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功夫招牌到底是不是李小龙?这是一个问题

相信你听过“李小龙”,也吃过或听过“真功夫”,但是真功夫上的功夫男子是不是李小龙先生,这就是人们心中最大的疑惑了。没有官方辟谣,李小龙先生的形象根深蒂固,消费者自然就认为真功夫上面的男子便是美籍华人功夫巨星李小龙先生。

近日,法人代表为李小龙女儿(Shannon Lee,中文名:李香凝)的Bruce Lee Enterprises, LLC(李小龙有限责任公司,下称李小龙公司)将上海真功夫快餐管理有限公司、广州市真功夫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广州真功夫快餐连锁管理有限公司(下统称真功夫)诉至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要求真功夫立即停止使用李小龙形象,在媒体版面上连续90日澄清其与李小龙无关,并请求法院判令真功夫赔偿经济损失2.1亿元以及维权合理开支8.8万元。
真功夫≠李小龙 争执由来已久!
真功夫与李小龙商标纠纷已经不是一朝一夕了,李香凝此前曾多次奔走维权,在2010年,针对李香凝提出的真功夫商标涉嫌侵犯李小龙形象一事,真功夫表示“我们只是利用了一种艺术形象,并不是李小龙的肖像。”


李小龙之女维权 侵权防不胜防
Bruce Lee李小龙健身器械品牌隶属于李小龙先生的女儿李香凝女士在美国经营的“Bruce Lee Enterprises”(美国李小龙企业公司)。李香凝女士及其创立的李小龙企业公司,为了能更好地在国内延续和传播李小龙精神,推广李小龙文化,特此授权进入中国区销售Bruce lee李小龙品牌健身器械以及拳击散打装备。


作为李小龙的后人,李香凝从未放弃过漫漫的维权路。早在2010年的时候,李香凝在美国已经陆续将其父亲的影片及商标的所有权购买了回来,她计划把这些资源重新进行整合,使“李小龙”成为全球品牌。李香凝表示真功夫是“最大的侵权公司”,至此拉开了诉讼的序幕。
“真功夫”商标 不能使用了?
众说纷纭,是否真功夫真如大家口中的“侵权而无畏”呢?从2004年开始,真功夫就采用了酷似李小龙先生的经典动作作为头像logo。直到2016年,真功夫发布了全新的品牌形象和logo,主体形象还是一名摆着功夫姿势的男性,还是有几分李小龙先生的韵味,不过脸部描写更为模糊,面部特征也不再明显。真功夫这一举动有点往擦边球上靠。

李小龙先生的经典动作影响了全球人民,真功夫把其招牌动作被注册为图形商标,截至目前,真功夫还注册了11个带有李小龙形象的商标。

真功夫:很疑惑为什么告我
12月26日,真功夫在其官方微博发文回应称将积极应诉,一切留待司法裁决。该声明表示,“(涉案)商标是经严格审查后获授权的,15年来一直没有被判定侵权或者撤销的行政或司法结论,时隔多年后被起诉也很疑惑,正准备积极应诉。”

不仅真功夫感到疑惑,吃瓜群众也感到相当的疑惑。为何时隔多年才提起了诉讼,真功夫的“功夫龙形象”商标已经注册超过了5年。根据《商标法》第四十五条,侵犯在先权利的商标无效,应当在商标注册之日起5年之内提出。对于这些商标,李小龙公司可能只能通过诉讼获得一定的赔偿,很难制止真功夫继续使用。
为何维权难? 真功夫有备而来
我们先来看看真功夫的商标布局,宛如一道壁垒。截止至今年1月份,真功夫一共注册了334个商标。真功夫在43类餐饮住宿服务上注册了商标,还在35类广告服务、29类食品、8类手工器械注册了“功夫龙”“真功夫”“功夫外卖”等商标,这些商标都是在2004年之后注册的,注册时间超过了十年。如此缜密的商标布局,恰恰证明了真功夫是有准备的,手里握着成功注册的商标,哪里还怵!


真功夫:不和解,没侵权
12月26日晚,真功夫就被李小龙女儿李香凝起诉侵权一事再度发声。其向中新网回复称:只是收到法院关于美国加州的Bruce Lee Enterprises, LLC公司诉讼的相关材料,除此之外,李方并未与我们沟通。我们没有侵权,不会寻求庭外和解。没有更换真功夫品牌商标的计划。2.1亿元的索赔额没有任何事实和法律依据。

目前,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已于12月5日正式受理此案。这场诉讼确实值得期待,商标布局如此严密的真功夫是否能突破众人之口,拿下这一局呢?
-END-
*免责声明:本文中部分图片与资料皆源自网络平台,内容仅供知识参考,有疑问或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作删除处理!如需转载,请注明知墨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