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31
2019年太快了。每年都没有写任何年终总结或者是新年愿望之类东西的计划,
前者在于回顾这一年的欢喜快乐悲伤痛苦难免让人觉得这一年虚度而又荒废,后者觉得生活已经这么苦了未来不应该存有这么多一秒就会倒下的flag等着打脸。留下痕迹的事情大致是用于日后回过头来嬉笑怒骂当时的人物背景。即便是这样,我却每年都做了记录。21世纪的人们总是过于敷衍,基本事后不知道是真的还是故意忘记自己当时的愚蠢机智可爱迷人,所以健忘的人总是要多做笔记。
年初正式搬进城里,过程虽然心酸,但是好在还是搬进来了。虽然之前也并没有住在郊区,但是住在城里的感觉还是非常上瘾。
四月份去了一次香港,第二次打针,这期间香港还是如常,人头攒动,高楼林立的街道下到处是肤色各异熙熙攘攘的人群,秩序井然,欣欣向荣。打完针立刻激烈运动去新界骑车二十公里,铁人三项也不过就是如此吧。
之后去了第一次澳洲,在阿德莱德飞机降落,在塔斯马尼亚迎接南半球秋天的寒风,在霍巴特住在山上看远处城市中的灯光闪烁,在码头被气愤海鸥观赏吃鱼薯条和冰淇淋,看完酒杯湾山上下来找不到车以为走错路差点以为自己要丛林迷失在黑暗的山谷,回朗塞斯顿的路上停车抬头看到银河照亮无尽黑夜的一瞬间以为自己在梦里。
六月份去了一趟雍和宫,我觉得某种意义上我们的人生就是是充满着戏剧色彩的同时还被巨大无形力量的操控着彳亍前行。
九月份去香港打第三针,此刻已经和半年前景象大不相同。旺角的天桥,四处的标语小纸条,街上的警察,到处都在暗流涌动,每个行走中的个体各怀心思但统一得难掩愁容。港岛依旧看起来年久失修,夕阳斜照之下更有一种飘零的残状,但是西环你追我赶的小朋友和遛狗钓鱼的大家好像又为这一切遮挡了乌云。游客少了很多,许多事情都在悄悄发生着变化,但唯一不变的是椰子大王和鱼蛋的味道。
十月份回了趟家,其实已经想不起来做了什么,那大概就是什么也没做吧。西北城市的物价,市井生活的烟火气,朝气蓬勃的菜市场,以及各种形式的大碗宽面都撕扯着让我回家。有时候觉得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座城市让我觉得陌生,有的时候又觉得好像一切都在那里等着我,和十年前二十年前一模一样,认真打开细细翻阅发现最终只有我变了,而它却像一本古籍,默默地记下这里发生的一切故事。
十一月份去了清迈,郊区夜晚的蛙鸣和白天的鸟鸣,夜市闷热的喧闹和街头艺人们的搭配,都成了令我在寒冬深夜怀念夏天的细碎情绪。没有去菜市场买水果被狗追意外的有点小失望。节日里几千人齐放天灯的场景实在是恢宏壮大,放飞的那一瞬间所有的情绪忍不住溢出,人类最微妙的地方就是善于制造世间的美好吧。
当中回家一次。
第二次去澳洲,在阿德莱德的海边看彩虹旗迎风,印度家庭打沙滩排球,年轻的女孩子穿泳衣踏水冲浪,一对夫妻带着自己的宠物鸭在海边钓螃蟹看日落,大家各有各的快乐但是此时此刻共享一份夕阳无限好。十一月份的南澳不热,正值春夏交替,穿短裤还有一丝凉爽。光脚踩在沙滩上得感觉有点微妙,也有点惬意。一路向北开到墨尔本,路边突然出现不知今夕何夕的鸵鸟。十二门徒,大海,蓝天,岩石,海鸥。墨尔本始终让人感觉不顺畅,不知道是因为阴雨天气,还是别的原因。黄金海岸和悉尼都让人心情舒畅,明亮,温暖,充满活力,也可能是最接近天堂该有的样子。
没看几部电影,看过的零零散散全是院线。
没看几本书,翻过的隐隐约约都是如何做饭养生。
倒是做了很多次饭,突然意识到这件事情和我最初的理解不大一样,充满乐趣同时又可以喂饱自己,心生欢喜。
读了太久万卷书,虽然实际可能连百分之一也没读到,难免会觉得厌倦。新世界的大门也才刚刚打开,孜孜以求的方式变为用脚步丈量世界,能看到的事情往往只是事物的一面,我们的眼睛始终在欺骗我们的内心,能够客观平衡的发掘一件事情的真相,变得困难和阻碍重重。
走在路上某一刻突然觉得人和外界的联系其实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重要,下辈子想做一棵树,或者就做一只鸟,和风而歌,只在乎当下自己的感受。
不要为还没有结果的事过分焦虑,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大二时候一位老师写给我的邮件里写下了这句话,看似是平淡的一句安慰,但是这么多年过去却始终记得,让我对于活在当下的意义深谙其道。
这个世界没那么好,因为镜子中的苹果肌又下滑一厘米;但是也没那么糟,因为快乐和痛苦都会过去。
好好生活,祝你幸福美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