熬,算是终于有了一点小小的补偿。不过时间成本确实高的惊人,青春能有多少个两年零八个月?不过还好,我们都早已过了可以称作青春的年纪。

周末心血来潮看了一下公众号的用户画像,发现绝大部分读者竟然是18-25岁的女孩子。不知道这些文字在她们这样一个年纪是否能找到共鸣。但是粉丝数量也确确实实在一点点地缓慢地水涨船高,真是搞不懂。女孩子的心思,还是不要猜的好。
今天心情很是糟糕,或者说最近一段时间一直没有处于一个慷慨激昂的状态,而在某一个时点积累爆发。而这爆发居然也显得异常平静,积蓄的全部能量在一瞬间却化为无形,只留下一群期待情节高潮的观众满脸讶异的表情。
二零零八年起开始学会愤怒。用一种自我吞噬的力量在刀锋上起舞,这力量如此脆弱,像是《大贵族》里家主们的魂器一样,仿佛一个不经意就会被黑暗完全笼罩。后来慢慢地开始学会克制,开始学会接受,然后人生前十九年的全部颜色归于黯淡。然后生活成为日常,慢慢滴,这感觉成为了习惯,成为了属性,成为了默认。

十月的波士顿还没有迎来第一场雪。距离查尔斯河的冰封还需要些许时日吧。河边依然可以看到跑步的人群。他们插着耳机,不知道播放的会是涅槃还是DMX。丝丝小雨挡不住他们奔跑的热情与执着,过往的车辆呼啸着,天桥上一对男女懒散地撑着一把蓝伞。这画面显的那么熟悉。略带金色的马尾,浅蓝色的牛仔裤和一双白色的球鞋,正是那个时候的青春记忆。此时手机里播放的是阿杜的《天涯海角》,那么多年前传遍大街小巷的歌,如今歌者却早已不知所踪。
一首老歌,慌了神。
都散了吧,散了吧。
那些年过得太过闲情逸致,却忘记了彼时最重要的事。最重要的事,往往都只有一件。而错过之后,重塑目标的过程,要远比想象的艰难。
好人最先死去,
唯有那些生命枯干如夏日尘土之人,
才能撑到最后。
好人最先死去,唯有那些生命枯干如夏日尘土之人,才能撑到最后。雪莱说的是对的。一如十一年前一样。那么让我的生命枯干吧,亦如夏日的尘土。在这个夏日已尽秋日来临的时候。散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