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了2019,决战2020
爱情是一道快餐 让我食不下咽
艺术是一条门槛 我无法高攀
理想是一场春梦 我离它越来越远
回忆是一颗子弹 我用它来结束我的悲观
——黑撒《这个古城》
年底了,大家都在忙着写年终总结。
想了想,2019这一年,我不知道写些什么,这一年的空气是如此稀薄,稀薄到我的世界里并没有什么事情记忆犹新。
这一年,第一季度在家,后面三个季度在西安上班。全年出省两次,都不是主动的,而是公差,一次上海,一次青海。甚至这一年新认识的人,不超过30个,大部分还是同事,新结实的朋友不超过5个,因为同事并不等于朋友……
数字是如此稀薄,创下历年新低。
2019年,的确是我的低谷,也是家庭的低谷。但如今回看,我觉得用“过渡年”这个词来定义更合适——我用了整整一年时间,来适应重新回到故乡的工作和生活,适应在家庭里的新角色。
这一年,我总是交织在各种生生不息的矛盾里,会生发出各种各样的情绪,以致于,这些情绪都被我转化为文字发泄掉了,也就是这个公众号上你看到的2019年全年超过250篇的推送。
在这种矛盾的混沌里,我需要努力探清方向,并保持平衡。在这种混沌中,我几乎停掉了一切现实里的社交活动,西安这座家乡之城,不同于我之前在外地的流浪城市,这里有我的亲属,有我的发小,有中学同学……但是这一年,我一次都没有主动联系过他们,一次都没有在朋友圈里晒过关于西安的事情,甚至最不近人情的,久违的关系很好的老同学要结婚了,就在同一城市,她的婚礼也被我说抱歉了。
确实抱歉,我并没有准备好一个自在的心情,可以畅怀叙旧,可以把酒言欢。
不用担心,我没有什么社交自闭症。我只是没有处理好自己的事情,只是2019年过得有点失败,或者,更准确点,是毕业这三年都有点失败。
不是和别人比。在我的社交朋友圈里,有国内高校top5的研究生毕业了,有出国留学的回国了,有不啃老靠自己买了房的,有歌手身份已经出了单曲的,有热爱写作已经出书的,有回到山野隐居当生活博主的……
与林书豪总是回答“我打球的最终目的是要成为那个我能做到的最好的自己”类似,与同龄人的对比于我毫无刺激性,我只在乎我能做到什么程度的自己,在这个标准之下,2019年我还是失败的,最近3年都挺失败的。
毕业3年,换了3个城市,5家公司。如此高频的变化,有主动的,也有被动的,有可控的,也有不可控的。无论是济南的1年半,还是南京的1年,或者西安的又1年,我仿佛看见十来个我,在不同时光镜下工作生活,但这些分镜又是一脉相承的,终究被时间贯穿起来,十来个不同的我回归到此时的身体里——这真是一条有着卑微起点、曲折冒险、但也充满风景的旅程。
终归是有收获的。
比如在这三年内,我弄明白了要追求什么样的事业了——我一个学资源环境毕业的理科生,在毕业后一头扎进互联网商海,终于明白自己要做的是商业营销,追求的方向是营销科学化和商业战略洞察。极为讽刺的事实却是大学四年涉猎足够广泛的我唯独对经济学嗤之以鼻、在图书馆常常绕足而行。
因为事业方向明确,所以换城市换公司,都不足以切断我的递进线。但与此同时,我很清楚地认识到,想在这个方向上获得进步,三分靠公司,七分靠自己;中国商业化市场不过四十年,对营销存在着巨大的误解和偏见,这条路并不好走。
事业之外,在业余兴趣上,百废待兴,放眼望去,只有“写作”鹤立鸡群,其他的“鸡”喂食不足,进展缓慢。
即便是写作这只“鹤”,也存在着巨大的问题,从2016到2019这三年,我的写作有意无意的,就像在告别我的年少青春,我在同一个账号里反新媒体运营的写十几种领域的内容,只因为天生难买我乐意,而且不怕累,但常常让读者晕头转向,每日取关人数大于新增人数我都习惯的麻木了。
最大的失败,就是业余兴趣没打出成绩,反而在运动战上丢分太多,以致于体型成了杀猪刀的俘虏。如今我的体重已经威胁到身高。
总结教训,我考虑我的失败主要是因为以下几点:
1、战略行动力不足,以致于战略失效
无论是每次换城市,还是换工作,其实都是不小的巨变,对此,我当然不是盲目的。我会很严谨地做好一个月、三个月和半年、一年的规划,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每次做完规划,我都佩服自己是个人才,要是把这些规划都落实好,那就直接夸自己是天才。
问题就出在落实上。
当然避免不了,会有客观因素干扰,甚至是意外事故的波及,但摸着良心说,这些都不是主要原因。主要原因就是我太懒了。
也许有读者不信,一年发250多条推送,你还懒?
是的,我的确懒。懒在没有把时间和精力安排好,尤其是后者,由校园生活模式过渡到上班族,心理适应要比身体适应更快,我大大低估了身体的负担,以致于在精力管理上一败涂地,继而对时间管理也一直懈怠,身体发福更是雪上加霜,更加消耗精力。
很多动脑子的事情,决胜的关键时刻,却拼的是体力。没想到我才25岁,就已经领悟到这种感受。
2、不够专注
战略上不够专注,如同我过往的写作,写新闻时评,写生活随笔,写音乐旅行,写历史地理,写体育篮球……当你用散弹打算击穿一面墙的时候,确定不是在开玩笑?
做具体的事情上,倒还好,我不喜欢同时做好几件事情,除了某些工作需要。做事认真的标准是能否体验到心流。因为写作的锻炼,这方面我还不错。
需要纠正的是方向。
3、关系网未充分应用
无论是工作上的同事圈,还是生活里的朋友圈,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链和关系网,都应该充分应用起来。这一点无关什么所谓的“搞关系”,所谓的“厚黑学”。
事实是,人应该有自知之明,认清自己的核心优势,也明白身边人的特长,如此,面对很多巨无霸的项目,或者想做的更好的事情,做好自己能做好的部分,自己没把握的部分借助他人的力量去干,做好协调即可。
在生活里,朋友可能很难用明确的标签来定义功能,我也反对这样的人格标签化。那为什么还要交朋友呢?因为有科学研究表明,现代生活中最影响人的幸福感的因素,不是功名,不是钱财,而是融洽的社交关系,包括亲密关系。
我做的不好的地方是,习惯了独立,总觉得没什么事需要找朋友帮忙。
……
所以说,生活每天都是案发现场,即便是再聪明的侦探,办起案子也是应接不暇,要做取舍。
2019年结束了,2020就要来了。
2020年是如此特殊,意味着我就26岁了,进入到了奔三的下半场,我只觉得不可思议。从18岁到25岁,这7年,这漫长的7年,从西安到太原,到济南,到南京,再到西安,就这样过去了。
我无所畏惧、以梦为马、南渡北归的青春,就此告别。
它没有留下一片云彩,却留给【阿鱼探长】公众号662条推送,留给我瞒不住的沧桑和几十斤多余的体重。
在还是“teen”的年纪的时候,我在QQ空间发过一条说说:
“长大以后,我要做个人格可信、见识高明、眼神清澈的人。”
我那时所认为的“长大”,就是2020年,到时候我26岁,正是最黄金的年龄。
现在,2020年来了,我要去履行承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