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生活正常吗?
越到后来越发现我们没有唯一的准则去去判定一个人是好是坏,一件事是正常还是不正常。
我们要承认所有和自己认知不同的个体或者异类。说的简单点我们只有对自己足够的认识和清醒才能判定这件事对自己是否正常。对于他人我们无法足够的去做出评判。
我觉得大学造成一个人的情况都不相同吧,无非是自己的选择而已。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类型:
这种人就是对自己有及其明确的规划认知,同时极度清醒,知道什么是自己想要的,什么是自己拒绝的,同时他们内省又极度丰盈和强大,给人的感觉就是冷清。曾经见过这样一句话来描写这一类人。
特别喜欢那种气质清冷的人,好似这世间纷乱无一事能扰了他的心,
没有过分热络的样子,没有讨好世间的谄笑,他们眼中只有脚下的路,
眸子里从不掺杂多余的情绪,却也不是冷漠。
只不过将此生所有的柔情都留给生命里重要的人,与旁人只是淡淡如水的交情,却也装着漫不经心的样子关注着身边陌路的老人和小孩,随意伸手就帮了,善良的不着痕迹。
这种人就是孑孓一人,给人的感觉就很高冷,而他们的看待大众的平常人都是脱离这个大环境去看的,别人是芸芸众生,是以上帝视角来看到这个世界。就是一直和这个世界保持着一种和谐的距离,我相信孤独感在某一刻谁都会有,但是这类人能掌控孤独感,而不是让它蔓延到自己的全身,他们会朝着自己的目标坚定不移的走下去,而外界的声音很少能干扰到他们,因为他们的内心足够请强大和丰盈而不需要向外界去寻求什么。我觉得陈坤吧,有一点像这种,也是我比较欣赏的艺人。如果你是这种人,很正常,也说明很优秀,但这样的人很少,在大学里我也只见过不足几个。
第二种类型:
由于生活环境和原生家庭或者曾经的经历吧,造成了个人性格或者心理上的有一点点的缺陷。自己内心是很想融入这个校园和班级,但是内心的怯懦和恐慌让他们很难和别人相处,在与别人相处的过程中他们觉得不自在,不敢大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别人眼神接触会有躲避感,他们的内心会有自卑感。
渐渐就脱离了这个群里,这种一个人我觉得这样是被一个人,和自己在一起会觉得很舒服,不用在意别人的种种,这就是自己的舒适区。然后还喜欢读一些鸡汤励志文,什么“猛兽都是独行,而牛羊才会结队”好像为自己的怯懦找到了保护伞和借口,同时还假以自己很优秀,我不否认这样有优秀的人,但是由于自己内心的空洞,和缺少安全感,他们极易感到寂寞,而他们又没有第一种人的内心强大,所以这一刻很难过,看着别人热热闹闹的,而自己又格格不入,想想这样的日子你都熬过来了,你已经很优秀了。
很不幸,自己就是这第二种人,整个大学期间几乎都是一个人,但是又很幸运我很清醒,带着这种孤独,我不停的认识和剖析自己,让自己赤裸裸的展现出来,不要再刻意的掩饰自己那份懦弱,最终我在慢慢的改变自己,虽然现在自己还是存在一些问题,但是我知道问题本身出在自己,而我也认识dao了。
这种自己一个人很不正常!!不要在伪装自己加装很坚强了,四年时间,正是塑造自己性格和价值观的关键时期,也是可以改变自己实现蜕变的机会,如果你这样下来,你会发现你和世界的联系变弱了,你无法和世界沟通了。而这一系列的反应会让你以后的生活工作中忍受,更大的痛苦,你现在的躲避确实为你以后的人生埋下了灾难。
应该怎么做呢。做你不敢做的事。做你不敢做的事。做你不敢做的事。要想成长就要跨过自己的舒适区,你每天做同样的事情,得到的当然是同样的结果,培养自己的信心。我当时就是每天都要写日记,记录今天发生什么事,自己什么感受,客观的记录自己的情绪,哪种情况下自己紧张,急促,恐惧,不要对自己内疚和批判,接受就好,这就是你,你应该接受这样的自己而不是排斥,同时觉得自己今天哪件事做的比较好,记下来!鼓励自己。坚持一段时间,你发现你心态平和许多,也会慢慢积累自信。有兴趣还可以关注 公众号 优质青年计划书 希望以自己绵薄的文字力量和经历给每一个心灵流浪的人希望。
第三种类型:就是心里很健康,但是比较奇葩这种吧,打游戏上瘾?之类的。他们和别人交谈起来毫无障碍,甚至夸夸奇谈,抛开打游戏本身,一个人这是正常的,但是大学生活,如果靠游戏来荒废日子,着实可惜,可叹,可恨。
最后说一点自己的体会和感受吧。无论如何一定要认清自己,要清醒,别人的孤独并不适合你。也不要用别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我们要承受孤独但也要拥抱人群,我觉得最好的状态就是朋友有时间是可以一起去玩一下,有时间大家聊聊天,互相倾诉,而大家又有自己的事情可以忙碌,为了目标而努力,一个人吃饭,读书,旅行这些都不算是孤独。
要培养自己的沟通协作能力,因为以后的社会不是自己单打独斗,能力是一方面,但它不能决定一切,你要有一个让别人认可你能力的前提。
最最最重要的是-要相信自己,相信自己可以变得更好!
喜欢就点个赞再走呀-
纸短情长:我一直在成长的路上,也希望给你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