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后懂得了哪些道理
查看话题 >职场中的为人处事
很多人抱怨同事关系复杂,要注意很多东西。什么关系不复杂,不用注意很多东西?如果有,不过是别人包容你,或者是你不会有损失。
就算是面对朋友,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什么问题可以问、什么问题不可以问、什么忙能帮、什么忙不能帮要拒绝、拒绝该怎么拒绝、事情适合群聊还是私聊、要不要电话说、什么时候电话说、要不要见面聊、怎么约见面及安排地点、吃饭钱怎么付......而在一个朋友圈子里,也要注意谁和谁关系好、谁和谁不对头、谁八卦、谁只管自己的事、谁家境困难、谁喜欢去高档场所、谁文艺、谁务实、谁在闹离婚、谁身体不大好、同一件事什么时候说由谁说合适......我们要注意很多东西,注意有没有彼此尊重、有没有把彼此的好当成理所当然、金钱上有没有妥当处理、有没有哪壶不开提哪壶、让别人为难......
而职场在以上多了一条,如果处理不好,很可能会影响晋升和加薪。亲朋好友之间处理不好,就不来往,没这个朋友就算了,所以大家不觉得,就算苦恼也没那么苦恼。而一到职场,面对损失,就懊恼万分,就觉得职场太复杂,如履薄冰。
并且,在职场上没有喘息机会,天天要见面,不能像朋友那样可以长时间不见面、不打交道。就算是和朋友天天见面,也是一起吃喝玩乐,而同事却是要一起办事交差。所以,谨慎上加疲惫、利益和精神双层折磨,这是职场本身决定的,任何工作都是如此。
而在职场如果处理得好,别人也未必会把你当朋友,未必给你升职加薪。因为大家不是按朋友这个标准聚在一起的,就像很多人都无法和父母做朋友,大家不是经过自由意志选择在一起的,在职场,相安无事便是确幸。
中式家庭成员彼此之间很没有礼貌,没有隐私界限,把干涉当关心,说话直截了当,不考虑对方感受。如果你认可或适应了中式家庭的交往模式,觉得那种是舒适的,在职场一定会很难受,会碰壁。这种家庭与职场的割裂,会让人们阵痛。
从小家庭氛围和谐、注意互相尊重、注意说话妥当的孩子,职场的磨合要容易很多。而那些在典型中式家庭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很多人面相就是不开心、不舒展的样子,说话都说不好,TA自己是意识不到的,在TA的世界里,可能会觉得同事好难相处,觉得别人复杂。
生活中,健康阳光容易快乐的人,在哪都招人喜欢,职场也一样。只是被父母打压、被应试教育折磨得不快乐孩子太多了,这些孩子只能和特定的人相处,只要在人多陌生的场合,都要耗费比常人更多的心力才能勉强相处,他们很难给别人快乐、招大家喜欢,和职场一点关系都没有。
如果被职场混淆视听,怪罪职场,就会忽视了自身的心性问题,从原生家庭到应试教育后遗症都要审视,让自己拥有快乐的能力、情绪稳定的能力,越发大方绽放起来。
还有人瞧不起同事对领导俯首称臣,只要可以升职加薪,就领导说什么是什么。不要瞧不起他们,你若瞧不起他们,你是那个很难相处的同事。每个人为自己的利益争取,是应该被理解的。就像那些等年终奖发过了才离职的人一样,都是很合理的。很多七尺男儿,在领导面前唯唯诺诺,也没什么不男儿的,他上有老下有小,家里还有老婆施压,为了能多些钱,为了能升职加薪,在努力,哪怕出卖了自尊,不应该被瞧不起。我们不是他,我们没有经历他们的人生、处在他们的处境,我们也不是为救赎指点别人而生,不要轻易评判他人。
同事他们对领导如何是他们的事,他们能力一般、爱占便宜、溜须拍马、没内涵等等都是他们的事,我们只用关心他们对自己如何,只要他对我没恶意,就保持善意、包容,这是我的交往原则,非常简单、实用,也非常有良心。
不必对同事有理想化的要求,同事可以是不优秀的,可以是我们不欣赏的,这是世间常态,我们不必因此而影响心情。大家因为工作不得已在一个地方,天天见面交道,每个人有每个人的价值选择,尊重别人的价值选择。
如果你的同事都是奇葩,并且不是你的问题,那想想为什么要留在那,是不是可以去更好的平台。
找工作的时候,我们是无法冲着同事好这一点,去找工作的,这个太虚了,太难判断了。但是我们可以有两个衡量标准可以决定同事关系好:1、工作压力小 2、难进。工作压力小意味着大家心情平和,难进意味着筛选标准高,学历学位都能过得去,智商都不差。
不要相信人闲是非多,人蠢才会是非多。一个智商高的平台,同事关系很好相处。我们部门我进来的时候,最低标准是985211硕士,现在是博士。交往两年,我不会说大家都是好人,但我会说他们都是聪明人,这一点就够了。因为聪明人知道自己说好话、做好事,是对自己有利的,所以一个聪明人说的话、做的事,和一个真正好人说的、做的是一样的,这时候无所谓他们好不好,有好这个效果就可以了,我们又不用私下亲密相处。
愚蠢的人,即使他们心是好的,通常会不自知的做坏事,而他们自己不知道,所以聪明这一点非常重要。没有一个平台可以帮你筛选出道德好的同事,但可以帮你筛选出智商在线的同事,这就够了,这也是可以实操的。
无论是西方的苏格拉底还是东方的孔子,都告诉我们,一个人只有智商在线,才可能是好人。智商在线,意味着明辨是非,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坏。读书之于工作对我而言,不是为了赚大钱,为的是工作平台舒心些,不用那么low,不用天天和一堆蠢人在一起纠缠不清、沟通不顺、做事不力。
职场,无论哪个公司、单位,都不是自己可以放松、可以被爱的地方。工作就意味着操劳,同事关系就意味着谨慎、小心,无论在哪都一样。如果不意识到这些,而去换工作,只会失望,恐惧职场。
补充:
如果一个地方有些许自由、轻松,那一定是这里的人们都十分自律、克制,共同塑造的这个环境。
有些地方好,只是那个地方的人们,大家会自觉的去自律、克制,而这样的地方,更可能发生在受教育程度高的工作平台。
集体中的舒适感,一定是靠集体中的绝大部分人自律、克制带来的。就像上自习这么简单事,也是因为大家都安静,才可以做到。
不要妄想去到一个地方可以任性、轻松、快活,大家能自觉的一起去自律克制就是一个一等好的地方。
工作中,我会注意很多东西,并且不觉得累。
读书那会,我写了一个研究计划,要中外两个导师都过目同意,学校要求中外两个导师在上面签字,这就会遇到一个问题,这两个导师,谁名字签前面、谁签后面。自家导师很通透,仿佛知道了我的心思,说你再复印一份,这样不会有名字先后的问题。淡淡一句话,一切都不用多说了。
这事很复杂吗,很不应该去在意吗?不,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罢了,自己遇到会不爽的事,不要让别人不爽罢了。如果自家导师先签了,另一个导师看到,你们都先看了,都同意了,我能不签吗,带着一丝不爽的在后面签了个字,边签边想,论辈分,我应该在他后面签吗?不要让别人处于这样的情境中。
只要不是一个人,我们每个人调空调温度的时候,会随意说一下,有点热,我调低一点。虽然是走形式,但是这个形式要走,意味着我的行为会影响到你,所以我不能忽略你,你可以及时表达你的意见,就算都会同意,这个形式意味着尊重。如果有个人对空调温度特别敏感,就把遥控器放他那,如果那个人觉得难堪,他可以不要那么难搞,如果他真的有特殊情况,放他那,表示我对温度不敏感,听你的。
一起分一个苹果,如何让两个人都舒适?小学的时候,爸爸拿着苹果问我,苹果不可能切得一样大,我们俩怎么分?我做出了正确回答,我切,你先挑。
分巧克力,会直接放同事桌上。分水果,我会拿着袋子让同事自己拿,水果有大小、有好坏,你自己拿。做这些,我不觉得累,完全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生活中也不幸被分过不好的水果,虽然知道别人不是故意的,那下次为了不让别人遇到这样的事,我是不是可以做点什么,如此简单而已。
太累?如果你觉得太累,很有可能你就是那个挺难相处的同事,那你要足够强才可以,这样大家会包容你。
类似的事有很多,同事有同级有领导、有同龄人有长辈,工作中五花八门的事情有很多。无论在什么类型的工作平台,体制内还是体制外,都一样的要注意很多事。去一个同事智商在线、管理规范、大家都会自觉注意很多事的平台。
我不会根据一个人学历学位而判断他的智商,很多人孩提时代读书没有上心而已,或者不需要走读书这条路,不说明他们智商不够。关键还是相处去了解,我很喜欢那些没有被应试教育打压,过得很开心逗比的学渣,他们已经活在不同的世界了。
糖果花生酱王子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社牛的秘密|如何和垃圾人打交道 (5人喜欢)
- 真正的宽容 (13人喜欢)
- 家人之间,就不要慕强了! (38人喜欢)
- 约会要不要AA? (12人喜欢)
- 社牛和社恐的思维差异 (740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