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图心
某段时间着迷于某种写字的方法,后来发现此间规训亦自成为一类局限。
其实不止写字,对音乐,对电影,对戏剧,对一切,都会在某个时间段里有很强的自我设限,什么是好的,什么又是坏的,在这种框架中获得安全感。不过写字算我最熟悉的一隅,体系相对完整,可自圆其说。
怎么突破这种想法便不说了。但说到底不过是你可以实实在在地在框架之外的领域获得感动。
体系不体系,taste与否,应该与否,理论与否,都没什么关系。那一刻你觉得很好,很不错,就是全部了。
19年开始渐渐拓展疆域。不止是体感上的,打开了耳朵和眼睛,也是mind层面的,把一层又一层的枷锁拆掉。可以享受很多不同的东西。也更放任自己,更从容地赋予现象/对象一个来自自己的解释。
敬畏少了一点。愉悦确实多很多。
如果触觉足够灵敏,想象力够发达,那符号和后天的驯化只不过是画龙点睛的最后一笔,轻轻一点即可腾云雨雾。
某些艺术形式确实是死亡了的,仍旧在政府资助下苟延残喘,物种多样性的意义大于其本身和当代人的互动。
一句无用的废话,可是很多人未必懂,在这件事上一旦沾染了企图心,就不好玩了。
和过得更好没有关系,和我功成名就没有关系,和寻求同道没有关系,和改变世界没有关系,和沟通冷暖没有关系,和为了全人类种种不存在的执念没有关系,甚至和快乐本身关系都未见得显然。
仅仅只是,你不将自己沉浸其中是不行的。和吃饭睡觉一样,不过这样的生活是不行的。你并不指望在西西弗式的无用徒劳重复中可以获得什么,你连同这样的奢望都不敢有过。只是因为必须这么做罢了。哪怕因此要变成一个痛苦的人,这痛苦也令你宾至如归。
来自 豆瓣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