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做checklist吧!
19年养成的好习惯之一,是学会了做checklist,把一天的计划全部写在本子上,做完以后郑重其事地在后面打上“✓”。当一天的任务后面全部完成,看着满满对勾,心里涌起一股充实感——今天也是没有浪费的一天呢!
可惜这个很不错的习惯,在考完试以后被逐渐抛弃了。要问原因?一半是经过一学期兢兢业业学习想要松懈下来,另一半是“习惯坚持久了,也会感觉到厌倦,想要没有checklist的日子试试看。”这样的想法,于是checklist在生活中淡化。从开始的只在本子上草草记下几笔,到懒得在任务后面打勾,最后干脆放飞,躺在床上沦为一条随心的咸鱼,“爱怎么样就随它去吧。不管了!”
没有checklist的日子一开始可真是很舒服,每天起床以后不紧不慢吃完早饭,发一会儿呆,打开pad刷会儿油管,边看边吃吃笑;然后再想想“今天应该做些什么正经事呢?”——也许是翻译一份字幕,也许是写一点点文字,也许是练习一点口语。然后呢,嗯再休息一会儿吧。
和上学时候不同,这时候是完全慢节奏,松松垮垮地过着。起初是舒适感——快节奏、井井有条的生活,都走到一边去吧,可太喜欢随性生活了,缩在椅子上看视频、躺在床上打哈欠伸懒腰,不正是梦寐以求的吗?
时间一久,内心深处开始躁动不安,深夜会睡不着,辗转反侧,反思,开始因为一天无所事事而失望,恐慌,害怕一个假期过去没有做成什么——这样岂不是真成了无所事事的无业游民?深挖内心深处的自己,也许还是渴望着在专属自己的舞台上闪闪发光,做一颗亮眼的星星。
试着把自己分成两个小人进行了如下对话:
井井有条的生活或是放肆随心的生活,哪种会比较好呢?
都好吧,井井有条带来了高效率,放肆随心释放内心对自由的渴求。看自己想要什么了。
我休息够了,想回到拥有checklist的日子的怀抱了。
既然这样,那就试着捡起来冷落了一个月的checklist吧。
于是在1月2日,开年第二天,我郑重地找到一本新本子,写下第一个任务:20条句子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