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个十年,继续在一起吧。
两天后就要去立本跨年了,提前总结一下吧。
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也要过去了。
写下这句话的时候才发现,已经是第二个十年了。我开始用豆瓣是2008年,这居然已经是11年前。
2010-2019这十年,是我从初步了解到扎根豆瓣的十年,豆瓣是我打开频次最高的网址、App,是我牢骚最多朋友最多的城堡,如果要选一个地方做年终&十年总结,没有哪儿比这里合适。
即将进入2020,也即将迈入三十岁。
虽然真实年龄是二十九,但是我上海的朋友总是强调,不能过三十岁生日,所以二十九岁生日的时候就相当于三十。我绕不明白,三十就三十吧。
快三十了,从二十到三十匆匆忙忙过去了十年,也许这是人生中最重要的十年了。高考、大学四年,研究生三年,工作三年。
平平无奇。
这也是我慢慢接受自己是个平庸之辈的十年。县城的弹丸之地太小了,总觉得无论天多高,跳一跳总能够着。直到跳出了这口井,才发现,有的青蛙上天了,有的青蛙只是才到地面。
我慢慢接受了自己写不出值得被读的文字,也慢慢接受了自己没有欣赏艺术的视角,现在正在逐渐接受自己没有做好策划工作的能力。
没关系的吧,大部分的人都是平庸的,能够改变世界的人需要才华和运气,二者都没有的自己,拥有能认清这一点的自知之明应该也是不错的。
那我写这份回顾是为了什么呢?
仔细思考了5秒。
如果不是为了满足偶尔汩汩涌动的书写欲望,大概是为了让下一个十年到的时候,我能留下一些过去的记忆吧。
高考那一年,我甚至还在看着动画,用一个县城里不知道谁架设的网站,看着火影和死神。过于痴迷,以至于和高中的老师说,将来我要成为声优,要去日本为喜欢的角色配音。
没有多少努力,高考的成绩还行。大概那时候还有运气的眷顾。离了家去了远在青岛的大学,学了一个现在忘得精光的专业,认识了一些现在不再联系的同学、朋友。不值一提。
唯一值得说道两句的,是彻底迷上了阅读。因为心情、学习、人际关系等等原因,泡图书馆成了一个舒服的选项。像谈恋爱一样去发现书架里的好书,抽出来后找一个角落待一整天,不用思考社团活动,不用思考复杂的会计难题,不用思考去一趟市区要多少费用,就已经拥有了全世界。虽然我也并没有从大量的阅读里学到任何思辨精神,也无法记忆书里的独特描写,还是只能做到人云亦云,读过的小说和传记最后只会成为年底总结的一个数字象征。但是这是唯一属于我的精神空间,我可以只是投入于文字所构建的场景里,不用思考,只要感受。
于是时间就这样过去了。为什么选择了考研的原因已经不记得了。也许是害怕工作,也许是善于考试,也许只是看了几部律政作品后就单细胞地认为自己和法律领域适合,总之就是迎来了研究生的三年。结果依然与本科时没有任何区别,单调、孤僻、蜗居阅读,成了我回想起来的唯一画面。
毕业后为什么选择了广告呢?面试的时候被问了很多这样的问题。通常都会用一些堂皇的理由草草解释,诸如自己喜欢、无意间的广告实习、法学理性思考与自己感性思维的结合适合这个行业等等。其实会选择广告,不就是因为自己迷茫、无知、目光短浅、安于现状、不敢吃苦吗?
因为迷茫,而胡乱找了公司实习;因为无知,而以为能写几段文案就是广告;因为目光短浅,而没有看到自己手上握着的两个专业拥有的前景;因为安于现状、不敢吃苦,而不去考司考、公务员、CPA……明明考试才是我这种书呆子最大的技能了。
哎呀,之后就是来上海工作了。经历了熬夜、通宵的苦日子,也经历了准点上下班年底大红包的好生活。也许是我因为日子慢慢变好而突然骄傲,我产生了平庸之辈最不能拥有的感受:“觉得自己很行”,于是辞去了前景一般但是待遇不错的工作,来了现在的公司,到了年底掐指一算,才发现自己年近三十,竟然一事无成,半点能力没有。 明明不喜欢社交,不喜欢追赶热点,也对时下热门的小鲜肉、大家讨论的电视剧、网红没有兴趣,却偏偏选择了一个需要频繁社交、频繁驻扎网络世界,口吐热词才能工作的职业。每天都在“我今天要努力工作”和“他们又在八卦电视剧了不要找我不要问我”之间拔河。
恐慌开始。
我上学早了一年,这一度是我的优势,刚工作的时候因为91年的年纪,帮助80后老板提供了很多“圈住90后”的思考。一转眼,连KOL都是00后了,连媒介公司的主管都是95年的了,连8岁小朋友都会编程了。
天呐。
没有了年龄优势、学历加持,抗压能力差,人际关系苦手,工作三年换了6家公司,天呐。
其实我也有过不错的选择。校招的时候在一家台企一路走到了终面,终面特别可怕,不是做展示,而是向面试官咆哮展示自己。最后咆哮到哭出来,让HR选择了自己。拿到offer后,心里只有“艹他娘的意大利炮”,当场拒绝。哎呀我这可怕的不值钱的莫名其妙的自尊心和优越感啊。
当时排在我之后的HR的第二选择,接替了我的offer,他认认真真做了三年,已经成为了东南地区的营销负责人。
而心比天高的当时的我,并不知道这家公司,是我的能力可以得到的最好选择。
迷茫、无知、目光短浅、安于现状、不敢吃苦。
害
过去和现在剖析过了,展望一下未来好了。
2020年开始,我希望能更好的接受自己。
过去我一直过得谨小慎微,不敢面对真实的自己,既然我已经这么深刻的、无聊的、絮絮叨叨地又一次剖析了一遍自己,不如顺手出个柜吧。
夹在这么长的裹脚布文章里应该没有人会注意到,但是至少我说了。诶嘿。
我和我女朋友在一起两年了,她是我的良师益友,灵魂伴侣。我们不秀恩爱,也没有情话可说,但是能聊到一块,能一起犯傻。
但她是过去十年我一无是处的人生里,唯一一处例外。
除此之外,希望能重新开始学习,无论是挑一个领域的书,开启大量有反思的阅读,还是认真开始学着用ipad画画,还是学了几课就不再继续的Python,还是下定决心考个司考或CPA,总之我得学习。
每一个成果都记录下来,好好鞭策自己。
不希望只是简单立一个完成不了的flag,然后在下一个十年抱憾。
希望下一个十年总结的时候,我能少一些抱怨,多一些成果。
希望到时候豆瓣还在,看这篇裹脚布的人们还在。
2020年见咯,多关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