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否真的能理解宇宙的存在?
从根本角度来讲,这是一个哲学问题,和具体的学科没有关系。
简单来说,科技不够发达,致使当下人们在思考哲学的时候仍然没有足够的常识和科学基础对自己的猜想加以佐证,导致了人们无法完全认识世界,同时也不知道能不能完全认识世界。这个认识过程离不开具体的学科,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逻辑科学,但是问题所属是哲学范畴而非具体学科。
以下是详细来说,是对上述言论的拓展,没时间的可以不用看了。另外“缸中之脑”之类的理论和猜想在我看来太玄幻了,不予讨论。
这是一个哲学的基本问题
这个问题映射了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思维即意识,包括但不限于人的意识;存在即客观世界的物质。这个问题的内容包含两个方面,其中第一个方面是物质和意识何为本源,第二个方面是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题主所问同第二个方面的内容如出一辙。
基本问题衍生出了两对不同的派别
对物质和意识何为本源的不同回答,人们被分为两个派别:唯物主义者和唯心主义者。唯物主义者认为在这个世界中物质决定意识,先有物质后有意识,意识的产生依赖于物质,马克思主义就是基于这种世界观的理论;而唯心主义者认为意识决定物质,先有意识后有物质,物质的产生依赖于意识,比如宗教信徒心中会有一个或多个超脱物外的造物主。 对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不同回答,人们被分为两个派别:可知论者和不可知论者。可知论者认为世界可以被完全认识,任何命题终究都能被证明或证伪;而不可知论者认为世界上总有一些方面无论如何也无法被人们认知,总有一些命题无法被证明或证伪。 唯物主义者都是可知论者,不可知论者都是唯心主义者。
认识论的两种对立形态
在认识论当中,反映论和先验论的对立与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对立高度吻合。最根本的问题之一以及最鲜明的立场是,认识从实践中得来还是从精神中产生。
唯物主义坚持反映论,认为认识来自于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应,一切知识都是后天学习得来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为,认识是人在处于被动状态下所接受的信息,认识的主体是自然人,认识的客体是感官所能感受的物体,例如照镜子。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不承认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其中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社会性的物质活动。 唯心主义坚持先验论,认为认识是在实践和学习之前就已经存在的。主观唯心主义认为认识是个人主观产生的,是通过冥想或静心思考得来的。客观唯心主义认为认识是上帝等造物主的启示,或是绝对精神的产物,例如“文章乃天成,妙手偶得之。”
数学家们大多持先验论的立场,他们认为数学的定理是预先存在的,而后经过自己的努力通过严谨的逻辑证明出来。但辩证唯物主义对此持批判的观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逻辑证明是探索真理、论证真理的方式,是正确思维和表达的必要条件,也是建立科学理论体系的重要途径。逻辑证明只能回答题设与结论是否符合逻辑,不能回答结论是否符合客观实际,即真理一定是符合逻辑的,符合逻辑的不一定是真理。另外,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逻辑证明只能作为科学补充,逻辑证明必须遵从实践的检验,所以认识来自实践而非逻辑证明。
人们还需要继续思考
对哲学的基本问题的探索还远远不能结束,人们并没有完全了解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我们时常不假思索地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产物,而且课本所学的马克思主义也是坚持这种世界观,但是这不代表唯心主义是错误的,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论不能完全地对客观唯心主义进行证伪,相反,唯物辩证法的部分内容甚至提炼自唯心辩证法。同样地,人们缺乏来自具体学科的理论基础,使我们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无法掌握正确的方法、使用合适的手段,从而无法认识世界。
纵观唯物史,不同阶段不同国家/宗教/文化对世界的本源有着不同的见解,认识世界的方式和总结出的规律也有不同程度的谬误。从这些认识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科学还不够发达,还需要大踏步前进。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认为某一些特定的可见的物体或物质是世界的本原。比如中国的五行,人们认为金、木、水、火、土五种物体(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世界万物都是通过这五种物质衍生出来的。再比如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水,水生成万物,万物又归于水。 与此同时,中国的炼丹术士发现了属性为阴的流朱(汞)与硫磺混合研磨可以获得黑色粉末,再隔绝空气加热会变成属性为阳的红色朱砂(硫化汞),而朱砂燃烧则生成流朱,形成无尽的循环,于是炼丹术士以为这是阴阳互相转化,代表着永生。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科学家们发现了构成物质的最小单位是分子,而分子由原子构成,并且发现了质量守恒定律以及提出了原子的道尔顿原子模型,于是人们认为原子是不可分割的最小单位,这些单位构成了整个世界。随着原子的卢瑟福模型被提出,人们意识到原子还可以继续分割,在更小的层级上还有电子和原子核,然后又发现了质子和中子。再之后科学家们轰击质子获得了夸克,人们意识到寻找基本粒子目前还是个无止境的工作。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这个物质不仅仅是肉眼看得见手指摸得到的物体,也不仅仅包括微观的粒子,还包括电场磁场等抽象的物质——凡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都是物质。
不难看出,人们在思考哲学的时候,这些问题不由自主地指向同一个基本问题——这个世界中,物质和意识究竟谁才是本源。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在一点点地了解更多的关于这个世界的规律,了解那些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这还是个没有终点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