桔子直播|亲子话题-家有二胎,家长如何去平衡孩子间的关系
(视频为总结版,如果对直播有兴趣,还请关注桔子的腾讯 774290040或抖音xjdxlga 直播平台哦)
关于二胎的话题,桔子最近正好看完了今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作品《贫穷的本质》,里面有一个章节就是专门写人口大家庭的问题,中间谈到了一个家庭中独生子、二个孩子及多个孩子所呈现出的各种社会现象及问题。因为这本书主要谈经济的,所以有关心理部分是没有的,但是,提到的很多现象却是非常有意思的,比如:越是贫穷的地区,生育率越高,重量而不是质,受教育程序越高,经济越发达的地区,生育率反而越低。而高生育率及低质量的教育导致的贫穷问题,还有过去的观念造成这些贫穷地区多生育为自己提供养老的保障,这个现象不仅仅出现在早年的中国,很多发展中国家都有这种现象。只是,孩子越多,出现问题的危险就越高。
而富裕的地区或国家,则有能力保障个人的养老政策,不需要依靠孩子的数量去赌未来谁有能力照顾自己,所以,生育率下降。同样的,如果社会文化背景并不看重男女在未来婚姻市场上有关经济的不平衡,无论男孩或女孩产生的效益是一样的,也就不会过度去追求生男生女的问题。
为什么要和大家聊这个呢,其实这是中国有关人口问题的一个大背景,值得去参考行为背后的逻辑及心理需求。那么回到今天的话题,家中有二个小孩子或更多的孩子时,父母应该如何去平衡孩子们之间的关系呢?
桔子在这里为大家提供几点思路,一起学习讨论:
在这之前,我想提出来一点是关于出生顺序对于孩子的性格发展、心理影响是很大的,所以即使拥有同样的父母与邻居,排序的不同,会让孩子发展出不同的性格,这是因为每个孩子对自己感受到的环境会做出不同的解释,而这种解释的基础来自于他将自己和自己其他兄弟姐妹如何进行比较而形成的。孩子对环境的观察能力很强,但是因为自身还处于不断完善发展的阶段,所以正确理解自己观察到的是很困难的。自己如何去解释观察到的现象决定了孩子会采取什么样的行动去应对,以及三观的形成。
所以,出生顺序在孩子的成长中起着很大的作用,这些顺序会让同样顺序的人具有类似的特征,但这不是绝对的,在这里只是提供一种思考、解决问题的思路给大家。
一般情况下,第一个出生的孩子,是否更具有责任感、领导力、独立、重规则、完美主义,还是专横等特点,取决于父母对这个孩子赋予更多的责任,还是更多的宠爱。在古代只有老大才有资格继承家业,所以传统文化中对老大要求更严格,要求他负担起未来家族的重担。
排在最小位置的孩子,一般印象可能就是娇惯,导致这一类型的孩子发现自己的弱小可以去操控身边的这些亲密关系为自己服务,所以他们可能会看起来更聪明,更富有创造力,因为精力和智商都用在如何通过自己的优势去获得最大的关注与宠爱。
当这个最小的孩子,在家中获得足够的关注,去到学校或社会,却很难适应,因为老师和同学是不会像家人那样去宠爱和迁就的。举个例子,如果这个孩子总是有人去替他穿衣服,3岁以后也还在帮他穿,孩子正在发展社会责任感的阶段,自立自主和自信意识的时候,却被“好心”的父母、兄长姐姐、祖父母给替代了,造成孩子觉得只有当别人为自己服务时才能获得归属感、自我价值感时,这种娇纵就是对孩子独立自主的权力的剥夺。
可能还有一些排在中间位置的孩子,大家可以想象啊,这个位置的孩子一般是不是缺乏存在感?就像我们听演讲,一般情况下,你只能记住开头和结尾,所以演讲的秘诀就是给开头和结尾制造出惊喜,让人情绪高涨、记忆深刻。所以中间位置是很容易让忽略的,中间位置的孩子可能也通常扮演了调解的角色,具有很强的同理心。
当然也有例外,之所以为出生顺序作简单化的归类,是为了方便大家去理解这个概念。而且,不同性别在不同的出生位置,影响也是很大的。作为家长,平时需要多去留心观察不同孩子的行为,因为行为背后隐藏着他的心理需求。
作为家长,如何做到对所有的孩子付出同样的爱,而不伤害到任何一个孩子呢。
首先,第一点,家庭氛围,这在上一期的直播有提到的,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可以降低孩子之间的摩擦;而充满竞争气氛、紧张氛围的家庭容易形成完全不同的性格、造成差异化极大的孩子,父母之间对教育理念的分歧,就会制造出竞争氛围。而父母教育理念趋同时,氛围就会和谐,而形成一种合作的家庭氛围。
(直播中提问,性别组合中,什么样的组合好?:中庸一点的回答就是各有利弊,而且作为家长也无法自由选择组合,随其自然就是了。就心理上来说,姐弟组合,可能姐姐会承担更多的家庭责任而弟弟可能依赖性会更强一点,而兄弟组合上,哥哥的角色也一样,但没有姐姐的情感那么细腻,小的无论是男孩子还是女孩子,普通来说依赖心会强一点,好强好胜心会比大孩子强一点,而且这得看父母对待男女的传统文化如有区别对待会产生很大的影响,这是文化所导致的比较深的心理问题,在这里不展开讨论。)
第二点,家长需要去理解出生顺序带来的不同心理特征,利用排序带来的差异化,区别对待。这里要特别提出有关公平原则,很多人第一直觉是对所有的孩子做公平对吧。桔子可能要给大家沷冷水啦,没有人能真正做到完全的公平,就算买玩具买二个一样的,年龄不同,性别不同的情况下,也不可能买一样的,那你说价格一样,东西不一样总可以了吧。在孩子眼里看到并理解的,和成人是不一样的。作为家长,还是需要先回到排序问题对不同位置的孩子的心理了解,有助于家长理解并尊重这种差异化,然后再做出反应,因材施教的意思。
一般情况下,老大被训练成喜欢照顾人,而小的形成喜欢被人照顾,而老大可能长期处于付出状态时,就会心生厌烦,指责小的不负责任。而小的可能长期处于被人照顾,事事由他人作主,但有时也会对别人告诉自己该做什么而厌倦。未来,在婚姻中,两个人同是老大时,可能吸引彼此是类似的气质,而矛盾在于到底该听谁的。而同是小的两个人,在一起很快乐,但是彼此都不会照顾别人,彼此埋怨。当然,这不是绝对的,只要关系中能做到彼此理解认同,尊重合作,都是可以和谐相处的。
第三点,家庭成员分工合作。家中有二宝的朋友,如何做到对孩子们的全面关注,单靠一个人的力量肯定是不行的。爸爸妈妈,如果还有长辈同住的情况下,每个人的分工可以提前讲好,在以后的教育中不要扯皮,保持一个中心原则。当最小的孩子需要母亲更多的照顾时,作为爸爸、祖辈就可以将关注力放在大孩子身上,每天妈妈可以找特定的时间去单独陪这个大孩子。多制造一些一家人可以一起游玩交流的时间。
第四点,坦诚表达情感及情感沟通。对于很多人来说,直接表达内心的感受是一件很困难的事,一般都是采用回避或情绪消极对待,而不是直接告诉对方自己因为什么事情,受到了什么样的伤害。而是直接发火或冷处理。遇到问题,及时表达清楚内心的感受,以及让孩子学会表达内心的感受,一方面是及时的了解孩子内心的动态,以做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另一方面,只有当家庭处于开放式的情感表达氛围时,无论是父母还是孩子都不会羞于表达负面感受,也不会出于过度的自我防御,而采取错误的情绪应对方法。
对于大孩子来说,特别是有自我概念的时候,父母可以将注意力多放在老大身上,及时的给予情感上的支持,有情绪问题及时的做情绪疏导,只有当老大觉得即使有了弟弟妹妹,父母也没有减少对自己的关爱时,才会放下对弟弟妹妹的敌意,和父母一样去关爱这个孩子。
(直播中提问,孩子间隔几岁更好?:就心理上,并没实验证明间隔几岁更科学,不过就身体的恢复时间来说,一般2-3年后要第二胎会更好点)
第五点,家长要懂得说话的艺术,幽默感是所有矛盾的润滑剂,也是和谐氛围不可或缺的能力。关于这点,桔子是深有体会的。
例如,两孩子争玩具时,作为家长不要对老大说:你是大的,你要让着弟弟、妹妹。这会让老大非常生气,凭什么大的就要让小的?
小的孩子还没有大孩子那么难哄,所以这种情况下,需要家长介入的矛盾,家长应该先搞定大孩子,再去哄小的,一般小的比较容易哄,家长给足安全感就可以了。大孩子虽然你可以用强权让孩子服从,但是他会记住一辈子,这个创伤是永久的。所以,给大孩子的需要家长更多的关注力及情感支持,让他明白父母对谁都是同样的爱,并不会因为小的而忽略自己。
(直播中提问,问题可以理解为如何对于老大的心理疏导与安抚提问:
这需要看老大几岁了,太小的孩子是无法理解家长的逻辑劝导的,平时多引导孩子爱家庭中的每一位成员,做为家长不断学习如何理解孩子的行为背后的心理诉求,这不是一二句话可以让你的孩子就成为一个懂事的孩子,家长可以多看看关于家庭心理相关的书,或者找专业心理咨询师有针对性的咨询,都是让家长快速走出教育盲区的办法。)
© 本文版权归 桔子juzitaluo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