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熊培云《一个乡村里的中国》之精神病人
我本来比作家熊培云小挺多的,但是他写的有关乡村的记忆,我却还是有一种感同身受的感觉。比如他写有关农村精神病人的故事。说是农村那些老大去不得女人的男人,总是会将就着娶一个精神病女人,用以传宗接代。他们的子女有的也有后来疯掉的,应该就是基因的原因。这些女人通常又脏又乱身上散着异味。
是的,我亲眼见过好几个精神病女人。我小的时候,村西头有个人人皆知的女人,我们都叫她疯子。这个疯子家境很好,父母兄弟都算是家里挺殷实的,这个疯子胖,总是穿着一个军绿色的军装衣服,夏天是军装上衣和裤子,而且挺厚的,冬天就是这样的外套里面都是棉絮的棉袄。我不知道她是不是大小便都有问题,但是我知道她一来的时候,如果我们人多,我们就一群人笑话她,大声的喊她疯子疯子,如果只有我一个人撞见她,我会赶紧跑,因为她身上有股味道,正常没有等到她走进,我就能闻到,然后自己赶紧跑走。但是我妈说她只是得了羊羔疯,偶尔发病的时候会吐白沫,其他时候都是正常的。后来我才知道这种病就是普通的癫痫,可是我家的邻居那个叔叔也是这种养膏粉啊,非常整洁干净,后来还从外面领回来一个非常漂亮的阿姨,但是很快那个阿姨就走了,我妈说是被叔叔的妈妈赶走的。当时小也不太明白,总之后面就是叔叔一个人了,但是他给我的印象一直非常好,因为他很早之前各地去收破烂,搜到好多书,唐诗宋词鉴赏之类的,非常厚的那种,现在想起来那些名著都是极为经典的版本,叔叔会送给我们,他说我们读书好,卖掉可惜了,给我们看。遗憾的是太久了,这些书有的被我送给了我的初恋,当初我还以为人一谈恋爱肯定就是地久天长啦,一辈子都会在一起的。我就把我最喜欢的东西给他,反正都在一起呢,恐怕他早已经把书丢了吧。
所以我至今非常好奇,那个疯子即使同样生活在农村,即使都是一样的病,但是看起来就像是两个种族两个世界的人。那个疯子一直自己住在一个很小的房间里,她两个哥哥家宅子都很大,也很有钱,我想怕是她嫂子不同意,不知道,她是怎么死的我也不知道,有人说是冬天冻死的,她就死在大年三十,这个日子因为太好记住了。农村死在大年三十的人不少的,大家也不觉得奇怪,而且据说没有任何的仪式,直接就被她的家人偷偷的埋了。
之前有句话传的很疯狂,说是有些人三十岁死七十岁埋。我不记得那个疯子死的时候是不是三十来岁,应该是三十岁不到,她来了世间一遭,怕是真的不如不来。
现在回村子了,我几次只见到一个疯子了,因为一年才回去一次,一次也就呆一会。暑假的时候因为有点时间,就在老家呆了2天,又见到那个疯子了。那个疯子是我读大学的时候来的我们村。据说是买来的,不知道是几千还是一万。听人传之前是个非常漂亮的大学生,之前是个正常人,读大学的时候被改卖了,已经被卖了无数回了,后来硬生生的气疯了。卖一次生两个孩子就再转卖掉。我的第一印象是她很高,头发很乱,有味道。衣服又脏又乱,夏天见她没有穿鞋子。坐在一堆玉米皮上。刚剥好的玉米皮上很多小虫子的,很痒,正常大家剥好之后会打扫一下赶紧晒晒烧帝国用。我怀疑那些虫子会爬进她的头发,她的衣服,肯定非常的痒。我后来仔细的看过她的五官,可以用五官端正来描述,如果干净一点就可以用漂亮来形容了,但是她的牙齿总是咬着的,眼睛时而呆滞的如死人一般,时而非常的狰狞,嗷嗷的大声吼着,吼几声又呆滞的没了声息。她生的两个孩子都非常健康。自从我有了孩子,我就特别担心自己,如果自己很丑说话很土没有气质如果自己不善良脾气差,如果自己没有原则如果自己太穷,这些担心在我突然想到这个疯子的孩子的时候,戛然而止。她的孩子如何面对自己的母亲又如何面对自己的父亲,他们现在是孩子,但是他们终将长大。这个与生俱来的像黑洞一样的残缺,在这些孩子学会说话与小朋友的那一刻就会暴露出来,而当走进学校的那一刻,这个问题会越发的凸显出来。而且据我所知她的老公非常忙里,一个日渐衰老的男人带两个孩子种着十几亩地,他还是个残疾人。独立宣言称人人生而平等,怎么会呢?人人生而不同,自然也不会平等,而且很明显越来越不平等。
之前我还挺说过,那些卖女人的人呢,会把女人放在大队里,不是所有的女人都是疯子,如果有个正常的女人睡在大队里,村里的光棍汉会排队今天你的夜明天你的夜,价格一样,谁说的来的就跟谁过。这是一种讽刺还是关怀呢?说不清楚。曾经的贫穷以中国几百年重男轻女和之前的计划生育政策,中国的人口比例本身就失调非常严重,村里从60岁到15岁光棍汉到处都是,从一个侧面夜说明不是传说的农村的彩礼贵卖女儿,这也是市场决定的,你家娶不起有的人来抢。
以为自己在外漂泊多年早已经忘记了农村那些陈年旧事,读起书来遇到相似的情景才发现过去的一切历历在目,我相信这些事情在农村很多地方还在继续发生,那些没有人念诵的生命,就像被人抛弃的书,都不曾记得自己曾经也翻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