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展记
查看话题 >伦敦看展 | 【卢西安·弗洛伊德:自画像】
如果谁有幸被卢西安·弗洛伊德选中绘制肖像,不知道是幸运还是…折磨,总说女王求画那段梗儿显得不够高级,我更爱马丁·盖福特那本《蓝围巾男人——为卢西安·弗洛伊德做模特》里的叙述,这可是盖福特先生自己要求的,没想到弗洛伊德就答应了,而且很快,下周的某个傍晚就开始了,七个月,四十次到画室打卡,每次三个钟头左右,一度不清楚这幅画怎样才算画完了。
“做模特的时候可不可以看书?”当然立即被否定,弗洛伊德洞察了模特未来还会提出各种各样的请求,直接扼杀这轻松的幻想。
既然一开始就带着蓝围巾,那就成为画像的标题,但是从上一年十二月开始到第二年的二月,还没有开始画围巾,盖福特先生问及,弗洛伊德答:当然,先画脸部的色彩,如果先画围巾,脸部的色彩就变得单一。
到了四月中旬,也就是开始后四个半月的时候,围巾工程开始了,但那一天弗洛伊德试了许多种蓝色都觉得不对从而无法下笔。所以那天的围巾工程当日即烂尾,盖福特先生回家和妻子谈及此事,妻子说:对哦,你有两条色号只差半个调子几乎一模一样的围巾,你今天戴的不是平常那条……
一本厚厚的迷人极了的书,解释了弗洛伊德一幅作品背后的种种,包括他很早仔细的画自己的虹膜和睫毛,虹膜和指纹一样,人人相异,弗洛伊德画的时候当代科技还没有把虹膜作为人面识别的依据。这次在伦敦,看到这早期的自画像,我也认认真真的看了那虹膜。













弗洛伊德先生大约每十年画一次自己,这次【Lucian Freud The Self-portraits 卢西安·弗洛伊德:自画像】展可以看到时间和画风的变化,当然,被他自己毁掉的作品更多。1940年退学后的自己、拿着Lorna Wishart赠送的羽毛的自己、装扮为化身为雄鹿的阿克特翁的自己、婚姻中关系紧张的自己、和出租车司机冲突后黑眼圈的自己、第一次利用镜子画的自己、与植物发生倾听关系的自己、没画完的自己……对提香、伦勃朗、罗兰·潘洛斯、那本《埃及历史》等等感兴趣的一切。他只在画模特的时候对他人感兴趣,更像一位心理咨询师问长问短,而画自画像时,那把无形的解剖刀也一次次的在探寻着自己,这一点,大概和他那著名的爷爷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还是有着同样的好奇。









盖福特先生说他其实复兴了自画像,不能更同意了。而且也救了许多画家,包括中国的,为他们照亮了一条路。如果哪一本论及自画像文化史的专著里没有谈及弗洛伊德先生,那一定是不完整的。

📍伦敦皇家艺术研究院(RA)
20191027-2020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