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姥姥去世了,12月26号,我哥最先告诉我这个消息。病程很快,十一月底的时候和爸爸视频,他说工作告一段落了,买了机票,将由我妈带领和姥姥姥爷十二月一号飞往海口度假。再问的时候就说取消了。11月26号入院,十二月11号的样子我爸给我打了个视频,都连轴转在医院,猝不及防看到姥姥带着呼吸机躺在病床上,对着我说不出话。实在凄惶。当时还埋怨他,我想我病得脱相,可能是不愿意让别人看见的。总觉得对着人落泪也是极不合适的,转头人还在教学楼里。没想到这就是最后一次了。倒数第二次还相当幸福,爸妈在姥姥家,小姨和女儿也在,两三岁的姑娘,都长到快一米高,被催着叫姐姐,那几乎是我第一次和她说话。她出生的时候我大一下学期,四月一号,和当时喜欢的男孩出去玩,坐在夜间大巴上得知这个消息。我出生的时候我小姨18岁,我小姨的孩子出生时我也18岁。她的第一个孩子,千宠万宠也不为过。但在外地上学,每逢假期在家时间少,小孩子被送回婆婆家多,也就很少见面。
我哥告诉我的时候我和他打微信电话确认别的事情,他说是在我家取照片,我想来就是寻常串门,说不定还让他带来并带回些家里做的吃的,并不知道爸妈不在家,“谁知道周五晚上八点他们在不在呢?”,谁知是在殡仪馆了,取的是最后一张照片。办仪式很简化,殡仪馆很专业。我不敢面对大人,一直问我哥情况,他只说陪在药厂家里。药厂家属院的房子是我长大的地方,前几年他们搬到新家,根还在原来的地方。说起来我哥也是我堂哥,是爸爸这边的亲人,但是两家唯一长大扎根在西安常伴身边的孩子。他干的都是我该干的事。表妹高二,倒也不至于担心高考。人浮于事,我上大学后生活就像按了加速键,独自的时候太多,陪家人太少。隐约想来,和姥爷通电话,建议我多游泳,注意身体健康。他游泳是一个猛子扎下去可以潜游横穿池底的程度,一直到六十岁都冲凉水澡。小学有时候爸妈都不在家,他来接我回我家待一夜,约等于在人群中将我一眼锁定,大步过来一把捉住我的领子。这两年有次我提起去西藏还是哪里怕冷,他说,在冷的地方有个办法,睡前凉水冲脚,然后套上两层新的羊毛袜子,一夜都不会冷。小学奥数考四五十分,要家长签字,我妈说让他签个“继续努力”。后来题都会做了,考95分,我妈还是签个“继续努力”。我给他们打电话的时候仪式已经办完了,人也都送走了,我爸在开车去我哥家,奶奶为此来了西安。我妈问我圣诞和朋友玩得怎么样,我爸还在旁边唱了两句,“朋友来了有好酒”。我妈家对待家庭的态度比我爸豁达多了,他们都是不会给人情绪压力的人,所以我现在还能在这里安安稳稳地梳理自己的情绪。
梳理的结论是,还是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对事勇敢,待人温和。已经是大人了,要多思考,更无畏地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