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 | 函馆的夜,海上的星
原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盲龟值浮孔”

想象中的函馆是繁华都市,坐拥米其林三星级的夜景[1]。抵达后方知函馆只是一座普通的北海道海边小城,盘踞着能将头发吹走的海风。

火车站旁便是函馆朝市,海鲜店大叔热情地用多国语言招徕顾客——“新鲜好吃”、“乌贼、sashimi”——我们就这样被招呼进了一家海鲜店,点了一份活乌贼与刺身盖饭。据描述,乌贼吸盘与口腔上颚的接触好似激吻,而不吃生食的我就只能默默吃米饭了。

大约步行十分钟便能看到颇负盛名的金森红砖仓库「金森赤レンガ倉庫」。然而,同样由红砖仓库改建,德国汉堡的仓库城「Speicherstadt」成了艺术、文化聚集地,而在金森仓库却只能感受到浓厚的网红气息,所谓洋物馆里堆满了各式“北海道名物”与目测made in Yiwu的小商品。




从仓库再往前走十分钟或搭乘有轨电车至“十字街”站即可抵达函馆山脚下。半山腰的元町教会区给旅程增加了不小的惊喜。有意思的是,飘洋过海来到日本的教堂入乡随俗,参拜者须脱鞋方可进入。我们参观的第一座是东正教堂。教堂并不大,由一位老奶奶守门,给每位来客分发示意图,并负责书摊的售书工作。与其相距不到500米处伫立着一座天主教堂,可惜,适逢周日上午,教堂因弥撒而闭门谢客。或许是函馆的氛围太过静谧,亦或是海风的腐蚀力太强,这里教堂的尖顶完美融于城市的建筑群中,而无欧洲哥特式教堂尖刀般刺向天空的凌厉感。



乘缆车可前往函馆山顶。在巨型缆车上升的过程中,四周的日本老太太们不断发出惊呼:“きれい「好美啊」!”而我与朋友却是一惊:原来函馆三面靠海,一旦海啸来了可咋整啊。



在观景台上晃了一圈后,我们十分幸运地赶上了观景台餐厅的最后一桌靠窗位,可以俯瞰函馆的景色。一切都按计划进行,我们在窗边架起设备,静候所谓的三星级夜景。终于,随着太阳神打卡下班,天色愈来愈暗,街道上亮起的灯越来越多。等候一小时,摄像三刻钟,我们的这顿披萨与芭菲吃得如法餐般漫长。

(可戳链接: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71684738/ 观看完整版亮灯视频~)
离开餐厅,观景台上已围满了拍景与自拍的游客。维持治安的老爷爷坚守岗位,若遇上有人请他帮忙拍摄合影,便会将手电筒对着被拍摄者的正脸,一手打光一手喀嚓,十分熟练。在半排队半挤上最高拍摄点的过程中,一位日本老爷爷也掏出翻盖手机,对着高糊的景色拍照。
真好啊。

更多游记/宗教艺术文化/日常类分享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盲龟值浮孔”。
